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度:近代史上传奇人生的多面呈现

作者:老刘谈一点事

杨度先生,字皙子,原籍湖南湘潭县姜畲石塘村,曾获秀才,参与公车上书,在清朝官至四品。他与康梁两位先驱黄兴为故友,与汪蔡齐三人为同学。他曾劝袁世凯称帝,支持孙中山共和制,在北伐之际盛赞毛泽东将主天下,也曾援救李大钊,更是杜月笙的师爷,还曾信奉佛教及国民党,最后由周恩来引荐加入共产党。

杨度先生原名承瓒,生于1875年1月10日,逝世于1931年9月17日。他是清末反礼教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位近代史备受争议的人物,是一位集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琴师于一身的复杂人物,他的生活充满矛盾与冲突,同时也充满了无尽的探索与追求。他的经历和思想,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迁,也揭示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诸多困境与挑战。

杨度:近代史上传奇人生的多面呈现

一、早年经历

杨度先生的祖辈以务农为主,直到他的祖父杨礼堂参加湘军,任哨长,正四品都司衔。他的大伯杨瑞生随父从军,父子同在一营。在三河之战中,杨礼堂不幸牺牲,而杨瑞生则幸存下来。后来,杨瑞生因军功晋升为总兵,驻守归德镇、朝阳镇等地。

杨度:近代史上传奇人生的多面呈现

杨度先生的父亲杨懿生排行老四,在家务农,兼职做吹鼓手。杨度先生是家中长子,还有弟弟杨钧(字重子)和妹妹杨庄(字叔姬)。杨度先生十岁丧父,被过继给伯父。

杨钧擅长诗词、书画、篆刻,杨庄也擅长诗词文章。杨瑞生驻守归德时,邀请杨度先生和妹妹前往他的府邸。十六岁那年,杨度先生改名为度,字皙子。伯父迁居关外朝阳镇时,杨度先生和妹妹回到了湘潭。

杨度:近代史上传奇人生的多面呈现

光绪十八年(1892年),杨度先生考取秀才。光绪十九年(1893年),他在顺天府乡试中获得举人资格;光绪二十年、二十一年,他连续两次参加甲午科、乙未科会试,但均未能高中。在会试期间,他参与了公车上书,结识了梁启超、袁世凯、徐世昌等人。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杨度先生二十一岁时,王闿运亲自登门拜访,收他为弟子。杨度先生深得王闿运的喜爱,师生之间相处融洽,甚至可以随意开玩笑。王闿运在《湘绮楼日记》中常常称呼杨度先生为“杨贤子”。

杨度:近代史上传奇人生的多面呈现

杨度先生在王闿运门下学习了三年,对王室帝王之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他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对朋友说:“我或许无法成为帝王之师,但若有明君出现,必定会前来向我请教治国之道。”

杨钧、杨庄也在王闿运门下求学,杨庄后来嫁给了王家的四儿子。他们的同门还有夏寿田、八指头陀、杨锐、刘光第、刘揆一、齐白石等。

杨度:近代史上传奇人生的多面呈现

随着时局的变化,杨度先生逐渐对新学产生了兴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推行新政,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梁启超等人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蔡锷(艮寅)、刘揆一、杨度先生等人一同听课、探讨国事。

二、投身政治

杨度:近代史上传奇人生的多面呈现

杨度先生在清末时期积极参与了维新变法运动。他是一位坚定的改革者,主张废除封建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他曾多次上书朝廷,提出自己的改革建议,但始终未能得到采纳。

辛亥革命爆发后,杨度先生加入了袁世凯服务出现问题,请稍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