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吕雉死后,吕产和吕禄分掌南北军,为何迅速被屠灭?

作者:小狗乌吉

吕雉,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是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太史公司马迁在作《史记》将其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与后世另一位女强人武则天并称为“吕武”。在这个女人统治期间,大汉王朝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为之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吕雉死后,吕产和吕禄分掌南北军,为何迅速被屠灭?

吕雉死后,吕产和吕禄分掌南北军,为何迅速被屠灭?

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吕雉掌权有他的合法性,是诸侯王与功勋集团共同认可的“共主”,而吕雉一死,政治被打破,双方都想控制政治局势,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必须完成,那就是铲除吕氏集团,只有铲除吕氏集团才能使得最高权力产生空缺,只有铲除吕氏集团才能确保政变的合法性,而且必须要把谋反罪行扣到吕氏兄弟的头上才能彰显自身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政变,遗憾的吕氏输了。

吕雉死后,吕产和吕禄分掌南北军,为何迅速被屠灭?

不得不说,吕氏一门的精华都在女人身上,吕雉和临光侯吕媭 (樊哙媳妇)姐妹二人精明强干,杀伐决断。但吕产和吕禄差得太远,可谓是人头猪脑,当吕须的得知吕产和吕禄把军权交出去以后,破口大骂:你二人将军权交出,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随后将家里的金银珠宝都扔大街上了,说道:这些东西几天以后都是人家的了,我现在何必替别人守着。这里吕须就指出了一个问题,吕产和吕禄执掌军权为何会输,而且还主动放弃兵权。

吕产、吕禄为何如此迅速灭亡,原因有3点:

1、汉朝是刘邦建立的,皇帝姓刘而不姓吕,刘氏才是正统,无论元老重臣还是王侯将相,绝大部分是支持刘氏,吕氏不得人心。

2、吕后乱政。吕后在位时,肆意打压刘氏宗亲,大力提拔吕氏势力,杀害赵王刘如意,赵王刘友,打击异已,随意立帝,并破坏刘邦定下异姓不得封王的规矩,祸乱朝政,吕后在位还能镇得住局面,吕后一死,朝中大臣一面倒支持刘氏打压吕氏。

3、吕产、吕禄都是吕雉的侄子,实为无能之辈,身居要职,手据重兵,却没有能力镇住局面,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而且他们面对的又是名将周勃和名相陈平,迅速被诛杀也就不足为奇了。

吕雉死后的军事政变,没有对错,只有输赢。吕雉就是各派势力的(外戚,功勋集团,诸侯王)总把头,是老大,作为刘邦正妻具有天然合法性,吕雉实际上就是另一个刘邦,而吕雉死后,各个派系群龙无首,功臣集团和诸侯王集团失去压制和平衡,但两个派系迅速联合起来,达成“分赃协议”。而外戚吕氏集团则是过于托大,而且缺乏政治判断力,对于功臣集团和诸侯王没有拉拢一方,为自己获取更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陈平周勃策动吕氏兄弟交出南北军兵权,并由刘章带队,杀了吕家满门。吕氏弟兄被功臣集团联合刘姓诸王一通障眼法给忽悠。诛灭诸吕,并不是因为吕氏危及刘氏天下和统治,不过是政治利益再分配。具体来说就是吕氏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了。

吕雉死后,吕产和吕禄分掌南北军,为何迅速被屠灭?

功臣集团和诸侯王集团在控制政局以后,汉惠帝刘盈四个在世儿子: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轵侯刘朝、壶关侯刘武一律诛杀,而且不认为是惠帝一脉,刘盈所属一脉绝嗣,同时不知所终的还有当时代王刘恒的代王妃和代王妃所生四子(应该是吕家人),几乎所有权利阶层阶层和吕家有血脉相连之子嗣,被全部赶尽杀绝。权力斗争就是如此残酷。同样,吕氏兄弟如果最后上台,功臣集团也是这个下场。

吕雉死后,吕产和吕禄分掌南北军,为何迅速被屠灭?

吕后以一己私心欲壮大吕氏家族,却没想到那样其实是害了吕家。刘邦的天下是带着谋臣武将打下来的,吕氏族人并无功劳却身居高位,这本就是很危险的,然而吕后却又给予了他们危害皇权的可能,所以又把他们的危险加重了一重,其实吕产和吕禄即便夺取皇权成功了,也不可能坐得稳的,因为他们要面对的反对力量太大,无论怎样都是自取其祸,吕后把他们捧到了很高的位置上,但是俗话说站得越高摔得越狠,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