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共促融合发展 共创美好未来——写在第二十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举办之际

作者:新福建
共促融合发展 共创美好未来——写在第二十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举办之际

第二十六届海交会今日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记者 陈暖 摄

初夏时节,万物竞秀。16日,第二十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会以“深化两岸融合 建设第一家园”为主题,吸引上千台胞参会,创历史新高。

江流万里,必有其源。今年是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创办30周年、原外经贸部批准设立的大陆首家台商独资企业成立40周年、福州市台协会成立30周年。1994年秋,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创办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前所未有的开放大平台吸引全球目光,福州由此打开与世界贸易联通的一扇窗。

1999年,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拓展提升为“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成为祖国大陆最早举办的海峡两岸经贸活动之一。

今年的海交会,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持续突显招商引资平台作用,助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建设,推动台胞台企融入大陆产业链、供应链。在这里,海峡两岸共绘交流合作新愿景、共谱融合发展新篇章,“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氛围更加浓厚。

三十载踏浪前行,海峡情生生不息。从招商月到海交会,福州坚持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合作大平台,对台先行先试政策迭出,经贸合作项目不断增加,活动成效日益突显,把海交会打造成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先试的重要平台、福州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先行先试

海峡牌越打越响

20世纪90年代,开放的大潮激荡神州大地。作为国家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福州敏锐地发现了商机:要在互利共赢中求发展,必须提高外资利用水平,打造国际性招商平台。

1994年,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的前身——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应运而生。1999年,为推动福州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同时有效地连接两岸,福州市委、市政府将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拓展为海交会,首次打出海峡牌。

30年来,海交会的名称、主题和举办时间虽几经变迁,但唯有海峡主题经久不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凭借对台诸多优势,福州在历届海交会中发布了一系列惠及两岸民生福祉的创新政策措施,创造出两岸交往史上的诸多“率先”“首个”“第一”。

2001年海交会,金、马、澎组团参会,设“金马澎”专区,成为大陆最早展示台湾县市区域的经贸活动;

2004年海交会,闽商大会、恳亲大会、海交会、商交会“四会”联办,澎湖地区首次组团参加,实现“金马澎”三地同时亮相盛况;

2005年海交会,率先实现台湾农产品零关税直航大陆,创造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福州模式”;

2006年海交会,率先扩大台湾农产品准入及零关税种类和范围、率先恢复两岸渔工劳务合作、率先开放台湾居民在大陆申办个体工商户、国家政策性银行首次向福建省台资企业和台商投资区发放开放性贷款;

2007年海交会,率先启动福建沿海与澎湖地区的货运直航;

2010年海交会,大陆首次从福州口岸引进台湾大米;

2012年海交会,海关总署福州原产地管理办公室揭牌成立,是大陆首个专门负责管理对台优惠和非优惠贸易原产地业务的机构;

2018年海交会,首次设立台湾青年创业成果发布区,集中展示台青创新创业创造的干劲拼劲和亮点成效;

2019年海交会,开通新“两马航线”——福州马尾琅岐至马祖南竿福澳航线;

2023年海交会,福州与马祖首次在福马通水工程等方面进行共识文本交换;

……

一步,一步,又一步,坚持先行先试、共赢发展,海交会推动两岸贸易更畅通、资金更融通、民心更相通。

30年来,海交会已经成为许多海内外客商每年固定聚会的日子。台商郑德汐1990年来榕投资建厂,是来大陆发展的第一代台商。2000年,他开始担任福州市台协会副秘书长,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结缘海交会。“福州是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郑德汐说,他对福建、福州有天然的亲近感,通过海交会,海内外客商总能交到朋友、找到商机。

台湾御巾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英斌十几年前跟团参加海交会,自此扎根福州。“我还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海交会在温泉公园附近举办,地方不大,但现场非常热闹。”张英斌说,海交会对于他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场活动,更多的是老友们的聚会,“现在活动越办越好,来这里既可以见老朋友,也可以认识新客户,有望达成更多合作。”

今年,海交会再次发出开放合作的诚挚邀约,吸引新老朋友纷至沓来。截至5月7日,已有430多名台湾重要嘉宾确认参会,其中岛内及马祖嘉宾超300人,各行各业的台企台商台胞参与热情高涨,预计参会台胞总数将超千人,创海交会历史新高。

开放发展

磁吸力越来越强

商机涌动,资本汇聚,宾客云集。30年前,首届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成功举办,吸引22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名客商参会。3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招商引资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坚持“以侨引侨、以侨引台、以侨引外”,推动海交会发展成为海峡两岸颇负盛名的综合性投资贸易活动,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畅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间,福州市台协会积极推动榕台融合发展、扩大榕台经贸交流合作,会员台企已由创会时的162家发展至近400家。

