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产大飞机反思:没必要造ARJ

作者:YY科技馆

对于中国的航空工业来说,研发和生产自主品牌的民用客机始终是一个梦想。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筹备的ARJ支线飞机,到如今的大型干线客机C919,这条曲折艰难的道路无疑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砥砺前行的决心与勇气。

国产大飞机反思:没必要造ARJ

回顾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国产民机的兴衰起伏其实映射出了一个国家航空技术能力成长的缩影。每一个项目的启动和终止,都是在复杂的政治、经济、技术环境中做出的艰难选择。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最终呈现的,却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跌宕起伏的曲折历程。

从ARJ的失利到C919的突破,这其中蕴含的启示和反思无疑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只有认清过往的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推动国产航空事业的持续前进。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探寻国产民机发展的奥秘所在。

一、ARJ的兴衰 - 支线航空市场的变迁

国产支线飞机ARJ的研发历程,无疑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缩影。从最初的启动到最终的停产,这个项目经历了太多的波折与争议。

国产大飞机反思:没必要造ARJ

进入21世纪初,中国民航业迅速崛起,航空客运量连年攀升。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研发一款自主品牌的支线客机成为了产业界的共识。2002年,大陆正式立项研发ARJ21-700型支线喷气客机,并确定由商飞公司牵头主导。

作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民用喷气客机,ARJ21无疑承载着中国航空工业腾飞的梦想。项目团队精心设计,经过多年的艰苦攻关,终于在2008年成功首飞。这标志着中国民航工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从此不再完全依赖外国技术,而是拥有了自主研发和制造的能力。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ARJ21逐步推向市场的关键时刻,一场意想不到的"变局"悄然而至 - 高铁的迅速崛起。

众所周知,高铁的发展给国内支线航空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在800公里以下的航线上,高铁凭借其更快捷、更舒适的优势,迅速瓜分了原本属于支线航空的市场份额。华夏航空、天津航空等一些支线航企纷纷调整战略,改购干线客机以求生存。

国产大飞机反思:没必要造ARJ

在这种剧烈的市场环境变化中,原本备受期望的ARJ21项目也遭遇了重重挑战。首先是销售不振,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其次是利用率太低,很难让航企赚钱。最终,这款被寄予厚望的国产支线客机,在2014年宣告停产。

这场突如其来的"支线航空市场沙盘重来",无疑给ARJ21的研发团队和决策层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可以说,是高铁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当时支线航空的发展前景,从而导致了ARJ21最终失利的悲剧性结局。

二、从失利到突破 - C919的崛起

ARJ21的失利,没有让中国航空工业停下脚步。相反,它反而成为了后续C919大型客机研发的一个重要教训。

国产大飞机反思:没必要造ARJ

2008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商飞)正式立项研发国产大型客机C919,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ARJ21教训的一种回应。

相比之下,C919从一开始就定位于中短程干线航线,而非低密度的支线航线。这无疑是一个更加广阔、更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定位。同时,在研发理念和技术路线上,C919也吸取了ARJ21的诸多经验。

比如在"自主与合作"的问题上,C919项目一开始就明确了以"自主为主、合作为辅"的策略。通过与波音、空客等国际航空巨头开展深度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同时又保持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能力。这种"自主+合作"的模式,无疑更加符合中国航空工业的实际情况。

另外,C919在研发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市场的变化趋势。在ARJ21遭遇高铁冲击的教训下,C919团队格外关注干线航空市场的发展方向,力求开发出更加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国产大飞机反思:没必要造ARJ

这种谨慎、审慎的态度,使得C919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产品方案,紧跟行业发展脉搏。例如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座位容量和航程里程,充分考虑与主流机型的适配性,力求打造出一款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国产大飞机。

这样的坚持和努力,终于在2017年得到了回报 - C919终于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民航工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不仅标志着国产大型客机研制的重大突破,也代表着中国航空制造业正在向世界一流水平进军。

从ARJ21的失利到C919的突破,这几十年的历程无疑是曲折坎坷的。但正是这种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取的态度,造就了中国航空工业如今的骄人成就。它不仅彰显了这个国家航空制造实力的持续提升,也展现了一个不屈不挠、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国产大飞机反思:没必要造ARJ

三、未来展望 - 国产民机的发展前景

当前,C919已经成功首飞并进入试飞测试阶段,预计在2021年左右交付首架机。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即将迎来一个新的起点。

相比之前的ARJ21,C919无疑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它的定位更加契合主流干线航空市场的需求。150座左右的机型规模,恰恰满足了许多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主力机型需求。同时,C919在航程、油耗等关键技术指标上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将大幅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再者,C919 的研发之路也更加成熟稳妥。无论是在技术路线、市场定位还是国际合作等方面,C919团队都充分吸取了ARJ21项目的种种教训,力求打造出一款真正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产大飞机。

国产大飞机反思:没必要造ARJ

不仅如此,C919的成功首飞也为未来中国自主研发的更大型号客机铺平了道路。在这个基础之上,大陆航空工业还有望研制出能与空客A320、波音737等主流机型直接竞争的大型客机产品。

毋庸置疑,C919的崛起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不仅意味着我们摆脱了对国外航空装备的依赖,更彰显了一个航空大国正在崛起的雄心壮志。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主研发大型客机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会面临诸多挑战和阻碍。例如,如何持续维护技术优势、如何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如何实现产业链的全面整合等,都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认知。

国产大飞机反思:没必要造ARJ

只有直视问题,不断完善,中国才能真正在全球民航制造业中占据一席之地。这需要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通力合作,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广大航空人的执着追求。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中国终将在民航制造业崛起,成为真正的航空强国。ARJ21的失利固然让人遗憾,但C919的成功首飞,却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期待。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制造的大型客机将遨游于全球的蓝天之上。

国产大飞机反思:没必要造ARJ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