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狂犬病病死率近100% ,遭遇犬伤怎么办?

作者:科技金融时报

近日,河南3岁男童被恶犬咬伤18天后离世登上社交媒体平台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了解,4月21日,男孩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赵岗村附近公路旁玩耍时,被突然跑出来的一只恶狗攻击,脸上、脖子、腿部多处被咬伤。还没来得及注射第五针狂犬病疫苗,男孩就出现了发热、恐风、狂躁、吞咽障碍等狂犬病症状,最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狂犬病病死率近100% ,遭遇犬伤怎么办?

  狂犬病到底有多可怕,临床症状是什么?被狗咬伤后应如何处置?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狂犬疫苗?

  了解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属导致的一种急性脑炎,其按临床表现分为“躁狂型”和“麻痹型”,前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后者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

  犬是大陆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占95%以上。猫、狐狸、黄鼠狼、蝙蝠以及流浪或野生的哺乳动物也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蛇等动物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死率近100% ,遭遇犬伤怎么办?

  狂犬病潜伏期有多长?

  狂犬病的潜伏期多为1~3个月,1周以内或1年以上极少。然而,每个人发病前,潜伏期的长短并不确定,因此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时间应越早越好。如果伤口较大,除了接种狂犬疫苗以外,还应接种破伤风疫苗,避免感染破伤风。

  狂犬病认知误区

  误区一:伤人的狗看着正常,应该不会传播狂犬病

  犬在患狂犬病的早期,并无明显异常表现,非专业人士很难准确判断其是否患病。因此,“看上去正常”的犬伤人后,依然有传播狂犬病的风险。

  误区二:抓伤而非咬伤,可以晚点接种疫苗

  并不是只有被咬出血才会感染,事实上,被咬、被抓后没出血同样危险。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方式

  狂犬病属于致死性疾病,病死率近100%。但只要我们及时做好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几乎100%有效。

  暴露后的伤口处置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 伤口冲洗,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

狂犬病病死率近100% ,遭遇犬伤怎么办?

  2. 消毒处理,伤口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伤口。

  3. 预防其他感染,根据伤口污染或感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

狂犬病病死率近100% ,遭遇犬伤怎么办?

  如何和小动物相处?

  每年为宠物接种狂犬疫苗,确保宠物健康、饲主安全。

  不要轻易拿走它的食物、玩具,一旦萌宠觉得被侵犯,就会做出威胁人类安全的举动。

  碰到野猫野狗,不接近、不挑逗,应尽快远离。

  不要长时间与狗狗对视,否则容易让它们误以为你在“挑衅”。

  大陆动物防疫法规定,携带犬只出户,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国家应急广播提示

  一旦被狗、猫等致伤,切勿麻痹大意,应立即就医处置,避免感染。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