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选择合适的无线模块?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作者:亿佰特物联网应用

市面上无线模块的类型多种多样,如LoRa、蓝牙、ZigBee、SPI、SoC等等,怎样才能选择到合适的无线模块呢?为了确保所选模块能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并实现最佳性能,在选择模块时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频段和法规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频段,如433MHz、900MHz、2.4GHz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无线频谱的使用有不同的规定。433MHz和2.4GHz工作频段都属于国内免许可的ISM开放频段,且Wi-Fi、蓝牙、Zigbee等众多无线技术都使用2.4GHz频段;900MHz频段在美国等地区作为ISM频段使用。

如何选择合适的无线模块?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确保模块已经通过了必要的认证,如FCC认证、CE认证、SRRC认证等,这对于合法销售和使用至关重要。

2.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

根据应用场景确定需要的传输距离,短距离室内通信如蓝牙、Wi-Fi;远距离户外通信如LoRa、NB-IoT等,其中LoRa无线模块采用LoRa扩频技术,抗干扰能力强,通信距离可达几十千米。还需要考虑应用是否需要传输大量数据快速(如视频流)或少量数据偶尔传输(如传感器读数)来选择数据传输速率。

如何选择合适的无线模块?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亿佰特E610系列高速连续传输型433M无线数传模组,内置高性能单片机与无线收发芯片。在连续传输模式时,可以在不同串口波特率下执行连续不间断传输,且接收端数据输出延迟低,适合需要快速传输较大数据量场景,如高速传感、测绘测控、遥感定位等等。

3.功耗

对于电池供电的设备,低功耗是关键。终端产品的电池寿命越长,维护成本就会越低。现在市面上的无线模块大多数都能做到较低的功耗。如LoRaWAN和蓝牙低功耗(BLE)。

如何选择合适的无线模块?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4.集成程度与开发

考虑模块提供的接口(如UART、SPI、I2C、USB)是否与你使用的硬件平台兼容。

SPI无线模块时纯硬件的无线模块,其接口采用SPI通信方式,需要外接MCU,对MCU进行编程和配置模块的寄存器参数,才能完成数据通信。UART无线串口模块提供标准的TTL电平和UART串口,外部接口采用数据透明传输方式,能适应标准或非标准的用户协议,从而减少开发难度。

如何选择合适的无线模块?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有些模块可以支持二次开发,尽量选择有丰富文档、示例代码和社区支持的模块,可以加快开发进度。平衡性能与成本,选择性价比高的方案。

5.安全性和稳定性

确保模块支持必要的加密协议,如AES、TLS/SSL,以保护数据安全。考虑模块的抗干扰能力、掉线率和故障恢复机制。

如何选择合适的无线模块?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6.生态系统和兼容性

协议标准:比如选择LoRaWAN模块,需考虑是否需要与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兼容;选择ZigBee 3.0模块,需要考虑是否完全兼容ZigBee 3.0协议,支持接入某鸦、某米等各大牌智能家居产品。

生态系统:加入一个活跃的生态系统,如LoRa联盟或ZigBee联盟,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机会。

如何选择合适的无线模块?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另外,还需要考虑模块是否支持固件升级,确保产品长期的兼容性和可升级性。

综上所述,选择无线模块时需要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并基于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权衡,有时可能需要做出妥协。建议先进行原型测试,以验证所选模块是否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亿佰特部分产品支持拿样,可联系获取用于产品测试。

无线通信模块推荐:

《LoRa无线自动组网模块,MINI PCI-e标准封装,传输距离10km以上!》

《2.4G无线音频收发模块,双向传输实时对讲,麦克风输入扬声器输出》

《无线射频高速连传LoRa模块,不限包长,通信距离还能长达10km!》

《串口转Wi-Fi贴片式低功耗无线路由模块,支持AP-STA混合模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