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快写人物|艾丽丝·门罗:短篇女王

作者:现代快报
快写人物|艾丽丝·门罗:短篇女王

当地时间5月13日晚,加拿大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在安大略省逝世,享年92岁。

2013年,82岁的门罗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被评审委员会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这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花落加拿大,也是历史上首次由短篇小说家摘得诺奖。获奖后,她接受采访时说,“我真心希望这能让人们将短篇小说视为一门重要的艺术,而不是在写出长篇小说之前可以玩玩的东西。”

快写人物|艾丽丝·门罗:短篇女王

艾丽丝·门罗(图源:门罗个人社媒账号)

小镇中编故事的人

1931年7月10日,门罗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格姆,这个小镇后来成了她众多短篇小说的故事发生地。

在《岩石堡风景》中,门罗讲述了她的祖先从苏格兰移民到安大略省定居的故事,也写出了她父母的相识、相爱和奋斗。而她自己也在那里成长,就算搬家后,她还通过写作不断想象回到那里。

她曾在采访中说:“我陶醉于这片特殊的土地,在砖房、倒塌的谷仓、拖车公园、笨重的老教堂中找到了家的感觉……”

门罗成长的农村封闭保守,女孩子做家务,织毛活,相夫教子,很少有人上大学,当作家更是匪夷所思。但她很喜欢自编自说 。“我总是在编故事。去学校的路上,我要走很长一段路,我总是在走路时构思。”门罗在诺贝尔文学奖主旨演讲中提到。

11岁开始,门罗便尝试写诗,高中时期,则开始模仿《呼啸山庄》这样的名著去写故事。

门罗最怕别人对自己说:“你以为你是谁?”这句话后来也成了她第四本书的题目,该书由一组故事组成,讲述的是女主角罗斯不甘平庸,在沉闷闭塞的环境里从少女奋斗到中年。

可是生活并不如意,没有能让门罗无忧无虑地幻想自己的故事。

12岁那年,门罗的母亲病情加重,父亲的生意也开始走下坡路。“缺钱和母亲生病同时来临是很糟糕的,但是青春期的我很有自我保护意识,我不想被悲剧玷污,也不想生活在悲剧中。”

随着母亲病情的发展,门罗在家庭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她接手了家务活——打扫卫生、做饭、照顾弟弟妹妹——并越来越多地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或思考问题。

家庭主妇的双面人生

宝贵的大学时光,是门罗创作最肆意的两年。

西安大略大学的奖学金及时到来,门罗得以进入该校的新闻学专业,并在第二年转到英语专业。“那是我人生的一段小假期,是段美好的时光。我从十来岁就开始承担家务事了。所以,大学时光是我这辈子唯一不用做家务的日子。”门罗在一次专访中坦言。

但奖学金的钱只够维持两年,大学第二年结束后,门罗就立即结了婚,开启了自己长达几十年的家庭主妇生活。20岁的她遇见了22岁的第一任丈夫詹姆斯·门罗,两人一起搬到了温哥华,很快也就有了第一个孩子。

而在这期间,门罗从未停止写作。“怀孕时我更是像疯了一样写作,因为觉得有了孩子,我就再也不能写作了。”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门罗完全有能力平衡家庭和写作,并一直写到了八十多岁。

过了几年,门罗又迎来了二女儿简妮。她的日常生活被孩子的喧闹、母亲们的聚会、主妇们的闲聊八卦所填充。

在热闹忙碌的表面之下,门罗是孤独寂寞的。她不敢跟别人说自己除了是妻子、母亲之外,还是个作家。

但门罗一直没有放弃写作,她知道写作是把她从平庸与琐屑中拯救出来的唯一途径。

快写人物|艾丽丝·门罗:短篇女王

2013年6月23日,门罗家中的办公桌(图源:纽约时报)

在孩子们上学后、午睡时,或是做家务的间隙,门罗都在写作。门罗和詹姆斯·门罗创办了门罗书店,后来不需要去书店上班后,门罗就从上午写作到下午两点半,然后便开始做家务。

这样琐碎的日常,对于门罗来说或许是最合适的创作状态。“唯一会阻止我写作的就是把写作当成一份职业——比如当我被公众定义为作家、给我一间办公室让我写作的时候。”

成为短篇小说女王

37岁时,门罗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快乐影子之舞》。这本生动再现小镇风情和少男少女感情生活的短篇小说集,一鸣惊人,为她赢回了第一个总督奖——加拿大的最高文学奖,相当于美国的“普利策奖”。

此后,她以每三四年出一本短篇小说集的速度,稳健地创作了14本书。“我几乎是马上就开始下一个故事的写作。”门罗害怕停下来,好像一旦停下就会永远停止写作。

她的文笔朴素、精准、传神,摘取了一连串国际国内的文学大奖,获得了各种荣誉,甚至在世界文坛上都享有了“我们时代的契诃夫”“加拿大的契诃夫”的美誉。

快写人物|艾丽丝·门罗:短篇女王

译林社出版的门罗作品(图源:译林社)

最初选择写短篇小说,是因为门罗缺少相对完整的写作时间,她不得不在家庭与写作之间妥协平衡。

多年后,她在一部小说集自序中说,“我从未选择写短篇小说,我曾经希望写长篇小说。但如果你需要掌管一个家,照顾年幼的孩子,尤其是在一次性尿布和洗衣机发明之前,你很难找到整块的时间。”

门罗也曾尝试集中精力写长篇小说,但她发现这很吃力。1971年,门罗唯一被称为长篇小说的作品《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出版,描绘了一个年轻女艺术家的生活。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本书“更像一个短篇系列”。

门罗的多部小说都曾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女孩和女人的生活》被拍成电视剧;短篇故事集《憎恨,友情,求爱,爱情,婚姻》改编成《爱恨一线牵》,并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熊从山那边来》被拍成电影《远离她》,获得了奥斯卡奖的提名……

获得加拿大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2013年10月10日,加拿大全国广播电视台晚间新闻的头条是一则文化新闻——艾丽丝·门罗刚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加拿大的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而这也让门罗真正为万里之外的中国读者所熟知。

快写人物|艾丽丝·门罗:短篇女王

门罗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主旨演讲(图源:诺贝尔奖YouTube账号)

门罗是从女儿早上打来的电话中得知自己获奖的——诺贝尔奖委员会凌晨四点给她打电话时,这位82岁的老人正在酣睡。这个奖不仅是对她创作生涯的肯定,更是对短篇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承认。

如果说长篇是一部电影,那么短篇就是一幅快照,它不是以情节曲折和人物发展取胜,而是以摄取人生的某个关键的瞬间见长。

“以其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门罗的写作特色”,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对她的评价。

门罗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完成去斯德哥尔摩的长途旅行,她的女儿简妮替母亲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当地时间12月7日傍晚,门罗以视频形式完成了诺贝尔文学奖主旨演讲。

“非常感谢这份殊荣,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让我如此高兴。”门罗在主旨演讲中说道,笑得像个孩子。

获得诺贝尔奖后,门罗继续在加拿大过着平静的生活。她在获得诺贝尔奖的几个月前就宣布退出写作,并一直信守诺言。2012年出版的《亲爱的生活》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集。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龙秋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