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君愚昧获得力量,可能害国害己

作者:梦泽喵馆长

知识给人以力量,但你知道吗?还有另一种东西也给人以力量,那就是愚昧。

为何这样说?

要说清楚这个,我要从咸丰继位那年说起。

咸丰虽然顺利继了位,但这也不是天上掉馅饼--纯捡的。

竞争是很激烈的。九个兄弟,前三个早亡,老五过继了,七弟、八弟、九弟还是娃娃,如此一算,只剩下老六有资格与他竞争了--也就是清宫剧中经常出现的角色--恭亲王奕訢。

虽说两兄弟是竞争者,有你没我,但其实他们关系是非常亲的。

这是因为咸丰的生母早逝,他老早就寄养在老六奕訢的生母静贵妃那里。从小一起长大,能不亲么。

可惜,皇位只有一个,再亲也得明算账。

国君愚昧获得力量,可能害国害己

咸丰充分分析自己的优劣:老六的文韬、武略都是翘楚;我是通常意义的“嫡长子”。

他排行老四,且其生母虽死,但生前地位可是皇后。正史上说是暴毙,但野史说,她得罪宫中权威人士太后,被逼自尽。

以孝道自居的道光,不好对太后做什么,只能默默将对老婆的愧疚转移到儿子身上去补偿。

另外,咸丰有一个好老师--杜受田,给他谋划:藏拙示仁、藏拙示孝。且咸丰又擅长揣摩人心、阴谋诡计。

他知道母亲的恩泽,总会随时间而流逝,他需要以假乱真的演技,另辟蹊径。

结果他成功演绎了“仁孝”二字,捕获了老爹的欢心,成为了大清的第九位皇帝。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点题外话,咸丰如此能“藏”,难道不是遗传了先祖雍正的基因?你看《雍正王朝》或《李卫当官》里,唐国强老师演的雍正,打的标签不就是一个“藏”字。

言归真正,之所以说咸丰继位的艰难,理由只有一个:咸丰不是一个“笨人”。

国君愚昧获得力量,可能害国害己

大清大沽口的新防御工事

坐上皇位,就以为“万事大吉”?

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一个非常鼓励人的励志故事。只要他不过火,就能获得权力的无上快感。

可惜,天不遂人愿,来的是两个巨大的考验。

第一个考验是太平天国起义,这事儿以后再说。

第二个考验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正是前面提到的“愚昧给人以力量”的证据。

有人会疑惑,为啥英国还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呢?第一次鸦片战争不是给了英国政府想要的么?何必劳神来第二次?

原因就是英国和大清签的贸易协定,英国商人实际上没得到想要的权利。

先来看看第一次鸦片战争签的协议《南京条约》具体内容,简单概括为:

一、割香港。用道光的话讲,是“暂行赏借”香港与英国人。

二、赔白银两千一百万两。请注意,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让十三行的商人掏的腰包,对清朝财政影响不大,这可能是导致清朝统治者没有被打醒的原因之一。

三、双方政府来往,必须平等。

四、开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允许英商在五口居住,贸易不必再通过广州十三行之类机构中转。选择上海作为贸易港口说明英国人的眼光还不错。

五、给予英国最惠国待遇。

六、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也就是说英国人在中国犯了罪,中国人只能提请诉讼,但没有审判权,一切得按照英国法律程序来。

七、海关税率一刀切,大概是百分之五,以前约百分之二十。

除了割让香港外,最后两条显然让人非常难受,因为第六条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第七条意味着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不过,这个总结有事后诸葛亮,放在当时的背景,道光皇帝和大臣们,都想赶快打发英国海军走,至于英国人犯罪、海关自主,自有小招应对。

英国海军是得到满意结果,痛快走了。然而,要与大清做生意的英国商人,却被大清人的“高情商”好好教育了一番。

比如洋人有权入五口定居和做生意,但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和广州人民打过架,所以广州人民怎么可能让“仇人”进入自己的家园呢?

于是,广州人民发动了轰轰烈烈“反英国人入城”行动,这要是没有政府高层的默许,广州人民能这么搞?

为啥聪明的咸丰及大臣们会默许这样的行动呢?不怕英国再来打吗?

国君愚昧获得力量,可能害国害己

英法联军登录

第一,负责清国贸易的英国商人没有后盾。

第一次鸦片战争胜利后,英国海军果断离开了。被堵住不能入城的英国商人只能求助于当地广州政府,表面上政府再三保证,一定会处理。然而,等英国商人离开后,转身就吩咐手下继续怂恿广州人民斗争。当英国商人再次来时,理由再找一个新的,一个“拖”字拖了十二年。也有明白过来的英国商人,但还是得忍。

第二,宅在紫禁城里的咸丰和大臣们,还认为大清国是世界第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只是大清运气不好,已经吸取了军事上失败的经验,铸造了新的防御工事,不再惧怕第二次英国侵略了。

因此,当英国人再次无理要求时,咸丰及大臣们商议的结果是“不行”。

1854年,英国人援引《中美望夏条约》里的“十二年修约”条文以及虎门条约中的“最惠国待遇”,要求修改《中英南京条约》,取得更多的特权和利益。

其实,英国人有些无理取闹了,而且非常野蛮,因为《虎门条约》中的“最惠国待遇”根本不包括“修约”这一条。

为何英国人敢这么做?因为英国人带来了另一个强盗兄弟--法国人。

那么清朝政府怎么应对呢?

国君愚昧获得力量,可能害国害己

桥上防不住了

愚昧给了他们力量

本来第一次鸦片战争,大清就有机会反省奋强,去了解英国、去了解西方的一切。

如果大清真做了,他们就能援引几条国际法,可以怼得英国人哑口无言。

最明显的就是印度,英国在印度和本地人达成了协议:可以种植鸦片,但禁止超量贩卖鸦片给本地人。所以,印度本地人没有像清朝那样,出现非常多的“瘾君子”。

可惜,他们愚昧了,没有去深入了解西方,所以清朝举国上下无人懂这些法。

而且愚昧反过来,也给了他们力量,他们能够继续狂妄自大。

咸丰拽起来了:修法?‘不行’。

可是,他们不知道,有一种“弯道超车”的超能力,它叫科技。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形势,英国已经不是跟在大清屁股后面的小朋友了,实力已超过了大清太多了。新式的钢船铁炮,新式的军事战术,新式的洋枪。

英法希望大清“愚昧无知”,如此才有大义,说服本国老百姓。

不过,他们还差两样东西:一是士兵;二是开战的借口。当时,英法联军正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猛揍俄国人。

很快,他们等到了。

1856年,英法联军打败俄国人,取得了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同年,大清帝国发生了中英的“亚罗号事件”、中法的“西林教案”。

士兵和借口都有了,至于案情的真相,英法毫不在意。

本来,英法还想拉美国兄弟一把,可惜美国南北内战山雨欲来。但美国也很“机灵”,对英法说,我外交上使力,但别忘了打赢后,叫上我,一起去修条约。

于是,美国在外交上向大清施压,而在1856年年底,英法联军正式打响了第二次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