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作者:生活家的食光

前言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来到了端午节了。今年的端午节在6月10号,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这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个节日最初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庆祝健康、驱邪避瘟、祈求平安的节日。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端午节

端午节的起源有着多种说法,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因忠诚直言而被排挤,最终在楚国被秦国所灭后,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据传,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划龙舟去打捞他的遗体,并投粽子入江以防止鱼虾侵扰他的遗体,这些行为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的习俗。

除了纪念屈原,端午节还有其他的起源传说。一种说法是端午节起源于古代的夏至节,是古人为了祈求丰收和驱除疾病而举行的仪式。还有一种说法是端午节与古代的“恶月”或“毒月”有关,五月被认为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疾病多发的时期,因此人们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驱邪避病。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龙舟竞渡: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就是龙舟竞渡。相传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划船去救他,后来演变成了龙舟赛。如今,龙舟竞渡不仅在中国,还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中广泛流行。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用竹叶包裹糯米和其他配料,然后蒸煮而成。粽子的形状和馅料因地区而异,有甜有咸,风味多样。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挂艾草与菖蒲: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在门上挂艾草和菖蒲,以驱邪避瘟。艾草和菖蒲都具有特殊的香气,被认为可以净化空气,防止疾病。

佩戴香囊:香囊内装有香料,如艾草、菖蒲、白芷等,佩戴在身上,同样具有驱邪避瘟的作用。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喝雄黄酒:在一些地区,端午节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五色丝线:端午节时,人们会用五种颜色的丝线编织成手环或脚环,佩戴在身上,寓意健康和好运。

端午节的农谚

端午节期间,气候炎热,农事活动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在中国农村,有许多与端午节相关的农谚,这些农谚不仅反映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观察,也蕴含了丰富的农业智慧。常见的农谚如下: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1. “端午不插秧,再插也无望” 这句话意味着端午节是插秧的最后期限。如果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没有完成插秧,那么之后即使再插秧,由于季节已晚,作物的生长期将大大缩短,影响收成。这强调了农事活动对时间的敏感性,提醒农民要抓紧时间完成农活。

2. “端午有雨是丰年” 这句农谚表达了农民对端午节期间降雨的期待。端午节通常处于水稻生长的关键期,适量的雨水对于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如果端午节期间有雨,通常预示着当年可能会有一个丰收年。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3. “端午插得早,谷子收得饱” 这句话强调了插秧时间的重要性。在端午节之前完成插秧,可以确保水稻有更长的生长期,从而提高产量。这也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一种鼓励,提醒他们要抓紧时间,不要错失农时。

4. “端午到,麦子黄” 这句农谚描述了端午节期间小麦成熟的情景。在中国北方,端午节正值小麦收割的季节,农民需要抓紧时间收割成熟的小麦,以避免因天气变化而影响收成。

“端午到,五毒出”

当然还有一句很特殊的农谚,“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端午节不仅是一个庆祝节日,也是一个驱邪避瘟的日子。“端午到,五毒出”的说法,源自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健康威胁的担忧。五毒指的是五种被认为带有剧毒的动物。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特别活跃,被认为会给人们带来疾病和不幸。这五种动物分别是:

- 蜈蚣:多足的节肢动物,其螫伤可引起剧痛。

- 蝎子:尾部有毒腺,螫伤后可致人中毒。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 蛇:许多蛇类具有毒腺,咬伤后可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

- 壁虎:虽然大多数壁虎无毒,但在传统文化中,它们有时也被视为有毒。

- 蟾蜍:一些蟾蜍分泌的毒液如果接触到人的皮肤,可能会引起刺激。

在端午节期间,由于天气转热,这些动物开始活跃,人们认为它们会携带疾病和不祥之气。

为了应对五毒的威胁,端午节期间有许多相应的习俗和活动,比如: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 佩戴香囊:香囊内装有各种草药,如艾草、菖蒲等,具有驱虫避邪的作用。

- 挂艾草和菖蒲:在门上挂艾草和菖蒲,利用其特殊的香气来驱散邪气。

- 喝雄黄酒:雄黄酒被认为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可以预防疾病。

- 洗草药浴:用草药煎水洗澡,以清洁身体,驱除疾病。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也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恐惧。但这些习俗延续到今天,其实也有一些变化了。随着人们的认识提高,五毒当中的一些动物并非对我们有威胁,而是仅少数会给我们健康造成威胁之外,人们更多是将其视为不祥的事情,所以比较忌讳遇到,一旦遇到也会进行躲避的。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其中的毒蛇和蝎子,这两个是比较让人畏惧的,但一般农村地区并没有毒蝎子,只有毒蛇。但随着近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毒蛇也逐渐减少,对人类的威胁也正在逐渐降低。

老人说:不止五毒了?

近期看新闻的人肯定都知道,目前对于我们健康造成威胁的,已经不再是这些人人熟悉的五毒,而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它们正在入侵大陆各地,并且对人类的日常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一种名叫红火蚁的蚂蚁,已经走进我们生活,并且十分恐怖。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红火蚁(学名:Solenopsis invicta)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蚂蚁,它们因其红色的体色和被咬后引起的火灼感而得名。红火蚁是极具侵略性的物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显著的影响。它属于蚂蚁的一种,但相对普通蚂蚁来说,却一点不简单。

红火蚁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对人类的伤害:红火蚁的螫伤会引起剧痛和红肿,严重时形成水泡,甚至导致过敏反应。新闻上已经有报道,已有不少人因为被红火蚁叮咬,出现了红肿、过敏等现象,专家表示,要是被红火蚁叮咬多次,严重的可能造成窒息或者死亡。足见这种红火蚁必毒蛇还要恐怖了吧。而且这种小动物,经常在我们不经意之间出现,直到我们被叮咬了出现火辣的疼痛感才知道被其叮咬,不然完全察觉不到。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 对农业的影响:它们会损害农作物,影响农业生产。红火蚁除了会叮咬我们的皮肤,还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

- 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红火蚁会排挤本地物种,破坏生态平衡。红火蚁本是外来物种,如今出现在大陆多地,很明显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的。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如果我们在野外,不小心被红火蚁叮咬了,我们该怎么办呢?看看专家给我们支招。被红火蚁咬伤后,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 剧痛和灼热感:螫伤部位会立即感到剧烈的疼痛和热感。

- 红肿和瘙痒:螫伤部位会迅速红肿,并伴有瘙痒。

- 水泡和脓疱:严重的情况下,螫伤部位会形成水泡,甚至脓疱。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 过敏反应:对红火蚁毒液过敏的人可能会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等,需要立即就医。

了解红火蚁之后,是不是端午节这防五毒的要改成防六毒了呢?反正这个夏季,大家尽量少去草丛里面坐着,如果有需要的话,一定要穿长裤、长袖,避免被一些虫子叮咬了。

说在最后

俗话:“端午到,五毒出”,五毒指的是啥?老人:还有一毒更可怕

这端午节马上就到了,这个古老的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和意义。它不仅是对屈原精神的纪念,也是对健康、环保、社区和文化传承的重视。在安康过端午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气候的变化,炎热的天气会让很多昆虫活跃起来,毒蛇、蝎子、红火蚁等都是十分危险的动物,在室外活动的时候,切忌不要赤裸身体在外面,更不要随便坐在草地上,出门最好涂一点防蚊虫的香水。

另外要提醒的时候,端午节到了天气热了,一定要看管好家里的小孩,不要到河边以及其他水域玩耍,这个季节是溺水发生的高峰期,请家长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