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共促融合發展 共創美好未來——寫在第二十六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舉辦之際

作者:新福建
共促融合發展 共創美好未來——寫在第二十六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舉辦之際

第二十六屆海交會今日在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記者 陳暖 攝

初夏時節,萬物競秀。16日,第二十六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将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大會以“深化兩岸融合 建設第一家園”為主題,吸引上千台胞參會,創曆史新高。

江流萬裡,必有其源。今年是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創辦30周年、原外經貿部準許設立的大陸首家台商獨資企業成立40周年、福州市台協會成立30周年。1994年秋,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親自創辦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前所未有的開放大平台吸引全球目光,福州由此打開與世界貿易聯通的一扇窗。

1999年,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拓展提升為“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成為祖國大陸最早舉辦的海峽兩岸經貿活動之一。

今年的海交會,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持續突顯招商引資平台作用,助推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高品質建設,推動台胞台企融入大陸産業鍊、供應鍊。在這裡,海峽兩岸共繪交流合作新願景、共譜融合發展新篇章,“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的氛圍更加濃厚。

三十載踏浪前行,海峽情生生不息。從招商月到海交會,福州堅持建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合作大平台,對台先行先試政策疊出,經貿合作項目不斷增加,活動成效日益突顯,把海交會打造成兩岸融合發展先行先試的重要平台、福州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

先行先試

海峽牌越打越響

20世紀90年代,開放的大潮激蕩神州大地。作為國家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福州敏銳地發現了商機:要在互利共赢中求發展,必須提高外資利用水準,打造國際性招商平台。

1994年,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的前身——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應運而生。1999年,為推動福州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同時有效地連接配接兩岸,福州市委、市政府将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拓展為海交會,首次打出海峽牌。

30年來,海交會的名稱、主題和舉辦時間雖幾經變遷,但唯有海峽主題經久不衰,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憑借對台諸多優勢,福州在曆屆海交會中釋出了一系列惠及兩岸民生福祉的創新政策措施,創造出兩岸交往史上的諸多“率先”“首個”“第一”。

2001年海交會,金、馬、澎組團參會,設“金馬澎”專區,成為大陸最早展示台灣縣市區域的經貿活動;

2004年海交會,閩商大會、懇親大會、海交會、商交會“四會”聯辦,澎湖地區首次組團參加,實作“金馬澎”三地同時亮相盛況;

2005年海交會,率先實作台灣農産品零關稅直航大陸,創造了兩岸農産品貿易的“福州模式”;

2006年海交會,率先擴大台灣農産品準入及零關稅種類和範圍、率先恢複兩岸漁工勞務合作、率先開放台灣居民在大陸申辦個體工商戶、國家政策性銀行首次向福建省台資企業和台商投資區發放開放性貸款;

2007年海交會,率先啟動福建沿海與澎湖地區的貨運直航;

2010年海交會,大陸首次從福州口岸引進台灣大米;

2012年海交會,海關總署福州原産地管理辦公室揭牌成立,是大陸首個專門負責管理對台優惠和非優惠貿易原産地業務的機構;

2018年海交會,首次設立台灣青年創業成果釋出區,集中展示台青創新創業創造的幹勁拼勁和亮點成效;

2019年海交會,開通新“兩馬航線”——福州馬尾琅岐至馬祖南竿福澳航線;

2023年海交會,福州與馬祖首次在福馬通水工程等方面進行共識文本交換;

……

一步,一步,又一步,堅持先行先試、共赢發展,海交會推動兩岸貿易更暢通、資金更融通、民心更相通。

30年來,海交會已經成為許多海内外客商每年固定聚會的日子。台商鄭德汐1990年來榕投資建廠,是來大陸發展的第一代台商。2000年,他開始擔任福州市台協會副秘書長,也就是從那一年開始結緣海交會。“福州是離台灣最近的省會城市。”鄭德汐說,他對福建、福州有天然的親近感,通過海交會,海内外客商總能交到朋友、找到商機。

台灣禦巾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英斌十幾年前跟團參加海交會,自此紮根福州。“我還記得第一次來的時候,海交會在溫泉公園附近舉辦,地方不大,但現場非常熱鬧。”張英斌說,海交會對于他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一場活動,更多的是老友們的聚會,“現在活動越辦越好,來這裡既可以見老朋友,也可以認識新客戶,有望達成更多合作。”

今年,海交會再次發出開放合作的誠摯邀約,吸引新老朋友紛至沓來。截至5月7日,已有430多名台灣重要嘉賓确認參會,其中島内及馬祖嘉賓超300人,各行各業的台企台商台胞參與熱情高漲,預計參會台胞總數将超千人,創海交會曆史新高。

開放發展

磁吸力越來越強

商機湧動,資本彙聚,賓客雲集。30年前,首屆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成功舉辦,吸引22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名客商參會。30年來,曆屆市委、市政府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推動招商引資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堅持“以僑引僑、以僑引台、以僑引外”,推動海交會發展成為海峽兩岸頗負盛名的綜合性投資貿易活動,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促進兩岸經貿合作暢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間,福州市台協會積極推動榕台融合發展、擴大榕台經貿交流合作,會員台企已由創會時的162家發展至近400家。

