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場跨界的療愈之旅,用音樂打開自閉症患者的世界

作者:大衆衛生報

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不聾,卻充耳不聞,他們不盲,卻視而不見,他們不啞,卻閉口不言,他們隻是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而已,他們就是自閉症患者。孤獨症患者常被人們稱作是“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好像來自遙遠的星球,在夜空中獨自閃爍。根據《中國孤獨症(自閉症)教育康複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大陸約有300萬~500萬名自閉症患者。這個龐大的數字背後,是無數家庭面臨的挑戰和困境,也是社會對于自閉症患者教育康複領域日益增長的關注和需求。

何為自閉症?

自閉症,也被稱為自閉性障礙或孤獨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自閉症的孩子不願和人交流,整天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自閉症通常在患者早期出現,并可能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産生重大影響。盡管自閉症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我們能夠知道的是,自閉症的病因涉及遺傳、神經生物學、免疫學等多方面因素。

一場跨界的療愈之旅,用音樂打開自閉症患者的世界

自閉症有哪些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自閉症患者常常有以下表現:

1.社互動動困難自閉症患者往往難以了解和表達社交規則,缺乏眼神交流,難以建立或維持友誼。

2.溝通障礙患者在語言和非語言溝通上都可能存在困難,如語言發展遲緩、語言了解能力差、語調異常或手勢、面部表情缺乏等。

一場跨界的療愈之旅,用音樂打開自閉症患者的世界

3.重複刻闆行為患者可能對某些事物或活動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并反複進行某些特定的動作或行為。

4.感官敏感一些自閉症患者可能對聲音、光線、觸感等感官刺激過度敏感或反應不足。

一場跨界的療愈之旅,用音樂打開自閉症患者的世界

通過科學家們的研究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自閉症患者中,大部分人對音樂的感覺能力都相當出色。這種良好的音樂感覺能力為自閉症患者帶來諸多益處,而音樂活動可以成為刺激患者對周圍環境的意識和人際反應的強化物,這為自閉症的治療提供了一個“妙招”。

如何通過音樂療法進行自閉症的幹預治療?

音樂治療是一種系統的幹預過程,治療師利用各種音樂體驗形式幫助患者達到健康目的。這些音樂體驗形式包括唱歌、樂器演奏、作曲和跳舞。音樂治療就是“有計劃、有組織”地使用“音樂”,以幫助個體達到生理、心靈、情緒等方面治療的效果。

一場跨界的療愈之旅,用音樂打開自閉症患者的世界

1.促進社互動動

通過音樂遊戲、合唱或合奏等集體活動,音樂療法可以幫助自閉症患者學習與他人合作、分享和遵守規則。音樂作為一種非語言的溝通方式,可以突破患者的社交障礙,促進他們與他人的情感交流。

2.增強語言溝通能力

音樂療法可以利用歌唱、演奏樂器等方式,為患者提供一個表達情感和需求的平台。同時,通過聆聽音樂,患者還可以增強自己的語言了解能力。音樂中的旋律、節奏和音色等元素有助于吸引患者的注意力,提高他們參與語言交流的積極性。

一場跨界的療愈之旅,用音樂打開自閉症患者的世界

3.調節情緒與壓力

音樂具有舒緩、放松的作用,可以幫助自閉症患者緩解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通過聆聽或演奏音樂,患者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減輕心理壓力,提高生活品質。

4.提高感官适應能力

針對自閉症患者的感官敏感問題,音樂療法可以通過調整音樂的音量、音調和節奏等參數,幫助患者适應不同的感官刺激。這種适應性訓練有助于減少患者的過度反應,提高他們的日常生活能力。

一場跨界的療愈之旅,用音樂打開自閉症患者的世界

自閉症,并非一種禁锢,而是一種特殊的生命體驗。自閉症并非一種疾病,而是一種需要了解和接納的差異。它不需要被治愈,而應當被尊重和包容。社會公衆應該以客觀理性的态度認識自閉症,學會了解并接納自閉症患者,為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世界,驅散誤解和偏見,讓每一顆“星星”都能閃閃發光。

實習編輯 吳化英 綜合整理

參考來源:健康中國、人衛健康(人民衛生出版社公衆号)、科學家庭育兒

參考文獻:楊廣學,王芳著.自閉症整合幹預[M].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 2015.1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