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度:近代史上傳奇人生的多面呈現

作者:老劉談一點事

楊度先生,字皙子,原籍湖南湘潭縣姜畲石塘村,曾獲秀才,參與公車上書,在清朝官至四品。他與康梁兩位先驅黃興為故友,與汪蔡齊三人為同學。他曾勸袁世凱稱帝,支援孫中山共和制,在北伐之際盛贊毛澤東将主天下,也曾援救李大钊,更是杜月笙的師爺,還曾信奉佛教及國民黨,最後由周恩來引薦加入共産黨。

楊度先生原名承瓒,生于1875年1月10日,逝世于1931年9月17日。他是清末反禮教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這位近代史備受争議的人物,是一位集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琴師于一身的複雜人物,他的生活充滿沖突與沖突,同時也充滿了無盡的探索與追求。他的經曆和思想,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變遷,也揭示了中國近代曆史上的諸多困境與挑戰。

楊度:近代史上傳奇人生的多面呈現

一、早年經曆

楊度先生的祖輩以務農為主,直到他的祖父楊禮堂參加湘軍,任哨長,正四品都司銜。他的大伯楊瑞生随父從軍,父子同在一營。在三河之戰中,楊禮堂不幸犧牲,而楊瑞生則幸存下來。後來,楊瑞生因軍功晉升為總兵,駐守歸德鎮、朝陽鎮等地。

楊度:近代史上傳奇人生的多面呈現

楊度先生的父親楊懿生排行老四,在家務農,兼職做吹鼓手。楊度先生是家中長子,還有弟弟楊鈞(字重子)和妹妹楊莊(字叔姬)。楊度先生十歲喪父,被過繼給伯父。

楊鈞擅長詩詞、書畫、篆刻,楊莊也擅長詩詞文章。楊瑞生駐守歸德時,邀請楊度先生和妹妹前往他的府邸。十六歲那年,楊度先生改名為度,字皙子。伯父遷居關外朝陽鎮時,楊度先生和妹妹回到了湘潭。

楊度:近代史上傳奇人生的多面呈現

光緒十八年(1892年),楊度先生考取秀才。光緒十九年(1893年),他在順天府鄉試中獲得舉人資格;光緒二十年、二十一年,他連續兩次參加甲午科、乙未科會試,但均未能高中。在會試期間,他參與了公車上書,結識了梁啟超、袁世凱、徐世昌等人。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楊度先生二十一歲時,王闿運親自登門拜訪,收他為弟子。楊度先生深得王闿運的喜愛,師生之間相處融洽,甚至可以随意開玩笑。王闿運在《湘绮樓日記》中常常稱呼楊度先生為“楊賢子”。

楊度:近代史上傳奇人生的多面呈現

楊度先生在王闿運門下學習了三年,對王室帝王之術産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對他日後的人生道路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曾對朋友說:“我或許無法成為帝王之師,但若有明君出現,必定會前來向我請教治國之道。”

楊鈞、楊莊也在王闿運門下求學,楊莊後來嫁給了王家的四兒子。他們的同門還有夏壽田、八指頭陀、楊銳、劉光第、劉揆一、齊白石等。

楊度:近代史上傳奇人生的多面呈現

随着時局的變化,楊度先生逐漸對新學産生了興趣。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推行新政,譚嗣同、熊希齡、唐才常、梁啟超等人在長沙創辦時務學堂,蔡锷(艮寅)、劉揆一、楊度先生等人一同聽課、探讨國事。

二、投身政治

楊度:近代史上傳奇人生的多面呈現

楊度先生在清末時期積極參與了維新變法運動。他是一位堅定的改革者,主張廢除封建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他曾多次上書朝廷,提出自己的改革建議,但始終未能得到采納。

辛亥革命爆發後,楊度先生加入了袁世凱服務出現問題,請稍後再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