天天看点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作者:柳飘飘了吗

一个字评价《新生》大结局: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第一集是“好一个诈骗剧”,最后一集是“好诈骗一个剧”。

开播靠着对“杀猪盘”“同性恋”等内娱罕见元素的精彩刻画,狠狠赚了一波热度,结果演到中间一个腰斩,告诉你全都是泡沫,是一刹的花火。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假的,是利己的,是给费可泼脏水的。

要说悬疑剧来这么一下也实属正常,但反转这件事最忌的是,转了不如不转。

《新生》就是这么个典型,“假故事”里的费可,比反转版本的精彩太多。

甚至可以说,反转后的费可,没有任何可以撑起主角的魅力。

我们一直认为,费可是个天赋异禀的犯罪天才。

而(前期剧情中)他对人性的谙熟,恰恰让这部剧有了点解剖现实的狠辣。

他几处诈骗的点都抓的很准,比如为佳佳和他爸分别设计了两套递进的家世背景:

对佳佳是“有一点小钱但不如你多,可人品素养学历样样拉满的青年才俊”。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当初看到这个设定我是拍了两下大腿的,觉得苍天啊,终于看到符合现实中“暴发户家那个读过书的小女儿”的真实择偶观的塑造了。

富家女爱开车司机,我也不敢说这事没有,但大多数情况应该是在司机脑中的意淫。

真实世界里,这类“有知识没阅历”的女孩的选择,其实就很费可。

比起没文化的父母,读过书的她们往往看人的维度会更多,人品、素养、学历,都在考虑范围内,在这些部分都满足的时候,会一定程度向下兼容对方目前的财力情况,不是做慈善,而是基于现实的考量。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毕竟全方位和自己势均力敌的男生往往会在亲密关系中占上风,因为具有天然的性别优势,男方家就会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提出让女方相夫教子类的请求,这种不尊重一般是读过书的女方不可接受的,所以宁可在金钱上做一定妥协,达到一种表面平等。

但资产过亿的家世背景很难兼容月薪8000的开车司机。

喝白粥这种神话只能在男的脑子里发生。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总之,费可这一套“关爱自闭症儿童、聊到哥大背景、同居展示自己在租房”组合拳,对佳佳这种女孩,打得是非常漂亮的,属于对对方择偶需求的颗粒度拿得死准。

对他爹就更不必多说,土矿部管理人员+高校教师的原生家庭,简直是矿老板们的梦中亲家。

前者拿捏现实,后者拿捏虚荣。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还有什么装“窘迫男大”勾引中年给子,天天在家白袜配短裤;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以及对缺爱姐姐以退为进:

带姐姐去看画展,先用前一天速成的导览知识装逼,约会结束后又承认自己是在装逼。

靠承认不真诚来演绎真诚。

知道三十多的女性对“我考考你”早不感冒,但对“我笨拙为你付出”的真心没一点抵抗力。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这种程度的心理拿捏,开个班都能垄断“杀猪盘”市场。

However,在何珊的笔下,这剧开转。

前面一切一切都被推翻,费可毫无心机,就算钓鱼都是姜太公直钩,甚至有时候可能都没在钓,属于是顺水推舟搞诈骗,“不情不愿”地卷钱。

富家女爱的还是司机,程浩那段更是没一点诈骗迹象,比较像“单纯男大被中年给子圈禁包养被迫建老鼠仓然后起了贪心”的社会新闻。

那么请问,没了心机的费可,魅力在哪?

他的聪明,只剩很工具性的“记忆力好”(能把听过的话用上)和“读过金融”,和一个模范学生没有任何差别,揣测人性的这种深度魅力他是一点儿没有,搞到最后自己都被绑架。

估计编剧也觉得没了爽感,就要给费可搞点别的性感,所以给他添一段“父母离异导致一念之差去替考”的凄苦身世。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但在完全推翻高智商犯罪形象的前提下,这段剧情对费可这个人的立体度起到的,就是一个起到的作用。

毕竟他的性格没有任何下文,也没黑也没白,就徒增苦难。

其实这段戏单拎出来是不错的,很多人不理解这个点,觉得他给弟弟替考然后涂黑试卷是杀敌1000自损1200,但我还挺能理解这种恨意,费可不是不知道这会自毁,但是一般对仇人的恨意,与小孩对父母的恨意是有点不同的。

孩子和家长毕竟在根上是共同利益体,所以当孩子对家长的恨意到达顶点的时候,时常就会产生以自毁的形式摧毁父母的念头,某种意义上,费可就是奔着玉石俱焚去的。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所以如果剧能把为报复父亲“自毁到底”这个点诠释透了,那也是内娱独一份的人格魅力,结果也没有。

你以为他对着他爸来一句“我会很有钱,永远不向你要”是要搞什么大动作,结果最后就是去大学蹭个课,我是那个爹都会流泪感慨一句“懂事”的地步。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那费可还剩点啥?

