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村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新思考

作者:一诺农旅规划
乡村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新思考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缓解了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以往乡村旅游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乡村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新思考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

01

乡村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

# 01

景区服务型乡村旅游模式

在景区旁的村子是非常容易成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因为人已经来 了,农民就会自发地做一些服务。景区服务型村子,应该有一定的规 范化。这种村子基础条件是靠近成熟景区,或者大的旅游项目,村落 有比较好的硬件条件,它能够做一些食宿的接待。这样一些村子升级 的方向是有一定程度的规范化,同时不抹杀个性化,它能够跟成熟的 景区配套,做有组织化食宿接待。一个理想的状态是借鉴酒店管理的 方式去管理这些民宿户,使它能够达到一个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 进行价格的定价和结算,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形成一个协会或者是联盟,跟周边的景区进行捆绑的发展。

乡村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新思考

# 02

休闲化的郊野憩型的乡村旅游模式

这种村子离城市近郊,生态环境好,有一定的农田、山场,能够 引入一些休闲游乐设施。比较适合面向城市周边的群体,通过创意性 的开发来打造多元化休闲游憩空间。比如像乡村露营地、湿地公园、 户外运动公园、小型休闲农园等。从这种村子发展方式来讲,原生态 村落不一定有那么强烈的特色,但是它能够满足基本的食宿接待要 求,村庄外围村域的范围,包括农田、河流、湖泊山地,构筑起来非 54常好的郊野生态的基地。比如有骑行绿岛,有垂钓园,看这个村子本 身场地情况的特点,构建起来一个品质很优良的住下可以玩儿的一个 村子。

# 03

文化型乡村旅游模式

首先一个村子就是一个乡土文化的博物馆,建筑本身会讲述乡土 历史、文化,需要做的第一个是保持平衡,把遗产的保护和文化的传 承结合起来;再者是新旧的融合,把新形态的旅游产品和原始村落风 貌特征结合起来。个性的展现,在这样一个传统的村落里头来融合个 性化、时尚化产品,能够实现旅游收益和居民收益的平衡,它就是可 持续的。这样的村子适合发展文化民宿、酒店、乡村博物馆、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工坊、艺术家工作室等这样一些时尚性业态。这样的村子对本身的要求比较高,旅游产品建设需要关注的是多 元化,它不仅仅是做民宿,做一些有风格的酒店、乡村客栈,这只是 接待设施。大家到乡村去,除了住下来,还希望能够体验到乡土文化, 感知这个村子的记忆。书吧咖啡厅的这种公共社交中心,再加上有度 假感的接待设施,就会构成村子有体验性的乡村旅游设施。

# 04

产业化的农业公园型的乡村旅游模式

农业基础条件比较好,有农业基础人才、农业资本支撑,农业文 化在区域里面有代表性村子,可以发展田园、公园、农旅合一的现代 农业和田园休闲综合体。保护和展示传统的文化,推动现代农业的发 展。农业和旅游能够实现一个深度的融合,它的这种产业形态可能是 农业示范区,田园游乐场、农产品的市集、田园度假区等等。从模型上来看,农、旅的融合需要前台和后台的配合,前台展示 游客的是科技的展示,农耕民宿聚落的展示,休闲区的展示,后台是 它的生产产业平台,农业生产的示范,农业技术开发,农产品的加工 55和物流等等。国内已经有三个批准认定为国家农业公园的项目。

02

乡村全域旅游的投资导向

在乡村旅游投资中要重视对投资领域和投资模式的深入研究,避免盲目投资。

# 01

深化乡村全域旅游投资内容

投资内容要从单一产品建设向特色乡村民宿、乡村度假酒店、历史文化村落、养生休闲山庄、旅游风情小镇等多类型、多业态乡村度假产品拓展;注重旅游收益权的投资,如乡村营地、乡村度假酒店、 乡村小火车等都是比较好的投资领域。

# 02

拓展乡村全域旅游投资主体

从单一投入到多元革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旅游企业和乡 村旅游项目融资支持;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与当地政府进行合作, 推进 PPP 等投融资模式等,筹备组建乡村旅游产业基金,搭建资本平 台;积极吸引国际资本参与,拓展投资主体,提高乡村旅游的品质和 影响力。

# 03

乡村旅游6类项目奖受重点扶持

①乡村基础建设。鼓励民间资本通过PPP(政企合作)、公建民营等形式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停车场等。文件还指出,对于本身不能盈利的项目,政府部门可以让民间资本同时参与周边餐饮住宿项。

②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为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自驾游路线,国家旅游局、交通运输等部门将重点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新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

③通村硬化路工程。对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通村硬化路工程,地方部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都将给予重点政策倾斜。

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乡村旅游。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联营、入股等形式,与个人或者单位合作经营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企业。

⑤旅游+农业+互联网。重点推动10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与旅游电商、现代物流等领域的企业合作,共同推进“一村一品”等产业建设,鼓励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展智慧乡村旅游。

⑥普惠金融。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面向乡村旅游项目开展小额信贷服务。

乡村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新思考
乡村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新思考
乡村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新思考
乡村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新思考
乡村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新思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