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5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从天而降憋了105年,终于雪耻

作者:喵喵说事

77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从天而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消息不仅仅是战时的简单广播,它代表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14年斗争终于迎来了硕果。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算起,中国经历了105年的外部压迫和屈辱,这一刻,我们终于可以昂首挺胸,洗刷千年屈辱。但你知道重庆市民是如何庆祝这一历史时刻的吗?

1945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从天而降憋了105年,终于雪耻

1945年的重庆,一个夏日的暑气还未完全散去,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紧张而期待的气氛。8月15日这一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想象一下,当时的重庆,尽管饱受战争的蹂躏,但人们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希望的火焰。

1945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从天而降憋了105年,终于雪耻

就在这一天,沈苏儒,一位供职于美国新闻处的翻译官,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他的工作日。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天的工作与以往完全不同。他耳边突然响起了来自美国旧金山电台的广播,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让他难以置信,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经过反复确认后,他激动地将这一消息翻译成中文,随即拨通了家中的电话,与家人分享这一喜讯。

电话那头,他的妻子陶琴薰接到消息,激动得几乎跳起来,这位出身名门的淑女,情不自禁地挥舞双手,欢呼雀跃。而在重庆的街头,消息传开后,城市的氛围达到了沸点。无论老少,无论男女,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解放后的喜悦和释放。

1945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从天而降憋了105年,终于雪耻

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很快正式发布了这一消息,全城的气氛一下子被点燃。人们聚集在街头,有的挥舞国旗,有的敲锣打鼓,还有的放起了鞭炮。那些买不到鞭炮的市民甚至拿起家里的锅碗瓢盆,举着脸盆和锣鼓,大敲特敲,场面热闹非凡。

《大公报》的记者子岗在文章中描述了当时的场景:“过年没有这么欢喜,中了头彩没有这么多人同声叫好。”确实,这一天的重庆,其欢庆之情溢于言表,超越了任何节日的喜悦。

1945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从天而降憋了105年,终于雪耻

在这片欢腾的氛围中,不乏一些颇具戏剧性的个人故事。罗家伦,曾任中央大学校长的他,眼看着窗外拥挤的人群和欢庆的火光,心中涌起了难以言喻的感慨。他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属于中国人的日子,我们等待了太久,付出了太多,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另一边,市政府官员们也没有闲着,他们组织了更大规模的庆祝活动,邀请了所有在城中的盟军官兵一同庆祝。这不仅是一个民族的胜利,也是国际间合作与友谊的象征。随后的几天里,重庆的庆祝活动接连不断,从官方的庆典到民间的自发集会,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种难以抑制的喜悦之中。

1945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从天而降憋了105年,终于雪耻

而在这背后,是中国军民14年浴血奋战的沉重代价。据统计,这场战争造成了超过3500万人的伤亡,近一亿人成为难民,无数城市和乡村遭到破坏。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痛苦和牺牲,是儿女失去父母,父母失去儿女的悲伤。

但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1945年8月16日,《大公报》头版头条用四个字概括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日本投降矣!”而东京,裕仁天皇的“停战诏书”也在当天中午通过广播传遍了全世界。

1945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从天而降憋了105年,终于雪耻

随着这份诏书的发布,日本在中国的330万军队接到了放下武器的命令,战争真正宣告结束。这并非战争的终点,而是和平重建的起点。在庆祝的中国人民也开始了艰难的重建之路。

1945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从天而降憋了105年,终于雪耻

在这段历史的见证下,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在历史洪流中的个体,都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的喜悦、他们的泪水,都是那段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是否能感受到他们的情感波动和那个时代的重量呢?

1945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从天而降憋了105年,终于雪耻

回顾1945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不仅见证了一个民族从屈辱到荣光的崛起,也感受到了历史给予我们的深刻教训。每一次回望,都不应只是简单的纪念,而应是一次深刻的反思和自我觉醒。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