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强化组织建设 为企服务解难题 以工会建设质效护航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城乡统筹发展网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工业园发展中心认真贯彻落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三个着力”,遵照《工会法》、《工会章程》的原则和要求,立足实际,攻坚克难,狠抓“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截至目前,德感工业园总工会拥有基层工会132个,会员人数超13000人,其中行业性工会联合会1个,区域性工会联合会1个,取得了明显成效,总工会、区域性(行业性)联合工会呈现新气象新作为,巩固建设成效找到新路径,以工会建设质效护航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组织建设 为企服务解难题 以工会建设质效护航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建统领,聚焦重点,整合力量,共谱总工会发展协奏曲

党建统领,严管厚爱,细耕“队伍建设”这块“责任田”——

“党建+工建”。对园属党组织分类指导,畅通基层党建末梢神经,推动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同频共振、融合互促。

强化责任落实。由党委委员、副主任担任主席,科室主要负责人为委员,切实强化德感工业园总工会的组织保障,形成工会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

坚持严管厚爱。以工会工作千分制、百分制考核为手段,确保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同时,强化激励机制,关心爱护工会干部,全面落实保障待遇,在政治上有关心、经济上有保障、职业上有发展,以增强基层工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及职业荣誉感。

聚焦重点,整合力量,牵住“阵地建设”这个“牛鼻子”——

措施到位。制定职工之家阵地建设工作计划,推动基层单位集中、职工群众集聚、硬件条件集约的各级工会广泛建成制度化、规范化的职工之家阵地。截止目前,我园已在机关、企业建成职工之家15余家。

服务到位。提供“保姆式”服务,根据各种类型基层工会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建家标准,悉心指导、规范建设、打造特色。德感工业园区建设有限公司联合工会职工之家因地制宜,利用会议室、走廊等公共区域空间打造职工之家,增设了活动室、阅览室、休闲区、健身区。

力量到位。在机关事业单位打造示范点,加大企业建家的力度,鼓励基层工会积极向同级党委、政府争取资源和经费支持,迄今为止,德感工业园总工会共补贴30万用于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建设项目。此外,为各级职工之家阵地配赠思想政治读本、工会业务知识和相关职业技能提升创新等图书读物1000余本。

维权护权,和谐共融,用好“服务保障”这个“驱动力”——

增措施助维权。针对职工工资报酬、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基本权益,开展接访、走访、下访活动,全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建机制促和谐。大力推进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集体协商等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建强做实工会,通过建设“职工之家”,组织文体活动等,增强基层工会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职工的功能作用。2023年,德感消费品产业城第一届职工运动会,共计26支队伍参赛,参赛人员超1800人,激发了高质量建设德感消费品产业城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关怀传真情。聚焦各类重点职工群体,持续创新推进专项送温暖活动,在元旦、春节及高温酷暑期间,走访慰问生产建设一线劳动者;举办招聘会,超100企业提供岗位超2000个,同时依托线上线下平台做好职业培训咨询、困难帮扶等工作,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建章立制,全域联动,绘就区域性(行业性)联合工会发展新画卷

强化组织建设 为企服务解难题 以工会建设质效护航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章立制,动态更新,用好新就业形态“工具箱”——

摸清底数有妙招。会同人社、工商联等部门,对重点围绕全园新就业形态人员较多、规模以上的企业、楼宇进行分层分类摸底排查,精准做到经营运行、职工队伍、建工会组织情况“三个清”。

掌新情况有绝招。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新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台账、新业态企业花名册,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定期回访,推动新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工作扎实开展。

收集困难有高招。和党建指导员建立工作协同,将基层工会各项业务嵌入非公党建工作,信息同步,资源共享,及时了解新就业形态下各类工会运行困难。

全域联动,多点发力,下好新就业形态“先手棋”——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多、分布广、流动性强的行业特点,灵活运用“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三种模式实现突破创新,着力构建点面结合的工作新格局。

抓牢“重点建”。依托骨干、重点企业工会,广泛吸纳货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确保应入尽入,如以头部平台企业为重点,在江津德感快递物流集散中心组建工会联合会,推动中通、韵达、顺丰、极兔等平台企业普遍开展建会入会工作,吸纳236余人加入工会,其中货车司机55人。

深耕“行业建”。根据不同业态不同群体的不同特性,实行分类指导。以“行业主管单位+工会”方式,畅通入会渠道,坚持属地建会、就近入会,如以行业主管部门为支撑,在西部食谷成立了食品行业工会联合会,覆盖全园32家食品企业,吸纳1136余人加入工会。

细耘“兜底建”。发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源头地和工作地的基层工会作用,通过属地基层工会兜底,逐步实现对区域、行业内不具备单独建会条件的小微企业和零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全覆盖。同时,深入企业讲解建会入会政策,并对企业提出的建会入会程序、经费收缴、会费缴纳等事宜等给予现场指导和解答,持续推进建会入会工作,破解企业建会入会难点堵点问题。

温暖服务,维权护权,激活新就业形态“一池水——

持续开展送温暖行动。对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农民工在内的职工进行生活救助、金秋助学、夏送清凉,增强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

切实维护职工权益。贯彻落实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动企业民主管理“1+2+N”体系建设,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充分发挥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增强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安全感。

强化组织建设 为企服务解难题 以工会建设质效护航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巩固建设成果,探寻发展路径,谱写园区工会发展新篇章

聚焦阵地,活跃思想,用好“巩固”这把金钥匙——

聚焦思想建设。通过接地气、易于被职工接受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基层、进网点,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阵地建设。因地制宜推进职工活动室、职工书屋等服务阵地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提档升级,确保工会服务阵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队伍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打造一支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始终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工会干部队伍。

聚焦服务,拓宽边界,用好“维护”这个总航标——

围绕中心。努力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活力的关系,在顶层设计上注重全局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不断激发基层工会自身活力,促进各级工会上下同心、协同配合,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工作的局面。

服务大局。认真实施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职工三大工程,针对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权益维护薄弱的重点职工群体,扎实开展春送关怀、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送”品牌活动,努力在补短板、强弱项上取得重要突破。

聚焦中心,搭建平台,盯紧“群众性”这条“生命线”——

以职工为中心。把职工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积极搭建平台。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改革促发展,不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改革,凝聚职工智慧和力量,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推动标杆引领。加强劳模先进人物的培养选树和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为职工实现自身价值搭建平台,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在德感工业园蔚然成风。

(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工业园发展中心 李婷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