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内最大高纯钛金属锭出炉,凉山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何勤华 李天锐 凉山观察 李思行

5月15日,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内的一家公司内,一段直径1米、高2.34米的高纯钛金属锭即将装车运往宝鸡。就在5天前,该高纯钛金属锭顺利出炉,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高纯钛金属锭。

国内最大高纯钛金属锭出炉,凉山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高纯钛金属锭。

“我们还没投入量产就已接到了50吨订单。”该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高纯钛,最高纯度可达99.999%,不仅为半导体芯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优质产品,也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卡脖子”难题。

同一时间,园区内的西昌华腾新材料宇航级钛合金及衍生产品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

国内最大高纯钛金属锭出炉,凉山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钛金属原材料。

“研发中心本月封顶,整个项目预计年底完工。”项目现场负责人黄汀告诉记者,该项目致力于打造国内重要钛合金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等多领域。而上述两个项目,都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攀西地区钛制造水平,助力凉山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内最大高纯钛金属锭出炉,凉山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航拍西昌钒钛产业园区。

凉山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凉山州推动钒钛磁铁矿基地从原料型基地向深加工及应用产品开发基地转变,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钒钛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2023年,试验区6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5.32亿元,占全州17县(市)总量的67.01%。

5月13日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对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谋划部署。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凉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所在,是凉山进位争先的重要路径。”凉山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蒋春瑜介绍,凉山正全面推进工业强州战略,突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推动以清洁能源、钒钛稀土两个千亿级支柱产业为主导,以先进材料、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五个百亿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2+5”现代化产业体系向高端延伸。

如今的凉山各地,一个个切片形成了工业高质量发展图景:锦屏山隧道地下2400米深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锦屏大设施投入运行;在德昌,“凉山造”风电装备从无到有,成为西南片区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制造基地;雅砻江上,官地、锦屏、杨房沟等多座水电站,担负起构建雅砻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的重任。

国内最大高纯钛金属锭出炉,凉山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林立在山间的风车带来清洁能源。何勤华摄

“下一步,凉山将依托资源优势,强化科技赋能,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先进新材料、绿氢产业、航空航天、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蒋春瑜说。

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科技创新作用。“我们将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建成国家级高新区、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同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人才引育留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州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刘庆红表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