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挥棒!跑垒!

作者:新福建
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挥棒!跑垒!

《福建日报》2024年5月16日第08版

核心提示

一粒小小的棒球在闽台体育交流中划出一道精彩的弧线。近年来,闽台棒球交流热络,不管是在赛会层级还是在民间领域都有互动,这些交流既积蓄了善意,也累积了情谊。

日前,以“闽台联合组队”形式组建的福建省棒球队正式成立,并参加了2024年中国棒球联赛威海站的比赛。由“闽台联合组队”参加国家级体育赛事在全国尚属首次,标志着福建在探索闽台体育事业融合发展上更进一步。

近日,记者先后在龙岩连城、山东威海对福建省棒球队展开深入采访,感受闽台青年携手挥棒的脉动。

19岁的付华宸单手执棒,直指前方,再缓缓摆至肩上。这是希望打出全垒打的姿势。

将至正午,比赛过半。福建队依然没有得分,0∶7的比分和高悬的太阳一样刺眼。

队长林煜俊在休息区高喊:“送他回家!”棒球里本垒的英文是home base,也是家的意思。比赛中,只有从本垒出发再回到本垒才能得分。

张员菘和队友们站在一起,紧紧抓住休息区的安全网,“加油!强棒!”喊声划破了球场宛若凝固的空气。站在二垒区的边缘,刘野弓着身,紧盯着付华宸的一举一动。从二垒到本垒近55米的距离,刘野的这段“回家”之路需要和时间比赛,拼尽全力。

啪!球击出去了,一道白色直线。不是全垒打,但是白影依然穿越了天津队的守备,直奔外野。刘野早已启动……

这是2024年4月27日,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白天。

在山东威海蓝鲸棒球场举行的中国棒球联赛首个比赛日的角逐中,时间的刻度记录下闽台棒球运动员携手,第一次在国家级比赛中挥棒,第一次在国家级比赛中得分。

热血少年又回来了

对于有机会加入福建省棒球队,林煜俊说:“曾经那个热血的少年又回来了。”对林煜俊来说,这并不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一场对“青春”“热血”和“毅力”的朝拜之旅。

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挥棒!跑垒!

4月19日,福建连城工业区棒球场,结束训练的队员围聚在一起。

23岁的林煜俊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也是福建省棒球队的队长。如果不是“闽台联合组队”组建福建省棒球队参加国家级比赛这件事,已经大四的林煜俊的生活轨迹会像直线球一样波澜不惊,“大学一毕业,基本也不会碰棒球了”。

去年9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闽台两地中小学校加强校际交流,开展棒垒球等青少年特色体育项目合作。在此基础上,福建省进一步提出,设立闽台棒垒球区域发展中心,推动闽台青少年以“闽台联合组队”等方式参加大陆棒垒球比赛。政策的连续出台犹如投手投出的球,催动球场内外的一切故事开始转动。

在去年年底,林煜俊就听说要组建福建省棒球队,还有一批台湾球员要加入,既好奇又期待,“这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闽台球员在一起,仿佛就是一种新血液,就像两个兄弟一样不断去交流,不断去融合”。

也许,热血从来都不曾冷却,它只是静静地流淌着,等待下一次悸动的来临。从2016年开始,林煜俊养成了在笔记本上记录关于棒球的点点滴滴的习惯,有收获、有挫折,有喜悦、有沮丧。2024年3月22日,林煜俊在笔记本上写道:“福建省棒球队正式组建,两名台湾教练员、6名台湾运动员和15名大陆球员加入。”

在加入球队的6名台湾球员中,林煜俊碰到了自己的“熟人”——台湾高雄高苑工商棒球队曾经的投手林咏翔。“王牌!ACE!”林煜俊反复强调,“应该是2018年的比赛了,那个时候他是寸头,很猛。”

如今的林咏翔已经留起了长发,平日里话也不多。他说,投手就是要静,“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在“闽台联合组队”之前,林咏翔已经离开棒球场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大家都是一个队的队友,都是福建省队的一分子,我希望能把自己所学的分享给大家,然后跟着大家一起去比赛,去获胜”。

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挥棒!跑垒!

4月18日晚,位于连城县少体校的福建省棒球队驻地,来自广东的林煜俊(左)与来自台湾的张员菘(中)、林咏翔泡茶聊天。

“棒球的圈子真的是很有缘分,虽然身处不一样的地区,但是现在能相遇、能相处,真的很美妙。”林煜俊感叹着命运的神奇。

棒球选择了我们

来自台湾台中的福建省棒球队主教练曾华伟则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挥棒!跑垒!

4月27日,山东威海蓝鲸棒球场,福建省棒球队参加中国棒球联赛的第一场比赛,队员在赛前热身。

47岁的曾华伟在球员时代曾效力于台湾职棒兴农牛队,来福建之前在台湾屏东红尾队担任主教练。之前几年,曾华伟曾经拒绝了到大陆工作的机会,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了,“这支球队中既有大陆球员,也有台湾球员,这是在我的人生中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结合,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可以去尝试看看”。

此时距离中国棒球联赛开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留给曾华伟整合队伍的时间并不多。曾华伟坦言,作为一个专业教练,谁都希望把名字写在最高点,“但是在细节上、在磨合上,还有在时间上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也只能说一步一步来,通过比赛和训练去修正队伍的不足、节奏和状况,然后反复地去练习”。

比赛还没开打,闽台球员已经“打成一片”。这让福建省棒球队教练涂伟龙颇为意外。涂伟龙讲起了在厦门集训时的故事:“突然下起大雨,所有人挤在休息区躲雨。来自台湾的张员菘打开小音响,音乐响起的时候,闽台球员开始一起唱歌,那种场面真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对于唱歌这件事,2001年出生在台湾台中的张员菘同样感到意外。“因为我喜欢唱歌,在台湾的时候,我会和比较好的一些朋友唱,没想到来大陆没几天,就跟他们一起唱歌。而且,大陆唱的歌跟台湾差不多,那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张员菘说,能在一起唱歌都是好朋友。

