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原材料又涨价,你们觉得纸巾越来越贵了吗?

作者:消费者报道

纸巾涨价引热议,原材料成本上升,终端市场影响待观察。

随手搜索社交平台,不难发现有不少网友吐槽“纸巾贵了”“纸巾越来越贵”,吐槽的时间跨度从2021年一直到今年,横贯几年。

原材料又涨价,你们觉得纸巾越来越贵了吗?

据行业统计,恒安国际1999年上市以来累计上涨近22倍,维达国际2007年上市以来累计涨了约7倍,中顺洁柔自2010年上市以来累计上涨4.5倍。

往年,纸巾多次集体涨价

纸巾产品的集体涨价其实并不少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纸张生产成本提升等因素影响,几乎每隔一年半载就会有相关报道出现。

2020年12月,央视网报道了全国多地纸巾涨价的新闻。

原材料又涨价,你们觉得纸巾越来越贵了吗?

2021年3月,恒安集团发布调价通知,称因进口木浆和大宗材料等成本持续大涨,自4月1日起公司旗下相关纸巾产品促销供应价格逐步上调10%-20%。与此同时,维达纸业、中顺洁柔、金红叶纸业(“清风”母公司)等其他国内知名纸企也发出涨价通知,决定自4月1日起上调部分产品售价。

原材料又涨价,你们觉得纸巾越来越贵了吗?

2021年10月,多家媒体报道中顺洁柔发布调价通知函,称因近期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公司生产成木和运营成本不断增加,公司拟将中顺洁柔旗下产品自2022年1月1日起进行价格调整

原材料又涨价,你们觉得纸巾越来越贵了吗?

2023 年11月,恒安、维达、中顺、金红叶相继发布涨价函,内容大致相同——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为保证公司健康发展并能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将对相关产品促销价格进行调整。

原材料又涨价,你们觉得纸巾越来越贵了吗?

今年,纸巾原材料又涨价了

据“金融界”报道,今年3月以来,全球造纸行业因芬兰罢工事件引发的木浆供应短缺问题持续发酵,导致木浆市场价格一路攀升,引发了新的一轮涨价潮。这一波价格调整不仅波及到了木浆本身,也直接影响到了以木浆为主要原料的各类纸制品价格。

造纸需要原材料,我们造纸所用的原材料叫做纸浆。大陆生产的纸浆主要可以分为木浆、废纸浆和非木浆(苇浆、蔗渣浆、竹浆、稻麦草浆等),但我们日常使用的纸巾纸(包括盒抽面巾纸、塑料包软抽面巾纸、餐巾纸、手帕纸等)原料大多为木浆,木浆目前高度依赖进口。传统制造业中,原材料一般占总成本的70%左右,造纸行业也不例外,生活用纸最重要的原材料是木浆,约占总成本的60%左右。据悉,目前全球制浆企业高度集中,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企业有绝对的议价权和足够的定价权。而木浆系产品的主导企业如五洲特纸、晨鸣纸业、宜宾纸业、景兴纸业、岳阳林纸等纷纷发出调价通知,针对不同类型的纸制品制定了相应的涨价方案,其中生活用纸品类的调价已经开始执行,每吨价格上调200-300元不等。

原材料又涨价,你们觉得纸巾越来越贵了吗?

当下,纸巾涨价了吗?

常言道,面粉涨价了,面包的价格也会上涨。那么这一轮纸巾涨价潮是否会波及终端市场?

近几年的纸巾涨价潮,恒安、维达、中顺、金红叶四大生活用纸巨头或多或少参与其中,发布调价通知,吹响涨价号角,这次则尚未看到这几家企业发布涨价消息。

记者拨打恒安纸业总部电话,对方表示近期没有涨价通知,又将电话转接到负责广州地区线下渠道的某销售经理。这位经理表示,目前没有收到涨价通知,但有听过木浆类产品即将涨价的消息,据说会涨价3%-5%,但他了解的仅限于线下商超,且具体时间不确定。他还表示,涨价与否和涨价幅度,在不同地区也会有所差异。

恒安纸业的主导品牌为“心相印”、“竹π”、“品诺”、“优选”、“柔影”等,其中心相印品牌茶语系列的手帕纸、抽纸、卷纸等都采用原生木浆制作。

记者又拨打了中顺洁柔的热线电话,客服表示最近没有任何涨价通知,想知道最新变动可以留意官网。

中顺洁柔目前拥有洁柔、太阳、朵蕾蜜、图小喵四大品牌,并在4月24日晚间发布了2023年年报。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98.01亿元,同比增长14.37%;但受原材料木浆、能源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亿元,同比略微下降4.92%。

在线上平台,记者用历史比价软件查询了清风、植护、维达、洁柔等大包装纸巾价格,发现60天内价格基本平稳,没有出现大幅变动。

记者询问了部分年轻消费者,他们表示习惯在网上购买纸巾,而且会等到打折时一次性大量囤,等到纸巾快用完且遇上打折活动时又再大量购买,因此他们对纸巾的价格变化并不敏感。通过对比他们的购买价格记录与在售纸巾的价格发现,价格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

记者又走访了线下超市,发现不少纸巾正在打折促销,但即使是原价,也没有出现网友吐槽的“离谱价格”。

原材料又涨价,你们觉得纸巾越来越贵了吗?

《消费者报道》拍摄

原材料又涨价,你们觉得纸巾越来越贵了吗?

《消费者报道》拍摄

目前来看,这次原材料涨价对终端市场的影响似乎还未显露,也或许会平稳度过。《消费者报道》将持续关注生活类产品的消费价格走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