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小球囊撑起“小蛮腰”,守护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作者:湖南医聊

#益阳头条##益阳市中心医院#

刚过早上8点,患者王大爷就急匆匆来到益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门诊,“熊主任,快帮我看看,内瘘跳动不明显了,好像也没那么响了,昨天透析都没成功!”血管外科主任熊建明检查发现,王大爷的透析通路狭窄了,而且还有血栓形成。

人工动静脉内瘘的通畅是血液透析治疗的首要条件,是患者的“生命线”,如果出现透析通路狭窄甚至闭塞,需要及时治疗。

经与患者沟通,熊建明主任决定在超声引导下为患者行内瘘狭窄球囊扩张术。球囊顺利通过狭窄部位,血管内的“小蛮腰”被扩张开,狭窄处血管直径由1.5mm扩至3.0mm,肱动脉血流量由400ml/min恢复至800ml/min。

小小球囊撑起“小蛮腰”,守护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图为内瘘球囊扩张治疗过程图像

该手术创口仅针眼大小,术后内瘘震颤恢复,血流量充足,第二天便可穿刺上机透析。让人安心的“呼呼”声又回来了,王大爷对手术及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2018年,血管外科开展了益阳市第一例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自此,科室不断开展亚专业组细化,外派人员进修学习,血管通路团队目前已可常态化开展透析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

不少透析患者通过经皮上肢静脉球囊扩张术解决了内瘘狭窄问题,“手术快,创伤小,立即用!”,患者们对此项技术的评价很高。

血管通路团队将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为广大透析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使患者遇到内瘘问题后再也不用东奔西走,为益阳市及周边血液透析患者筑起守护“生命线”的长城!

自体动静脉内瘘

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尿毒症(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时可选择的血管通路之一,在大陆透析患者中使用占比达到80%-85%以上,是目前首选的、最理想的、最安全的血管通路。

它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条件适宜的、皮下距离相近的某一动脉和浅表静脉血管联通,人工形成体内动静脉间直通管道,经过6-8周(一般情况下)的愈合、成熟、锻炼后,方可用于血液透析治疗。

小小球囊撑起“小蛮腰”,守护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图为自体动静脉内瘘

内瘘球囊扩张术(PTA)

随着AVF使用寿命的延长,经过长期的反复穿刺使用,加之大部分尿毒症患者自身血管条件不佳,使得内瘘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如:狭窄、血栓、假性动脉瘤、感染等。

血管狭窄是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最终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内瘘球囊扩张术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超声或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血管,置入导丝,沿导丝将球囊输送至血管狭窄病变处,然后使用压力泵打开球囊,将狭窄的病变扩张开的过程。

它具有创伤小、术后短期即可使用、可反复进行、安全简单等诸多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自身血管资源的损耗。

小小球囊撑起“小蛮腰”,守护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图为PTA治疗拯救血管狭窄“小蛮腰”

内瘘自我检查

患者及家属,需要掌握内瘘的自我护理,如: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勿戴过紧饰物,不提重物,不在内瘘处肢体进行测血压、抽血、输液等等;同时也有必要了解一些简单的内瘘评估方式,警惕内瘘失功。方法如下:

第一步 看:

观察内瘘皮肤的色泽、皮疹、肿块或肿胀;

第二步 触:

触摸内瘘皮肤的温度,震颤及搏动情况;

第三步 听:

听内瘘的杂音(强弱、声调变化);

第四步 举臂实验:

将内瘘手臂向上举高伸直后,内瘘血管应塌陷或压力明显减低,反之,则提示内瘘有狭窄。

内瘘是需要定期维护检查的,如果一旦出现内瘘肢体疼痛、震颤及(或)杂音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就诊,尽早干预!

温馨提示

当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出现以下情况,请第一时间联系血管外科医生!

1. 内瘘震颤减弱或消失;

2. 持续进展的内瘘侧上肢远端发冷、疼痛,甚至坏死;

3. 内瘘侧肢体持续进展的肿胀,透析时静脉压升高;穿刺点止血时间延长;

4. 内瘘血管瘤样膨大,怀疑血管瘤;

5. 透析血流量明显下降,动静脉监测压明显升高;

6. 内瘘穿刺过程中发现血栓。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谭岁赛 熊建明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H。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