和同行们对比一下,善良比不过江阳,邪恶比不过朱朝阳,立体比不过沈默。

就可怜劲儿给的足。

但单单一个可怜,成就不了主角需要的角色魅力。

我知道井柏然表现不错,也知道偷吃牛排那段让人动容。

但观众的共情是分层次的,一个烂剧可能会因为一个刻画亲人的片段让人流泪,但那个泪只是为对“亲情”这个广泛概念而流,没有为这个具体角色的具体命运而流。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而编剧显然就只是在围绕“可怜”这个词塑造费可,没给他一点其它人物弧光。

整个人粘嗒嗒湿乎乎,莫名其妙。

当你把他的故事顺着时间线捋一遍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就是一个“父母离婚后妈恶毒造成小孩心里不太健康”的,非常俗套的故事。

但俗套的故事模子也可以拍的很好,这就需要大量足够准确的细节描画,像刻雕塑一样给观众实感,或者一个很好的讲述角度,比如前段时间的《不够善良的我们》,就是大框架俗套但把角度和细节都做到极致的剧。

可这些《新生》都没有,它真的就是靠闪回一些后妈的恶毒片段,非常笼统地勾勒了一个最俗的边。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说到底,这个故事全部魅力,都是“悬疑”这个形式给的,非要搞一个“全员撒谎然后反转”的模式。

当悬疑剧只剩悬疑,那就完了。

结果就是,费可这个角色,黑得不彻底,白得不干净,灰得没厚度,甚至搞纯爱都搞不过程浩。

说难听点,陈树发当主角,都比他强一点。

整个故事的逻辑就像重庆的导航,指着目的地乱来一通。

目的地是啥?就是“人只说对自己有利的话”这个两集就能讲明白的“大道理”。

为这个道理,最后还硬再来一下:

“哦莫,原来一切都是何珊写的呀!”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真的让我扶额。

望周知,“最后一笔还在转”这种模式是要基于你前面故事足够精彩又留有伏笔,才能让人毛骨悚然。

而不是写出一坨shit然后对着观众邪魅一笑说“哈哈,上当了吧,其实前面都是bullshit。”

谢,我一直都很知道。

也是在诈骗犯最后是小可怜这种没有案件的虚空推理中,我甚至都懒得去聊这个故事的反转在深层逻辑下有多厌女。

本以为是看剧本杀之余顺便给姐妹们拉警钟的一个剧,最后弹幕飘的全是辱女字眼。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而“烂尾”这个结果也与“结局由何珊讲述”紧紧绑定。

因为女人讲故事,就只能讲出《腹黑学霸爱上我》和《傲娇大小姐的黑化小司机》呗?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写出这样的故事,也不知道是在暴露谁贫瘠的想象力。

不过话说回来,这类创作者创出来的东西也不是毫无优点的。

虽然做不到小而精,但他们最爱大而全。

所以写出了一种很新的“新生”:

前面搞本格推理,中间告诉你是叙事性诡计,最后一下变成社会派推理。

前五集和后五集看似在两个图层,但怎么不能说这是推理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呢?

忽想起斯皮尔伯格那部同样描写天才骗子的《猫鼠游戏》。

其中最精彩的桥段,一定是小李子如何用一堆破烂伪造支票,再利用美色去各大银行套现。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第二精彩的桥段,又一定是他和警察斗智斗勇多年,锒铛入狱后,又峰回路转成为FBI的犯罪鉴定专家。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是的,炫技、反转,是犯罪电影历来的两大杀招。

但《猫鼠游戏》中没那么精彩、却最为重要的桥段,是这个犯罪天才在被招安后的不安、痛苦与焦虑。

这个职位在我们看来,是他最好的归宿,但之于一个自由人而言,这种被豢养、囚禁的安稳,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他甚至故技重施,再度以飞行员的身份进行了一次出逃。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次赌气式的抵抗。

他必须回到这个位置,因为这已经是最后一次反转,他再敢造次,就真是死路一条了。

揭开国产剧“厌女”面目!中国式结局甩锅女性,网友:为了过审?

也就是这一瞬,这部看似犯罪狂欢的电影,终于流露出对人性的哀叹。

至此,经典才立住脚跟。

再回头看《新生》这样的剧。

看罢如同听了一整段“你有那么高速运转的机械进入中国”。

人说了那么多,怎么能不算一段话呢?

深刻不足,幽默有余。

也算这两周追剧的生命没被浪费罢。

#头条创作挑战赛##井柏然##新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