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俄军猛攻哈尔科夫,区区四五天时间,就攻下10个定居点?

作者:熊熊讲武

俄军本轮对哈尔科夫发动进攻的部队为北部集群,也可以称为“N集群”。

北部集群是俄军进行军区重划后,以列宁格勒军区所辖部队为基干,所组成的新集群;其任务为统一负责乌克兰主战场之外的北部边境攻防作战,任务区战线将近1000公里;集群指挥官为拉平将军。

因为列宁格勒军区是从西部军区分出,并合并北方舰队联合战略司令部后所组建的新军区,因此以该军区为基础组建的北部集群所辖的部队中便有从西军中“分家”而出的建制。

俄军猛攻哈尔科夫,区区四五天时间,就攻下10个定居点?

经过了哈尔科夫方向几天的激战之后,我们大致估计北部集群参战、部署的作战单位计有:

第11军第18摩步师第11坦克团、第79摩步团;第11军第7摩步团、第9摩步团;第6集团军第138摩步旅;第2特战旅;新组建的第44军第72摩步师第41摩步团;近卫坦克第47师第153坦克团、车臣的西-阿赫玛特营等。

由于该集群刚编成不久,很多隶属部队还在其他集群编制内,还有很多新建部队,所以上述部队的部署信息仅供参考,当然也不是上述这些单位都参与了进攻作战。

因为目前发现,俄军在实际进攻中只动用了几支营级部队,所以俄军目前尚未动用北部集群的主力参战——乌军对俄军的评估同样认为如此。

俄军北部集群的地面进攻从5月10日开始,具体分为东、西两路军行动,此前则通过空天军和炮兵、无人机部队投射了大量火力。

俄军猛攻哈尔科夫,区区四五天时间,就攻下10个定居点?

现在确认,5月10日的进攻占领了5个定居点,其中西路军方向占领3个,分别是斯特里列恰村(战前人口1600余人)、皮利纳村(战前人口200余人)、博里西夫卡村(战前人口500余人);

东路军方向占领2个,分别是普列捷尼夫卡村(战前人口100余人)和奥吉尔采韦村(战前人口200余人)。

另外,在歼敌数据上,北部集群报出的战果为:杀伤170名乌军、俘虏34人。

从俄军的突破战果及位置可见,俄军在第一天进攻中突击占领的主要是沿边界线的村庄,而且这些村庄中还有规模比较大的村庄,并非太小的定居点。

俄军猛攻哈尔科夫,区区四五天时间,就攻下10个定居点?

在5月11日的进攻中,俄军两路军继续突破,确认占领了4个定居点,其中西路军方向占领3个,分别是克拉斯涅(战前人口数十人)、莫罗霍韦齐(战前人口数十人)、奥利尼科韦(战前人口不到10人)

东路军方向占领1个,为普列捷尼夫卡和奥吉尔采韦之间偏南的加季谢村(战前人口500余人)。

在歼敌战果方面,俄军北部集群统计当天杀伤乌军100人。

从这一天俄军占领的定居点及位置来看,在西路军方向只是顺势前推,拿下了边境线之前的一系列小型定居点,使得占领区逐渐增“厚”;而在东路军方向则是拉平战线,也是顺势挤压。

俄军猛攻哈尔科夫,区区四五天时间,就攻下10个定居点?

在5月12日的进攻中,俄军并未宣布占领定居点,但统计的杀伤数却增加到了250人,激战烈度显然提升。

其中在西路军方向,俄军继续向南挤压,开始在赫利博克(战前人口1200人)、卢基扬齐(战前人口1200人)方向推进,并与乌军展开激战。

而在东路方向,俄军则压入沃尔察斯克城区内展开战斗。

经过了三天时间的作战,俄军在边境地带的显著推进,也令其作战目标很快清晰了起来。

俄军猛攻哈尔科夫,区区四五天时间,就攻下10个定居点?

其中西路俄军的目标,指向了战前人口4000人的利普齐;东路俄军的目标,则指向了战前人口17000人的沃尔察斯克。

这两个点位,无论是对俄军控制边境缓冲区,还是进一步向哈尔科夫方向深入都至关重要。

但经过了最初的混乱后,乌军的增援部队也在陆续到位,而且乌军在利普齐周边构筑有相对多的防御工事;而沃尔察斯克本身是一座“万人城”,具备迟滞抵抗的条件,所以俄军推进速度放缓,但依旧在推进当中。

到5月13日,俄军继续深入,又在右路军方面攻下了布格鲁瓦特卡村(战前人口数十人),当天统计杀伤乌军135人。

至此,俄军在右路军方面确认拿下了4个定居点,并攻入了沃尔察斯克城内,逐步占领北城区。

俄军猛攻哈尔科夫,区区四五天时间,就攻下10个定居点?

而在左路军方面,则确认拿下了6个定居点,并攻入赫利博克、卢基扬齐村,距利普齐大约4公里左右。

现在的看点就是俄军何时控制确认控制赫村、卢村,以及在沃尔察斯克城区战和利普齐防线的进攻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