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儿童智能手表如何安全又智能?

作者:萧峥向你展示了潮流

  儿童电话手表作为一种常见的科技产品,为孩子和家长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近日,记者了解到部分儿童电话手表存在隐藏游戏、诱导消费的现象,为此采访了多位家长、老师及律师,听取他们对此事的看法和建议。

  品牌

  电话手表与家长手机绑定使用

  记者走访了市内多家销售儿童电话手表的商场,有商家销售200元到1000多元不等的电话手表,都可以和家长的手机进行绑定,如下载程序或者游戏需要经过家长手机授权同意。

  在榆中县荣达手机电脑商城内,小天才电话手表有1400元和999元两种,联想的“来酷”电话手表有399元和499元两种,清华同方的手表为299元。

  店家表示,专业儿童电话手表都是正规厂家生产,必须和家长的手机绑定使用,小学生使用只能接打电话。家长绑定之后就可以查看孩子的位置。有时候陌生人来电接不了,还可以定位、视频通话,主要在家长的手机上管控。

  另一店家表示,品牌的电话手表都没有游戏功能,只能接打电话,像网上购卖的能刷抖音的哪种,品牌的都没有这种功能。“你看品牌电话手表,最多有个‘运动健康’、听音乐功能,而之前卖的杂牌就有游戏、看视频等功能。”

  在城关区金东电子电脑城内,销售的儿童电话手表也是种类繁多。联想儿童电话手表价格为399元,小米电话手表售价为499元,小米手表里面有喜马拉雅、咕咪音乐等程序,华为电话手表价格为699元。店家表示,儿童电话手表使用的年龄为小学一年级到初中的学生,打电话、定位、视频通话、支付都可以,可以和家长的手机绑定。

  在城关区的万商国际电脑数码港,价格贵的屏显好,带定位、视频通话、可以支付,有防水功能,带磁吸充电。据商家介绍,家长手机下载App,安装电话卡,然后注册绑定就可以使用,有通话记录、短信微聊功能。同时,可以通过绑定信息来防止小孩过度消费。

  网购

  手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记者打开网页,搜索儿童电话手表,商品出现了200多页的搜索结果,其中,成交量最高的有30多万单。价格从20多元到几百元不等,买家评论也是各有好坏。有的家长表示,这种杂牌电话手表充电速度慢,充一次电用不了多久,而且质量差,定位不准确,电话没信号打不通。也有家长表示,如果需要其他功能,还需要再次续费才能使用;有的家长表示,手表中有些自带功能存在隐形诱导消费。

  记者询问卖家,“儿童可否自行下载小程序和游戏?”部分卖家表示,小朋友不能自行下载,因为和家长的手机绑定。但是有部分出售的商品页面上直接标明:“可自由下载各类软件”等宣传语。

  问题

  存在功能冗余、诱导消费现象

  在采访中,家长们普遍表示,他们最初为孩子购买电话手表是出于安全考虑,希望能够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然而,却意外发现孩子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沉迷于其中的游戏,并且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大量消费。

  “我儿子才上小学三年级,就已经在电话手表上花了几百块钱了。”家住在城关区的孙先生无奈地说,“这些游戏设计得非常巧妙,很容易让孩子上瘾,而且诱导消费的手段也让人防不胜防。”

  另一位家长则表示,她发现孩子经常在电话手表上玩一些需要充值的游戏,而且金额不低。“我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些消费情况,直到收到银行的短信通知才发现。”她说,“我非常担心。”

  家住在七里河区的王先生表示,过多的功能导致手表操作变得复杂,孩子们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误操作,这不仅影响了使用体验,还可能引发一些麻烦。一些功能的实用性并不高,比如某些手表上的游戏,不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学习,还可能让孩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学校

  不能带进学校 特殊情况除外

  那么,学校是如何看待儿童电话手表呢?七里河小学和健康路小学的老师表示,他们目前禁止学生佩戴儿童电话手表进入校园,认为会影响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而且,手表上的一些功能可能会引发学生之间的攀比和不良行为。但是,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比如家长上班、下班比较晚,孩子只能在小饭桌吃饭的,为了方便联系,家长需要出具一个孩子必须带电话手表去学校的申请。孩子将电话手表带到学校后,放在统一保管箱里;放学后,再由老师将手表还给学生。

  此外,学校也担心电话手表游戏诱导消费的问题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一位老师表示,现在的孩子对金钱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如果他们在电话手表上随意消费,很容易形成错误的消费观。

  公安

  警惕!电信诈骗“盯上”未成年人

  诱导消费是儿童电话手表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一些手表内置了各种付费项目,如游戏道具、虚拟礼物等,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很容易被诱导进行消费。这些诱导消费的手段往往十分隐蔽,孩子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支付,而家长却毫不知情。等到发现时,已经造成了经济损失。而且,这种消费行为还可能让孩子们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不法分子还利用儿童电话手表的漏洞进行诈骗活动。他们通过发送虚假信息、诱导消费等方式,骗取孩子和家长的钱财,给家庭带来了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

  在兰州警方发布的典型电诈案件预警中,曾多次公布过未成年人遭遇电信诈骗的案件。警方提示:家长应当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网络游戏,同时加强孩子对预防网络诈骗的教育。家长也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设置相对安全性更高的支付密码,勿将支付类App的打开手势以及支付密码告知孩子,不给骗子以可乘之机。同时,应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电子产品的安全教育,不随意添加陌生好友,不轻信免费领装备、皮肤等说辞,如若购买物品需充值时,要及时与父母沟通,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

  律师

  厂家应该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针对这一问题,甘肃勇盛律师事务所王永刚律师表示,电话手表厂商在设计游戏和诱导消费方面,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厂商不能只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同样,家长不能把电话手表权限完全交给孩子,而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

  一些儿童电话手表中还存在部分游戏软件重复扣款、多次扣款等问题,孩子在使用时极易被广告推送或游戏内容吸引,甚至进行大额充值消费。王永刚表示,“儿童电话手表的使用群体为3至14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擅自支付行为无效,可由家长否认其效力。若因此给儿童或家长造成经济损失的,儿童和家长还可要求存在过错的商家承担赔偿责任。”

  王永刚说,儿童电话手表诱导消费不仅违反《广告法》,还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部门可依法查处。“若儿童电话手表厂家或服务提供者未与儿童和家长达成任何消费协议,未做任何提示或告知即自行扣费,属于盗窃行为,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

  王永刚认为,儿童电话手表的适用人群年龄为限制行为能力或无行为能力的儿童或青少年,不能单独做出超越其认知的民事行为。若出现异常扣费问题的用户,可据有关民法典规定与相关方进行商议、向监管部门投诉,或以诉讼的方式要求商家返还相关款项。同时,家长有义务管理好自己的账户信息,履行好监护责任。若通过法律途径主张经过家长智能终端认可的消费行为确由儿童发出,家长需负有举证责任。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苏晓 实习生 陈静 文/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