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注丨不让农村婴幼儿输在起点上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
关注丨不让农村婴幼儿输在起点上
关注丨不让农村婴幼儿输在起点上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 林春霞)为了让更多农村儿童享有早期养育服务,推进相关政策制定出台,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24年5月15日在京举办了“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以下简称“阳光起点行动计划”)启动仪式。来自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研究机构等部门约200位嘉宾参加了本次仪式。与会人员还围绕“以儿童早期发展奠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儿童早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儿童早期干预的科学依据和成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大陆儿童健康、营养、生长发育状况持续改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逐渐完善,但人力资源开发在儿童早期阶段还存在短板,对儿童早期发展投入比较少,这一点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尽管现在地方财政比较紧张,但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往前看,越要看到投资于儿童的长远价值。此次基金会发起“阳光起点行动计划”,有助于推动社会各界对农村婴幼儿早期养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社会力量在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相信有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机构的积极参与,加上各级政府在儿童早期发展方面多多投入,完全可以为中国发展培育新的人力资本优势,真正实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晋宣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彭珮云的书面致辞。彭珮云对“阳光起点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予以了高度肯定,她指出,目前农村0-3岁婴幼儿的养育指导服务基本还是空白,亟待改善。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经,是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需要积极宣传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久久为功。希望基金会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奋发有为,做出更好的成绩。

方晋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计划的发起和进展情况。“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成功实施的“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的规模化升级扩展。大陆城乡之间婴幼儿养育照护水平和儿童发展差距很大,农村三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的风险高,而对他们的养育指导服务基本还是空白。为了填补这一空白,2015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起“慧育中国”项目,陆续在全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个县(区)推广,通过一对一入户家访方式,为欠发达农村地区6-36个月婴幼儿及其看护人提供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的家庭养育指导服务。目前项目内儿童1.5万人,受益儿童总数超过4万人。为了让更多农村儿童尽快享有高质量的儿童早期养育指导服务,2024年3月基金会与合作伙伴共同发起“阳光起点行动计划”。

计划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在两年的时间内,把受益儿童规模由现有的同期1.5万扩展到同期10万,届时计划将成为大陆农村儿童早期养育领域内最大的试点项目。其次,计划将由以往县域一级的模式探索,上升到毕节市、海东市等市一级层面的儿童发展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证明“入户养育指导”的模式能够在省、市级层面大规模推广。第三,计划将号召和倡导包括知名学者、社会组织、企业和媒体在内更多更广泛的力量和资源参与,形成社会合力和资源整合。第四,计划将为省一级、国家级层面的政策倡导提供更为坚实的实践依据。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以“育苗经济学”为题介绍了他对发展儿童早期的看法。他认为,大陆未来的人口红利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二是提高教育质量,三是通过提高教育公平度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生命早期人力资本培养的全回报率最高,社会收益率最高,因此政府应承担相关的支出责任、主导各种发展项目。现阶段增加政府的社会性支出正好面临“公共产品供给的三期叠加”的机会窗口。

他还指出,户籍制度是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现象产生的根源,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让父母更好地承担养育照护的责任,也有助于破解城镇化过程中学校撤并悖论。

关注丨不让农村婴幼儿输在起点上

浙江大学资深教授李实在圆桌发言中指出,学历差距已经成为解释整体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而学历差距又间接受到0-3岁发展阶段面临的区域环境、家庭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在儿童早期消除发展机会的不公平,帮助低收入人群、弱势人群的孩子克服各种障碍,不仅影响他们的自身发展,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以及未来能否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宏大的目标。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史耀疆认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根本抓手在于解决儿童早期发展问题。研究表明,城乡儿童在刚出生几个月内一样聪明,但是在3岁以后,农村儿童早期发展风险却显著高于城市儿童,在部分地区农村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滞后比例甚至超过50%。这种差距是由养育环境造成的,因为这些家庭没有为儿童早期提供适当的回应性照料。“阳光起点”这个项目的意义就在于,给了农村孩子一个免于陷入发展风险的机会。入户养育指导的生均成本每年在3000元,这种干预可以很快带来效果。如果财政能把832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纳入项目,只需要130亿元就可以实现全覆盖,解决这个问题。

芝加哥大学教授、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美国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首席投资官导师、董事会成员瑞·达利欧,力拓集团董事长鲍达民,安达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埃文·格林伯格,和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议员奥斯玛·特拉等多位嘉宾通过视频方式对“阳光起点行动计划”表示了支持。特拉指出,生命最初几年是大脑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这是人类生命中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机会之窗,终其一生都不再重现,对于人终身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无需赘言。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原副理事卢迈认为,“阳光起点”作为“慧育中国”项目的2.0版,具有三方面的优点。根据此前“慧育中国”项目的多年实施经验,从实施效果来看,项目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团队开展的合作研究表明,有84%的家访儿童都可以从项目干预中受益,而且家庭欢迎、国际认可。从项目模式来看,项目可复制性强,试点地区的地方政府已概括出了项目的”五大体系“,包括一支队伍、一套三级管理体系、教学内容、监测系统、还有政府领导体系。从目标人群来看,项目兼具公平性和普惠性。项目一方面注重帮扶弱势群体,留守、脱贫户、单亲等家庭情况的儿童占项目受益儿童的较大比例,为这样的家庭提供干预的边际收益非常大,与此同时项目也从普惠的角度为其他农村家庭提供服务。

关注丨不让农村婴幼儿输在起点上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关注丨不让农村婴幼儿输在起点上
关注丨不让农村婴幼儿输在起点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