30年來,台資産業叢集效應越發突顯。福州吸引越來越多的台商投資興業,冠捷電子、華映光電、東南汽車、清祿集團、大豐集團等一大批台灣企業進駐福州。産業從最初的勞動密集型逐漸轉向電子、汽車、精密儀器等高科技領域,逐漸形成以冠捷集團為龍頭的顯示器産業鍊,以東南汽車為龍頭的汽車及其零部件産業鍊,以統一、康師傅為龍頭的食品産業鍊。在2005年海交會期間動工的台資企業福建福順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經過10多年發展,已成長為省内先進的半導體整合元件制造商,列入科創闆上市後備企業;落戶福州4年多的福建優你康光學有限公司快速成長,有望成為亞洲最大隐形眼鏡研發和生産基地……截至2024年3月底,福州累計準許台資項目5019項,合同台資133.27億美元。

30年來,兩岸産業融合發展平台不斷拓展。福州台商投資區、福清台灣農民創業園、永泰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産業園等國家級台商投資重點産業基地先後設立,為台商投資提供重要承載平台。目前,福州台商投資區羅源松山片區已落戶11家台企,總投資24.29億元;福清台灣農民創業園落戶台企59家;永泰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産業園共實施21個閩台農業果蔬産業發展項目,總投資4497.6萬元。

與此同時,福州市充分發揮對台區位優勢,在紮實推進自貿區、福州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建設中不斷深化榕台合作。福州自貿片區2015年挂牌運作以來,新增台資企業493家,在全國率先在海峽股權交易中心設立台資闆塊,台資企業累計挂牌展示167家;推出25項對台貿易便利化創新舉措,其中14項為大陸首創。福州新區在長樂文武砂街道東湖社群建設兩岸融合社群,吸引台胞入住,打造在榕人才融入新區發展的重要承載地。

以招商之“力”,助項目之“進”,促發展之“穩”。30年來,依托海交會,兩岸産業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從農副産品零售延伸到智能科技産品、大資料、物聯網等高科技領域合作,再到目前重點推進的以發展新質生産力為主要方向的産業鍊大項目對接等,兩岸經貿合作結出累累碩果。據不完全統計,海交會累計吸引上萬家台企、3萬多名台灣客商參會。一個個具有龍頭引領、造血強鍊功能的台資項目,為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擁抱世界

朋友圈越來越大

30年來,海交會成為福州通往世界的名片,也成為世界認識福州的視窗。擴大對外開放,深化交流合作,成為曆屆海交會的鮮明特色。

2002年海交會,以“海峽、科技、經貿交流”為主題,跨國公司論壇架設起跨國公司與政府部門溝通的橋梁;

2005年海交會,來自歐洲的歐中國際合作協會,意大利、法國、瑞士、瑞典、希臘等8個國家的商協會上司人、企業代表,以及來自中國各地商協會、企業的代表共赴經貿盛會;

2014年海交會,舉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市長(高峰)論壇,540多位來自國内外的政府官員和社會各界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解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互聯互通與合作共赢;

2021年海交會,首次舉辦RCEP新機遇——福建省紡織鞋服産業國際經貿合作研讨會和首屆“福茶行天下”高品質發展大會,促進我省紡織服裝和茶産業等優勢出口産業優化更新、擴容提質;

2023年海交會,抓住中印尼“兩國雙園”上升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的機遇,與印尼合作舉辦2023RCEP經貿創新合作發展論壇暨中印尼“兩國雙園”開放發展對話活動。截至去年底,福州新區元洪功能區與印尼合作項目達54個,其中引進來項目13個、走出去項目17個、貿易項目24個,總投資989.1億元,園區商貿服務類市場主體達593家;

……

朋友圈越來越大,合作領域越來越寬。30年來,乘着海交會的東風,越來越多的福州企業加快走向世界、閃耀國際舞台。

作為大陸首家赴台投資企業,新大陸科技集團領先的二維碼自主核心技術、IC設計能力,與台灣先進的IC後端工藝、知識産權布局能力完美結合,取得豐碩成果。

在茅利塔尼亞的沙漠邊緣,占地9萬平方米的福州宏東漁業茅利塔尼亞基地,是目前大陸境外投資規模最大的遠洋漁業基地。宏東不僅為當地創造了2000多個工作崗位,還通過延伸産業鍊,帶動相關配套企業到當地投資。

網龍網絡加大投資布局全球化教育,版圖已覆寫全球192個國家和地區。值得一提的是,從零起步到如今受邀成為埃及教育部的線上教材合作夥伴,網龍埃及中文AI互動課件進入當地12所公立學校,覆寫超800名埃及學生。

一個盛會一扇窗,一個盛會一座城。30年來,海交會引領福州不斷邁上更高的開放層次,大機場、大港口、大通道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打開有福之州的開放廊道。今年春節期間,福州長樂國際機場迎來大量海内外遊客,客流在2月13日、2月14日分别達到51957人次、52973人次,連續兩天創下1997年機場通航以來單日客流量的新高。如今,福州機場正以“雙跑道、雙航站樓”為目标熱火朝天地建設二期項目,以福州機場為核心,福莆甯F1、F2、F3線為射線,福州都市圈正在“軌道”上加速奔跑,福廈高鐵讓福廈兩地躍進“一小時生活圈”。截至去年底,福州港建成生産性泊位163個,其中萬噸級泊位74個,航線通達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三十載砥砺前行,三十載春華秋實。目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藍圖正波瀾壯闊地展開,為台胞台企帶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和千載難逢的寶貴機遇。我們相信,海交會帶給福州的不僅僅是無限商機與活力,更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自信與底氣。海交會必将引領福州乘風破浪,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中走在前列,以更加精彩的形象,彰顯有福之州魅力,活躍在國際舞台。(記者 唐蔚嫱 吳桦真 顔瀾萍)

來源:掌上福州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