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永嘉农商银行全方位多阵地开展“五进入”集中教育宣传活动

作者:科技金融时报

4月至5月,按照统一部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督导辖内机构突出重点、把握节奏,分层次、多渠道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的2024年金融知识“五进入”教育宣传活动,向社会传递为民监管、金融为民的金融正能量,让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更深更实。

为切实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提高群众的金融知识水平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永嘉监管支局的部署下,永嘉农商银行紧紧围绕“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主题,充分发挥该行“网点多、分布广、人员多”优势,主动走进社区、走近群众,深入开展“做金融明白人”系列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将“守护群众钱袋子”具体化、实践化,收到良好成效。

正面宣传进社区

坚持以案说险,指导各家支行科学布置咨询台、宣传横幅、海报,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向群众宣传和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反假币、反洗钱、征信等金融知识。重点做好中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防诈骗宣传,帮助触网较少的社区老年群众线下接受便捷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其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金融知识普及度,同时耐心解答居民在办理金融业务中遇到的问题。

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永嘉农商银行全方位多阵地开展“五进入”集中教育宣传活动
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永嘉农商银行全方位多阵地开展“五进入”集中教育宣传活动

活动期间,永嘉农商银行岩坦支行深入岩坦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通过在社区公园等人流量大的场地设立宣传站台、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向来往的社区居民宣传金融知识。同时,专门安排金融经验丰富的共富专员为来往居民提供咨询服务,并从树立风险意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老年人易中招的诈骗套路等贴近人民群众需求的金融知识入手,为现场社区居民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实现与社区居民“零距离”“心贴心”的交流与互动,有效汇聚金融力量,帮助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识别金融骗局,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该行共150余名工作人员走进不同社区接受群众咨询40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30余项,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欢迎。

知识普及进社区

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系列活动,多措并举向社区群众普及金融知识,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页1000余份。

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永嘉农商银行全方位多阵地开展“五进入”集中教育宣传活动
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永嘉农商银行全方位多阵地开展“五进入”集中教育宣传活动

五一节假日期间,永嘉农商银行桥下支行携手桥下宏地中央华府物业,开展了一场以“存款保险”“反洗钱”为主题的金融宣讲活动,获得了中央华府物业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活动期间,该行宣讲人员对“什么是存款保险”“哪些存款受到保障”“哪些金融机构受到存款保险保障”“保障资金的来源是什么”“保障程度有多高”等问题展开了详尽生动地讲解,不仅提高了公众对存款保险的认知度,更让群众了解到存款保险在依法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稳健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宣讲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折页,向现场社区居民普及了出售、出借银行卡及收款二维码等支付账户的危害,告诫居民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免沦为犯罪分子实施违法行为的帮凶;警惕“跑分”陷阱,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不要贪图一时之利,因小失大。

特色沙龙进社区

聚焦“一老一少”特殊群体,结合热点开展特色沙龙进社区活动,通过推广“做金融明白人”短视频、举办茶话会、知识竞答、文艺演出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反诈防骗、反洗钱等金融知识及金融惠民政策。

为进一步提高老年群体反诈意识,近日,永嘉农商银行总行营业部走进社区老年大学,组织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微沙龙活动,在老年人心中种下“反诈反假”的种子。活动现场,宣讲人员首先向老年人群体普及了银行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ATM机等的操作应用功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切实让老年人“能用、会用、敢用、想用”银行智能化金融服务,共享金融信息成果。同时,向参与活动的老年人介绍防范电信诈骗和养老诈骗相关知识,重点围绕冒充公检法、保健品骗局、中奖骗局、虚构养老项目等新型高发诈骗手段,讲述发生在身边网点的真实反诈案例,通过以案说险揭露养老诈骗“套路”,引导老年人注册、安装“全民反诈APP”,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永嘉农商银行全方位多阵地开展“五进入”集中教育宣传活动
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永嘉农商银行全方位多阵地开展“五进入”集中教育宣传活动

本次永嘉农商银行金融知识“五进入”教育宣传活动仍在持续进行中。下一步,该行将持续创新宣传方式,秉持“金融为民”经营理念,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

本报通讯员:邢琬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