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场跨界的疗愈之旅,用音乐打开自闭症患者的世界

作者:大众卫生报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聋,却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闭口不言,他们只是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而已,他们就是自闭症患者。孤独症患者常被人们称作是“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好像来自遥远的星球,在夜空中独自闪烁。根据《中国孤独症(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大陆约有300万~500万名自闭症患者。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也是社会对于自闭症患者教育康复领域日益增长的关注和需求。

何为自闭症?

自闭症,也被称为自闭性障碍或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自闭症的孩子不愿和人交流,整天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自闭症通常在患者早期出现,并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尽管自闭症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我们能够知道的是,自闭症的病因涉及遗传、神经生物学、免疫学等多方面因素。

一场跨界的疗愈之旅,用音乐打开自闭症患者的世界

自闭症有哪些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自闭症患者常常有以下表现:

1.社交互动困难自闭症患者往往难以理解和表达社交规则,缺乏眼神交流,难以建立或维持友谊。

2.沟通障碍患者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上都可能存在困难,如语言发展迟缓、语言理解能力差、语调异常或手势、面部表情缺乏等。

一场跨界的疗愈之旅,用音乐打开自闭症患者的世界

3.重复刻板行为患者可能对某些事物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反复进行某些特定的动作或行为。

4.感官敏感一些自闭症患者可能对声音、光线、触感等感官刺激过度敏感或反应不足。

一场跨界的疗愈之旅,用音乐打开自闭症患者的世界

通过科学家们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自闭症患者中,大部分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都相当出色。这种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为自闭症患者带来诸多益处,而音乐活动可以成为刺激患者对周围环境的意识和人际反应的强化物,这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妙招”。

如何通过音乐疗法进行自闭症的干预治疗?

音乐治疗是一种系统的干预过程,治疗师利用各种音乐体验形式帮助患者达到健康目的。这些音乐体验形式包括唱歌、乐器演奏、作曲和跳舞。音乐治疗就是“有计划、有组织”地使用“音乐”,以帮助个体达到生理、心灵、情绪等方面治疗的效果。

一场跨界的疗愈之旅,用音乐打开自闭症患者的世界

1.促进社交互动

通过音乐游戏、合唱或合奏等集体活动,音乐疗法可以帮助自闭症患者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和遵守规则。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可以突破患者的社交障碍,促进他们与他人的情感交流。

2.增强语言沟通能力

音乐疗法可以利用歌唱、演奏乐器等方式,为患者提供一个表达情感和需求的平台。同时,通过聆听音乐,患者还可以增强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音色等元素有助于吸引患者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参与语言交流的积极性。

一场跨界的疗愈之旅,用音乐打开自闭症患者的世界

3.调节情绪与压力

音乐具有舒缓、放松的作用,可以帮助自闭症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通过聆听或演奏音乐,患者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4.提高感官适应能力

针对自闭症患者的感官敏感问题,音乐疗法可以通过调整音乐的音量、音调和节奏等参数,帮助患者适应不同的感官刺激。这种适应性训练有助于减少患者的过度反应,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

一场跨界的疗愈之旅,用音乐打开自闭症患者的世界

自闭症,并非一种禁锢,而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验。自闭症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需要理解和接纳的差异。它不需要被治愈,而应当被尊重和包容。社会公众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认识自闭症,学会理解并接纳自闭症患者,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世界,驱散误解和偏见,让每一颗“星星”都能闪闪发光。

实习编辑 吴化英 综合整理

参考来源:健康中国、人卫健康(人民卫生出版社公众号)、科学家庭育儿

参考文献:杨广学,王芳著.自闭症整合干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12.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