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狂犬病病死率近100% ,遭遇犬傷怎麼辦?

作者:科技金融時報

近日,河南3歲男童被惡犬咬傷18天後離世登上社交媒體平台熱搜,引發廣泛關注和讨論。

  據了解,4月21日,男孩在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趙崗村附近公路旁玩耍時,被突然跑出來的一隻惡狗攻擊,臉上、脖子、腿部多處被咬傷。還沒來得及注射第五針狂犬病疫苗,男孩就出現了發熱、恐風、狂躁、吞咽障礙等狂犬病症狀,最終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狂犬病病死率近100% ,遭遇犬傷怎麼辦?

  狂犬病到底有多可怕,臨床症狀是什麼?被狗咬傷後應如何處置?什麼情況下需要打狂犬疫苗?

  了解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屬導緻的一種急性腦炎,其按臨床表現分為“躁狂型”和“麻痹型”,前者的典型臨床表現是極度恐懼、恐水、怕風、咽肌痙攣、呼吸困難、排尿排便困難及多汗流涎等;後者以肢體軟癱最為多見。

  犬是大陸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占95%以上。貓、狐狸、黃鼠狼、蝙蝠以及流浪或野生的哺乳動物也可能攜帶狂犬病毒。禽類、魚類、昆蟲、蜥蜴、龜、蛇等動物不會感染和傳播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死率近100% ,遭遇犬傷怎麼辦?

  狂犬病潛伏期有多長?

  狂犬病的潛伏期多為1~3個月,1周以内或1年以上極少。然而,每個人發病前,潛伏期的長短并不确定,是以狂犬病暴露後處置時間應越早越好。如果傷口較大,除了接種狂犬疫苗以外,還應接種破傷風疫苗,避免感染破傷風。

  狂犬病認知誤區

  誤區一:傷人的狗看着正常,應該不會傳播狂犬病

  犬在患狂犬病的早期,并無明顯異常表現,非專業人士很難準确判斷其是否患病。是以,“看上去正常”的犬傷人後,依然有傳播狂犬病的風險。

  誤區二:抓傷而非咬傷,可以晚點接種疫苗

  并不是隻有被咬出血才會感染,事實上,被咬、被抓後沒出血同樣危險。

  狂犬病暴露後處置方式

  狂犬病屬于緻死性疾病,病死率近100%。但隻要我們及時做好規範的暴露後預防,幾乎100%有效。

  暴露後的傷口處置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1. 傷口沖洗,用肥皂水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交替徹底沖洗所有咬傷和抓傷處約15分鐘。

狂犬病病死率近100% ,遭遇犬傷怎麼辦?

  2. 消毒處理,傷口沖洗後用稀釋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滅活效果的皮膚黏膜消毒劑塗擦傷口。

  3. 預防其他感染,根據傷口污染或感染情況,合理使用抗生素,減少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

狂犬病病死率近100% ,遭遇犬傷怎麼辦?

  如何和小動物相處?

  每年為寵物接種狂犬疫苗,確定寵物健康、飼主安全。

  不要輕易拿走它的食物、玩具,一旦萌寵覺得被侵犯,就會做出威脅人類安全的舉動。

  碰到野貓野狗,不接近、不挑逗,應盡快遠離。

  不要長時間與狗狗對視,否則容易讓它們誤以為你在“挑釁”。

  大陸動物防疫法規定,攜帶犬隻出戶,應當按照規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繩等措施,防止犬隻傷人、疫病傳播。

  國家應急廣播提示

  一旦被狗、貓等緻傷,切勿麻痹大意,應立即就醫處置,避免感染。

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