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作者:学习时报

中国和塞尔维亚铁杆友谊历久弥坚、深入人心。应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4年5月7日至8日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中塞关系新的伟大历史跨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国并肩追求各自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携手推进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不仅将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还会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

元首外交擘画中塞关系新蓝图

中塞关系新定位。习近平主席访塞最重要的成果是两国元首签署联合声明,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15年前,塞尔维亚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中东欧国家。8年前,塞尔维亚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首个全面战略伙伴。今天,塞尔维亚又成为首个同中国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欧洲国家。习近平主席强调,这充分体现了中塞关系的战略性、特殊性和高水平,“实现了中塞关系新的伟大历史跨越”。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是中塞铁杆友谊的升华,也代表了双方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目标追求,即共谋发展、合作共赢、彼此成就,这是中塞两国以及世界上所有坚持独立自主、追求和平和发展国家的共同愿景。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除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联合声明外,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交换基础设施、经济技术、绿色发展、电子商务、农食等领域28项双边合作文本。两国元首宣布,两国将共同落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深化和扩大在经贸、投资、科技、创新、数字、信息通信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项目和企业人员安全,为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双方将积极落实去年10月签署的自贸协定和共建“一带一路”中期行动计划。双方愿推动双边贸易平衡发展,中方愿扩大进口塞尔维亚优质农产品和其他产品,乐见更多塞方优质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运输至中国市场。

科技创新合作新亮点。双方宣布将积极促进在青年科学家交流、科技减贫、技术转移、联合研究、共同建设科研平台等方面取得更多务实成果。双方商定因地制宜共同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高科技产业合作项目,为此鼓励并促进投资合作。双方同意深化在空间科技领域合作。中方欢迎塞方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双方高度重视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合作。中方愿同塞方加强通信基础设施、5G、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光伏等领域的双边合作,推动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发展。

民心相通新境界。习近平主席访塞,15000名塞尔维亚民众挥舞中塞两国国旗,高呼“中国”“塞尔维亚”,对习近平主席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成为中塞铁杆友谊最生动的写照。两国元首的亲切友好互动频频登上热搜,掀起了中塞友好的新一波浪潮。两国达成共识,双方高度重视并愿加强两国文化、教育、体育、旅游、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等人文领域合作,支持学生双向交流,支持两国高等院校间交流合作,拓展影视、媒体、网络视听等领域合作。

宣布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水到渠成

中塞始终是真诚相待的好朋友。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助力,在尊重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基础上,就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相互坚定支持。中国尊重和支持塞尔维亚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支持塞尔维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反对就“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强加任何方案,反对任何势力干涉塞尔维亚内政。塞尔维亚高度评价新时代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毫不动摇地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坚定支持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一切努力。

中塞始终是合作共赢的好伙伴。塞尔维亚是最早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之一。过去10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塞尔维亚2025愿景”等塞尔维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持续深化,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效喜人。匈塞铁路、E763高速公路、贝尔格莱德环城路、斯梅戴雷沃钢厂等重大项目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塞尔维亚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度”。中塞双边贸易持续增长,由2016年的5.96亿美元跃升至2023年的43.5亿美元。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塞尔维亚最大进口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重要外国投资来源国。2023年,两国签署自贸协定,塞尔维亚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首个自由贸易伙伴。

中塞始终是促进公平正义的好榜样。中国同塞尔维亚作为铁杆朋友和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在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立场相近。双方坚持遵守基于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法的国际秩序,尊重各国独立、平等、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坚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合作,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双方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双方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中密切协调配合,携手推进全球与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与繁荣。

中塞始终是民心相通的好知音。中国和塞尔维亚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始终心手相连。在上世纪反法西斯战争的浴火岁月和国家建设时期,两国人民培育了跨越时空的深厚友好感情。25年前,面对北约轰炸中塞人民共同流下的血与泪,铸就了中塞铁杆友谊。两国人民始终患难与共,2008年中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塞尔维亚第一时间向中国伸出援手,无私向灾区人民提供了大量救灾物资。在抗击新冠疫情时,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留下了武契奇总统亲吻中国国旗的温情一刻。两国人民对彼此深怀好感,文化、体育、旅游等人文交流热络。

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前景光明广阔

战略沟通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领航把舵。习近平主席指出,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是双方的战略抉择。通过元首外交加强战略沟通,把握双边关系大方向,有利于两国持续深化战略对接,并肩同行。双方将继续坚定相互支持,深化战略合作,维护好各自政治安全和根本利益。

务实合作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铺路奠基。中塞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喜人,为各自发展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实实在在惠及两国人民。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首期6项务实举措,包括中塞自贸协定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中方将继续扩大进口塞尔维亚特色优质农产品,中方将在未来3年邀请300名塞尔维亚青少年赴华学习等。双方将继续推进领域广、质量高、效益好的务实合作,不仅为彼此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坚实助力,也将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普惠包容发展的生动实践。

创新合作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赋能增速。中塞将发扬两国关系的创新性,开辟新的合作前景,将创新合作打造成双边关系新的增长点。中方将在未来3年支持50名塞尔维亚青年科学家赴华开展科研交流访问,愿同塞方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合作,促进全人类合理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

人文交流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增光添彩。中塞铁杆友谊经历过血与火的淬炼,在新时代更加焕发出新的光彩。两国将通过打造立体多元的人文交流和地方合作格局,用好“免签+直航”效应,发挥好互设文化中心的作用,加大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合作,为青年创造更多机遇,让中塞友好薪火相传。

今天,中塞关系正站在崭新的起点上,面临宝贵机遇和光明前景。两国元首将继续保持战略沟通,引领中塞关系和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国人民,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