涂伟龙供职的厦门大学是福建省较早开展棒球运动的高校,也是两岸交流中的常客,此次有多名队员入选。涂伟龙之前曾带领队伍多次参加海峡两岸之间的棒球交流,“除了比赛之外,更多的是一些联谊活动,并没有深入生活。这一次闽台联合组队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大家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练在一起,互相进入对方的生活,这是前所未有的”。

这支棒球队的队员中,除了一名“90后”,其余都是“00后”,这也让曾华伟不得不感叹自己老了,“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文化,其实现在两岸的年轻人是没有隔阂的。况且大陆在很多科技上更加进步,反而让台湾年轻人大开眼界,吸引他们向往这里。毕竟视野大了,格局就大了”。

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挥棒!跑垒!

4月27日,山东威海蓝鲸棒球场,总教练曾华伟(右)与上场的队员击掌。曾华伟来自台湾台中,此前在台湾屏东红尾队担任主教练。

“福建省棒球队组建的时机非常好,可以让更多台湾人通过棒球认识福建,来这里工作、旅游、学习。”曾华伟说,不是我们选择了棒球,而是棒球选择了我们。

去看更高的风景

在辗转平潭、厦门之后,福建省棒球队最终选择在龙岩连城落脚。

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挥棒!跑垒!

4月27日,山东威海蓝鲸棒球场,来自台湾的陈育轩奋力投球。

球队的到来让负责后勤保障的林本堃忙得不可开交。去年8月,这位来自福州的“90后”研究生选择“逆向行驶”,考入了连城县少体校担任棒球教练。这是让很多人不解的行为,林本堃却很淡定:“在这里,除了教球,还可以参加赛事运营。之前国家女垒来过,现在福建省队又来了,这些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模式和管理模式都不是花钱能学到的。”

这座闽西小城与棒球的结缘可以追溯到2006年的夏天。彼时,台商廖芳洲在这里办起了第一家棒球厂。18年过去后,连城早已成为大陆最集中的棒球运动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和全球棒球运动用品重要采购点。同时,全县有23所学校开展棒球运动,连城县实验小学棒球队还在2019年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12组季军。

同样是在2019年,30岁的任智云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刚刚成立的福建省棒垒球协会。任智云说,闽台之间的棒球交流是协会的工作重点,“这个思路是贯穿始终的”。

任智云坦言,出生在三明的自己在上大学之前并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棒球,“直到上了大学才加入了棒球队,并喜欢上这项运动”。辞职一晃五年,任智云说:“福建棒球底子薄,刚开始推动起来确实比较辛苦,但是现在等到了好时光。”

近年来,闽台棒球交流热络,不管是在赛会层级还是在民间领域都有互动。仅去年,福建省就举办各类赛事超12场,初步实现“月月有赛事”,超80支台湾队伍参与。

这是时间一步一个脚印踩踏出来的宽阔和力量。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旅日台胞就曾经在福建省体育中心和福州的棒球队进行过一场交流;1995年成立的厦门航空棒球队还是大陆首支赴台湾交流的职工业余棒球队;2005年厦门瑞景小学就开始开展棒球运动……

就像黄山松的种子,落进石缝也能发芽生长;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不经意间就能飘向四方。越来越活跃的棒球因子让林本堃始终憧憬着未来:“努力培养运动员,自己没有机会看更高的风景,要把队员送上去。”

闽台之间的棒球交流同样在期待去更高的山峰,看更高的风景。今年,福建省多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福建省闽台棒垒球区域发展中心创建与管理办法》,除了组建福建省棒球队之外,还将打造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平潭、连城等4个高水平棒垒球赛事活动基地,创建10个市级闽台棒垒球区域发展中心,三年内推动300所学校开展棒垒球运动。

如今,任智云还是福建省棒球队的副领队。在他看来,这支球队是闽台融合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多台湾的朋友向我了解福建开展棒球的情况,将来不管是来球队也好,或者是来基层当教练也好,这就是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两块球皮一条芯

2024年4月27日的山东威海蓝鲸棒球场。

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挥棒!跑垒!

4月27日,山东威海蓝鲸棒球场,林煜俊(左)给即将上场的张员菘打气。

无论是落后,还是追分,甚至于希望渺茫,林煜俊和张员菘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比赛才五局而已啊!”“展现实力的时候到了!”“最后一局打五分很难吗?”

但是,和大部分充满爽快的力量感、速度感,以及热血励志的胜利情节不同,让人津津乐道的“下克上”并没有在这场比赛的结尾上演——在第五局终于打破得分荒的福建队没有实现逆转,天津队带走胜利。

为福建队拿下首分的刘野将一粒比赛用球带回休息区。他郑重其事地说:“这就是福建省棒球队第一粒安打时的球。”球场上的攻守已数度易手,显然这是刘野的一厢情愿。身旁的队友们时不时凑上来,不断笑着“质疑”这粒来历不明的棒球,但是刘野不为所动。年轻,有什么不可以呢?

对于球队的未来,曾华伟依然充满期待,“这只是刚刚开始,未来的路很长,我们的目标始终是冠军。但是,我希望这个冠军不仅是福建的冠军,还是闽台融合的冠军”。

跑垒之路同样很长。

“棒球的外观由两块球皮组成,中间是一条线缝合,108个红色的针脚。两块球皮一条芯。”涂伟龙说,“这是自己在厦门大学时总会对队员们说的话,还有一句就是,棒球是一项从家出发,再回到家的运动。”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