30年来,台资产业集群效应越发突显。福州吸引越来越多的台商投资兴业,冠捷电子、华映光电、东南汽车、清禄集团、大丰集团等一大批台湾企业进驻福州。产业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电子、汽车、精密仪器等高科技领域,逐步形成以冠捷集团为龙头的显示器产业链,以东南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链,以统一、康师傅为龙头的食品产业链。在2005年海交会期间动工的台资企业福建福顺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经过10多年发展,已成长为省内先进的半导体整合元件制造商,列入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落户福州4年多的福建优你康光学有限公司快速成长,有望成为亚洲最大隐形眼镜研发和生产基地……截至2024年3月底,福州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019项,合同台资133.27亿美元。

30年来,两岸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不断拓展。福州台商投资区、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永泰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等国家级台商投资重点产业基地先后设立,为台商投资提供重要承载平台。目前,福州台商投资区罗源松山片区已落户11家台企,总投资24.29亿元;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落户台企59家;永泰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共实施21个闽台农业果蔬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4497.6万元。

与此同时,福州市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优势,在扎实推进自贸区、福州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建设中不断深化榕台合作。福州自贸片区2015年挂牌运行以来,新增台资企业493家,在全国率先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台资板块,台资企业累计挂牌展示167家;推出25项对台贸易便利化创新举措,其中14项为大陆首创。福州新区在长乐文武砂街道东湖社区建设两岸融合社区,吸引台胞入住,打造在榕人才融入新区发展的重要承载地。

以招商之“力”,助项目之“进”,促发展之“稳”。30年来,依托海交会,两岸产业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从农副产品零售延伸到智能科技产品、大数据、物联网等高科技领域合作,再到目前重点推进的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要方向的产业链大项目对接等,两岸经贸合作结出累累硕果。据不完全统计,海交会累计吸引上万家台企、3万多名台湾客商参会。一个个具有龙头引领、造血强链功能的台资项目,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拥抱世界

朋友圈越来越大

30年来,海交会成为福州通往世界的名片,也成为世界认识福州的窗口。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交流合作,成为历届海交会的鲜明特色。

2002年海交会,以“海峡、科技、经贸交流”为主题,跨国公司论坛架设起跨国公司与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

2005年海交会,来自欧洲的欧中国际合作协会,意大利、法国、瑞士、瑞典、希腊等8个国家的商协会领导人、企业代表,以及来自中国各地商协会、企业的代表共赴经贸盛会;

2014年海交会,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市长(高峰)论坛,54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解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互联互通与合作共赢;

2021年海交会,首次举办RCEP新机遇——福建省纺织鞋服产业国际经贸合作研讨会和首届“福茶行天下”高质量发展大会,促进我省纺织服装和茶产业等优势出口产业优化升级、扩容提质;

2023年海交会,抓住中印尼“两国双园”上升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的机遇,与印尼合作举办2023RCEP经贸创新合作发展论坛暨中印尼“两国双园”开放发展对话活动。截至去年底,福州新区元洪功能区与印尼合作项目达54个,其中引进来项目13个、走出去项目17个、贸易项目24个,总投资989.1亿元,园区商贸服务类市场主体达593家;

……

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领域越来越宽。30年来,乘着海交会的东风,越来越多的福州企业加快走向世界、闪耀国际舞台。

作为大陆首家赴台投资企业,新大陆科技集团领先的二维码自主核心技术、IC设计能力,与台湾先进的IC后端工艺、知识产权布局能力完美结合,取得丰硕成果。

在毛里塔尼亚的沙漠边缘,占地9万平方米的福州宏东渔业毛里塔尼亚基地,是目前大陆境外投资规模最大的远洋渔业基地。宏东不仅为当地创造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还通过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到当地投资。

网龙网络加大投资布局全球化教育,版图已覆盖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值得一提的是,从零起步到如今受邀成为埃及教育部的线上教材合作伙伴,网龙埃及中文AI互动课件进入当地12所公立学校,覆盖超800名埃及学生。

一个盛会一扇窗,一个盛会一座城。30年来,海交会引领福州不断迈上更高的开放层次,大机场、大港口、大通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打开有福之州的开放廊道。今年春节期间,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迎来大量海内外游客,客流在2月13日、2月14日分别达到51957人次、52973人次,连续两天创下1997年机场通航以来单日客流量的新高。如今,福州机场正以“双跑道、双航站楼”为目标热火朝天地建设二期项目,以福州机场为核心,福莆宁F1、F2、F3线为射线,福州都市圈正在“轨道”上加速奔跑,福厦高铁让福厦两地跃进“一小时生活圈”。截至去年底,福州港建成生产性泊位163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4个,航线通达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十载砥砺前行,三十载春华秋实。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正波澜壮阔地展开,为台胞台企带来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我们相信,海交会带给福州的不仅仅是无限商机与活力,更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自信与底气。海交会必将引领福州乘风破浪,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中走在前列,以更加精彩的形象,彰显有福之州魅力,活跃在国际舞台。(记者 唐蔚嫱 吴桦真 颜澜萍)

来源:掌上福州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