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化周刊 | 故宫琼珍返乡省亲

作者:南海网

编者按

在时光的河流中,博物馆如同静谧的港湾,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诉说着文明的传承。为何我们需要博物馆?因为那里是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文化熏陶的圣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到博物馆打卡,他们不仅被珍贵的藏品所吸引,更被博物馆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所打动。

临近“5·18国际博物馆日”,省内国有博物馆纷纷策划精彩纷呈的活动,带领公众领略文化瑰宝的魅力。与此同时,民间博物馆也蓄势待发,以其独特的镇馆之宝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生于琼岛,来自深山,进入宫廷,它们是帝王之家的收藏。而今,时隔百年,重返故土,它们再向南海之畔的老乡亲友,讲述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传承。

它们,是来自故宫的海南物产。5月18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黎海琼珍——故宫博物院藏海南文物特展”将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展,这是“乡情·乡思——故宫藏黄花梨沉香文物精品系列展”之一,将带领观众了解海南风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与贡献。海南日报记者提前探展,带您看展览的亮点和特色。

文化周刊 | 故宫琼珍返乡省亲

乾隆款银烧蓝海螺式水丞。图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

首次

故宫举办大规模海南风物特产展览

西汉时期,海南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海南与大陆的物贸往来有了新的发展,也开始向朝廷进贡。班固在《汉书・西域传下》中记载:“故能睹犀布、玳瑁则建珠崖七郡。”当时,海南出产的犀、玳瑁、广幅布等名贵物产,是统治者及贵族非常喜欢的宝贝,为了能够得到这些珍贵的宝物“则建珠崖七郡”。

隋唐之后,海南的土贡较汉代品类要丰富得多,史料记载了包括金、银、珠、玳瑁、高良姜、五色藤盘、班布等。到了宋代,海南输出的土特产品主要有香料、苏木、吉贝、槟榔、红白藤等,大量的椰子也跨海输往中原大陆。明清两代,采自黎山深处的黄花梨、沉香成为皇室贵族御用家具的名贵材料。

此次展览,首批共有31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海南物产,包括黄花梨家具、沉香摆件、玳瑁文具、椰子朝珠等文物,不仅展现了海南特产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更让人们感受到海南风物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周刊 | 故宫琼珍返乡省亲

黄花梨木椅。图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

“这是故宫首次举办的大规模海南风物特产展览。”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京南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此次展览图文并茂,不仅实物有看点,而且还有诗词、书卷、内务府记载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支撑。

如展出的椰子带翠饰五方佛朝珠,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对其就有过清晰的记载:“乾隆九年四月初九日,玉作司库白世秀副催縂达子来说太监胡世杰交椰子念珠一盘(上随青金佛头二件珊瑚佛头一件白玉佛头一件珊瑚塔一件玛瑙豆一件)”。

这串朝珠主体为108颗椰子珠,每颗椰珠上镶嵌有佛像。周京南介绍,根据清宫点查报告,该朝珠原先存放于清宫中永寿宫的后殿的一件长木箱中,与若干件珍宝一道存放在箱子中。考虑到永寿宫在清代为存放已故帝后遗物之处,因此推测这件朝珠也是作为先帝遗物存放于永寿宫的。

看点多

海南风物是物质瑰宝更是历史见证

“展览的最大特点,是除了人们所熟知的海南黄花梨和沉香以外,还展出了不少用海南的椰子、玳瑁、槟榔等原料做的文物,‘海南味’十足。”周京南说。

漫步展厅,观众可以看到多件椰子、槟榔木雕的展品,如椰子木雕云蝠纹镶金里碗、椰子木雕茄式鼻烟壶、万历款槟榔木雕缠枝花纹漆里笔筒、槟榔木雕双龙戏珠山水人物纹圆盒等。

文化周刊 | 故宫琼珍返乡省亲

槟榔木镶银里雕人物诗句套杯。图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

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涵盖古今、品类丰富,藏品总量达180余万件(套),堪称艺术的宝库。“我们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系统中精挑细选,所挑中的槟榔、玳瑁、椰子等文物,都有明确的记载是产于海南。”周京南说,“产于海南”主要是指原材料产于海南,这些上好的原料从海南运输到内陆,经过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变成了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在此次众多展出的文物中,周京南特别提到一件黄花梨木雕花纹圆杌。他认为这件文物工艺考究,风格独特,值得观展者们“多看一眼”。

“黄花梨圆杌也被称为黄花梨小凳,它由清代内务府造办处打造而成。”周京南介绍,中西合璧、借鉴古今的工艺风格是这件文物的看点。此凳整体敦实大气,表面浮雕融合了青铜器的窃曲纹、勾云纹,西洋的花卉以及汉代玉璧纹饰,形成了特有的一种中西合璧风格,但整体并没有违和感,看上去非常协调。

文化周刊 | 故宫琼珍返乡省亲

沉香木雕葡萄纹洗子。图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

在设计展览大纲时,周京南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今年2月,他还特地来到海南,到黎山深处,进热带雨林,寻找黄花梨、沉香、槟榔等海南风物的踪迹。“策展时我搜集了很多资料,再加上后来到海南走一遍之后,更加坚定了做好这个展览的信心。海南物产丰富,底蕴深厚,一定要把这个展览办好!”周京南说。

据了解,该展览将展至2025年2月,包括首批展出的31件文物,将共展出68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海南文物。

文化周刊 | 故宫琼珍返乡省亲

槟榔木根式笔筒。图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

从汉代的土贡,到宋代的香料贸易,再到明清的珍贵木材交易,每一步都是海南与中原、与各族人民紧密相连的纽带。至今,故宫博物院还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以沉香、花梨、椰子、槟榔、玳瑁等材料制成的文物,涵盖了从家具、文具到文玩、首饰等各个门类。

“这些珍贵的海南特产,不仅仅是物质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承载着海南黎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的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厚历史。”周京南说。

海南省非国有博物馆名录(部分)

海南雷公墨陨石博物馆

海南明清家具博物馆

海南锦绣织贝黎锦博物馆

海南省琼脂沉香博物馆

海南省珍宝博物院

海南省海南黄花梨博物馆

三亚民俗博物馆

三亚自然博物馆

三亚永涛黄花梨博物馆

三亚沉香博物馆

三亚海上军事博物馆

海南昊天艺术博物馆

海南天涯热带雨林博物馆

澄迈县天福体育博物馆

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白沙河谷博物馆

海南润谷艺术博物馆

海南省国有博物馆名录(部分)

海南省博物馆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琼台书院博物馆

海南省农垦博物馆

海南铁路博物馆

各市县博物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