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基层干部吐槽“荒唐事”,莫让形式主义“折腾了干部,又折腾群众”

作者:职场洞察

"天天开会,表格一大堆,还得天天'陪笑脸'迎检,我都快被折腾疯了!"

这是一位基层干部的肺腑之言。他们本该在一线为民服务,却被层出不穷的"形式主义"绊住了手脚。

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劳民伤财。背后的民生实事,反而被一拖再拖,这样的"政绩",要来何用?

基层干部吐槽“荒唐事”,莫让形式主义“折腾了干部,又折腾群众”

最近,一份来自基层的调研报告在网上引起热议。

这份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做的报告指出,当前基层普遍存在形式主义问题:

重留痕轻实绩、重包装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等,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

超过80%的人感到"疲于应付迎检考核,没时间谋事干事"。

一些基层干部甚至直言,有些考核简直就是在"装样子""作秀",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基层干部吐槽“荒唐事”,莫让形式主义“折腾了干部,又折腾群众”

比如有的地方动辄就是"背书式"述职报告,"你讲完我背,大家轮流念",毫无实质内容,纯属"表演"。

还有的地方盲目追求高大上,动不动就搞个大型会议、大型活动,烧钱又费力,群众却不买账。

更荒唐的是,一些地方为了所谓的"政绩",强行"拔高"目标,搞数字游戏,硬说在脱贫户里还有潜在贫困户。

结果呢?为了完成任务,干部们疲于奔命,群众们莫名其妙。

基层干部吐槽“荒唐事”,莫让形式主义“折腾了干部,又折腾群众”

这些形式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根子还在一些地方领导身上。

一些官员为了政绩好看、仕途畅通,热衷于"擦脸上的粉",搞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而这些风气又顺势而下,压得基层干部疲于应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诚信"二字,也随之打了折扣。

殊不知,干部的精力和群众利益是宝贵的,耗在这些虚头巴脑的事情上,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如果任由形式主义泛滥,不仅折腾干部群众,更会动摇党的群众基础,最终危及政权稳固。

基层干部吐槽“荒唐事”,莫让形式主义“折腾了干部,又折腾群众”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想根治形式主义,必须从各级领导做起。

官员们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不做表面文章,而应脚踏实地为民谋利。

与其搞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不如多到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困难。

这样的官员,才能赢得民心,收获群众拥护。就像焦裕禄、杨善洲那样,永远活在百姓心中。

同时,考核机制也应随之改进。

要把社会满意度、群众获得感作为主要评判标准,而不是看领导下了多少文件、开了多少会。

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因地制宜,给基层干部更多自主权,让他们敢于大胆创新。

有了"松绑减负"的考核,干部们才有更多精力谋事干事。

基层干部吐槽“荒唐事”,莫让形式主义“折腾了干部,又折腾群众”

当然,作为基层干部,在面对不合理的东西时,也要敢于说"不",善于抓主要矛盾,把精力放在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

只有上下同心,形式服从内容,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利。

古人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唯在务实。

只有让埋首泥土的干部们轻装上阵,辛勤耕耘的群众安居乐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才能越走越宽。

各位读者,你身边有哪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在你看来,该如何为基层"减负""松绑"?

期待你在评论区分享对策和心得,让我们一起为基层干部鼓与呼、为人民利益献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