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让“熊孩子”秒变乖宝宝:三招实用技巧

作者:涂涂爸养娃记

涂涂姥姥总夸涂涂是个“人精”,意思是:涂涂拥有了这个年纪不该拥有的聪明。(^o^)。涂涂确实是一个自主意识发育比较早的孩子,有时候显得比同龄人都聪明,还不到九个月,就能感受到他总是有自己的想法。

然而这也是喜忧参半的事情。

让“熊孩子”秒变乖宝宝:三招实用技巧

有时候如果事情不按他的意思来(有时候我和涂涂妈也理解不了他是啥意思),他就会大哭大闹,有时候躺在地上打滚。之前我对此感到非常困扰。

尽管我尝试跟他讲道理,似乎完全不起作用,而我真正生气的时候,他似乎根本不理解我为什么生气,有时还捏捏我皱起又放下的眉头,让我欲哭无泪,涂涂妈总是笑道:他还小,你讲那么多大道理,我都听不懂。

于是我向一位育儿前辈请教,她分享了一些管教心得,令我茅塞顿开。

前辈指出,孩子开始表现出自我意识和较大的“脾气”时,虽然看似难以管理,但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看,这其实是孩子心智成熟的表现。

父母越来越意识到需要与孩子共情、讲道理并建立规矩。

然而,这些方法对于1岁以前的宝宝并不适用,因为他们仍处于行为教育期,尚未进入语言教育期。

在这个阶段,宝宝主要通过观察父母和周围人的行为来学习什么是被鼓励的行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宝宝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后我又根据她给的建议,总结了三种“管教”一岁以内宝宝的方法,在这分享给家人们。

在使用以下方法之前,首先需要确认宝宝是否是因为生理需求而哭闹的,比如是不是饿了、或生病难受了或尿布太湿了等,因为在1岁以内,宝宝仅能通过哭泣来表达不适。确认这些基本需求没有问题以后,再尝试以下方法。

让“熊孩子”秒变乖宝宝:三招实用技巧

第一招:忽视

你是否曾经注意到,当你反复告诉宝宝“不要”做某事时,他们反而更加起劲地做呢?

这是因为1岁以内的孩子尚未能够区分积极的关注(如表扬)和消极的关注(如批评)。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别人的关注都是令人高兴的,因此他们会以为这些关注都是鼓励,从而继续他们的行为。因此,当宝宝无理取闹时,一种有效的策略是暂时忽视他们。这不是不关心,而是让宝宝理解到哭闹并不能总是获取到关注。

举个例子,当涂涂意识到他的“牙齿”的威力后,他曾在我的手臂上留下一排排齿印。头几次的时候我很严肃地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然而这种方法并未奏效,他甚至变本加厉。

让“熊孩子”秒变乖宝宝:三招实用技巧

我“学到新招”后——暂时忽视,改变了策略。当他再次咬我时,我没有继续责备他,而是将他放在他的游戏垫上,并且我和涂涂妈都一致地忽视他,甚至不与他进行眼神交流(其实都在用余光偷瞄他)。涂涂刚被放下时还显得挺开心,以为又要开始责备他——在他理解是关注他,所以开心,但不到一分钟,他就因无聊开始寻找我们。经过几次这样的处理后,他逐渐学会了不再通过咬人来寻求关注。

让“熊孩子”秒变乖宝宝:三招实用技巧

第二招:转移注意力

宝宝们有时会因为情绪化而难以自拔,尤其是当他们陷入大哭的时候,有时候哭闹甚至会难以自行停止。此外,宝宝们在这个年龄阶段往往会表现出“逆反”心理,你越是禁止他们做某事,他们越是想去尝试。

幸运的是,1岁以内的宝宝具有短期记忆,很容易转移注意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解决一些这些问题。

让“熊孩子”秒变乖宝宝:三招实用技巧

例如,涂涂曾经非常喜欢拿涂涂妈的眼镜,如果不给他,他会大哭,有时候口水一呛就吐奶了,单纯的安抚并不起作用。后面我就学了一招:将涂涂抱到我办公的地方(平常他是进不去看不到的),在那里用夸张而惊讶的语气,向他介绍各种办公用品。这些新鲜事物立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使他平静下来。

另一个例子是,涂涂不咬爸爸改咬绘本了,刚发生的时候,我如果直接从他手中夺走绘本,这反而会激发他的好奇心,让他更想尝试。

让“熊孩子”秒变乖宝宝:三招实用技巧

相反,我会拿出他喜欢的兔子玩偶,在他旁边假装很开心的跟小兔子聊天。这样,他的注意力就被转移到了新的玩具上,渴望与我一起玩耍。这种“声东击西”的策略总是能够有效地转移他的注意力。

让“熊孩子”秒变乖宝宝:三招实用技巧

第三招、强化良好行为

强化良好行为是处理一岁以内宝宝行为问题的最关键策略。相较于试图纠正宝宝的不良行为,更有效的方法是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通过观察父母的反应学习哪些行为是值得被鼓励的,因此他们会更愿意重复这些行为。至于不好的行为,如上面提到的,可以通过忽视和转移注意力来处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还未能完全理解“规矩”或父母管教的意图,所以关键在于不去强化这些不好的行为。

例如,涂涂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摸我和涂涂妈的脸。每当他这样做时,我们都会温柔地告诉他“涂涂喜欢妈妈/爸爸是么?妈妈/爸爸也很爱你”,同时也轻抚他的脸。

有时候他力气用大了,“摸”重了,我们也不会责备他,而是拿着他的手再摸几次,并告诉他“轻轻、轻轻摸”,让他感受到通过手的触摸,轻轻摸的感觉,以后他自己就可以掌握好力度了。

让“熊孩子”秒变乖宝宝:三招实用技巧

这种反应不仅表达了我们的爱,也教会了他如何以积极的方式表达情感。后来我们想到,当他出去玩时,想表达亲切或者喜欢,也去摸其他小朋友的脸,这似乎不太礼貌(不知道的以为要打人),所以之后他每次摸脸时,我们都会摸他的手。

现在,每当涂涂遇到他喜欢的人,他都会伸手摸摸对方的手,作为表达喜爱和亲密的方式。这种行为帮助涂涂学会了如何健康地表达他的情感,这正是我们一直鼓励和培养的目标。

最后:

下次再碰到“无理取闹”调皮的孩子,无需动手,也无需责骂,更不用因此动怒。试试上面三招,让你轻松应对!

#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