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作者:雨田观史海

从抗战初期成立开始,第5军和74军,就一直是国军正面战场抗战的双王组合,是老蒋钦点隶属于军委会的王牌机动军,也是关内国军抗战战绩最好的两个军。

在历史上这两个军也是名将辈出,第5军有杜聿明、郑洞国、邱清泉、廖耀湘和戴安澜;74军则有王耀武、俞济时、施中诚、李天霞和张灵甫等名将。

那么,同样战功卓著的两个军,到底哪一个才是抗战战场国军的头号主力呢?

本期,雨田君就通过三个维度的分析,解读谁才是国军抗战第一军……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第5军对比74军,谁才是抗战国军头牌

装备对比:第5军领先

先说说两个军在装备和上的对比。

巧合的是这两个军都是在1940年后,隶属于军委会的首批四大攻击军,其他两个为胡宗南系的第1军和李延年的第2军。

那么是否就意味着两个军的装备水平相同呢?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第5军坦克部队

1938年,在74军还属于国械和德械(轻武器)混搭的时候,人家第5军早就是装备第一的机械化军。光汽车就有4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200多辆,而且还有让其他军羡慕的几十门重炮组成的炮兵团。

除了3个师之外(1个机械化师,2个步兵师),还有庞大的军属部队,以1940年为例,当时军属部队,下辖:1个摩托化团、1个重炮团(苏械和德械重炮混搭)、1个汽车团、1个工兵团,还有一个反坦克营,总人数在5万人左右,

而且在3个师里面,戴安澜的机械化200师,对其他师是断崖式碾压。

整个第5军的实力,要比日军一个精锐师团还要强。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精锐的地5军部队

可相比之下,74军的装备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在1940年全面换装苏械之前,74军和普通的国军嫡系军没啥区别,整体装备水平是和第2、8、13、18和54军,是同一档的。

哪怕是换装苏械之后,也仅仅是增加了营团级别的机枪和冲锋枪数量,在师团级火力上,74军和其他国械部队一样还只有中口径迫击炮,唯一好的一点是74军的军属部队,有反坦克营和重炮团(苏械重炮)。

以1941年第2-3次长沙会战74军为例。

整个军3.6万人,下辖3个师,下辖的重武器为:

军属重炮团20门左右的苏械76毫野炮,4门114毫米重榴弹炮,这个炮兵团规模不如第5军。81或者82毫米中口径迫击炮,每个师的编制应为36门迫击炮,但实际上缺编严重,普遍只有24-28门,合计才70-80多门,同样也不如第5军。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81毫米迫击炮,在当时候是国军主要师团支援火炮

那么在1945年美援物资全面换装之后,是否74军和第5军装备也是一样了呢?

在这个时候,依然是第5军最佳。

当时的74军和第5军,确实都是老蒋钦点的首批美械军,但美械部队不是一蹴而就,当时受限于运输条件,美械装备的换装也是有先后顺序,第一批肯定是史迪威的嫡系驻印军两个军,第二批则是在滇西的远征军,而第5军正好也是在昆明,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抗战结束前,第5军已经满足全美械国军的标配36门美式75毫米山炮+12门105毫米美械榴弹炮(当时第5军有一个德械重炮营等同这个)。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摩托化的第5军部队

而另一边的74军则比较惨,因为是在湖南芷江,所以哪怕到了抗战最后一次会战的时候,他们的美换装率依然很低。

王牌第51个57师的美械换装率仅有2/3,张灵甫58师因为没换装,依然是苏械和国械混搭。

因此,到了抗战结束前,第5军在装备上一直都是关内国军的牌面部队,哪怕是在缅甸损失惨重,他们依然也能快速恢复。

在抗战期间的装备评比上,第5军显然更强……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在试射山炮的第5军将士

战绩对比:74军更有优势

光有装备,打仗不行依然白扯,比如胡宗南的第1军,就是如此。

那么,在抗战中,74军的战绩对上第5军又是如何呢?

如果,论在各自战场的表现的话,第5军和74军,其实算半斤八两。

在辉煌战役方面,第5军血拼日军王牌第5师团在昆仑关,哪怕是地形不行,杜聿明依然咬着牙歼灭了日军王牌第21旅团。

在随后进入缅甸作战期间,2个主力师发挥出色。其中戴安澜的200师在同古保卫战中面对日军2个师团全身而退,歼敌4000余人,另一边的廖耀湘在斯瓦河阻击战中同样以2000多人的代价,歼敌4000余人。

如果不是杜聿明兵败野人山,第5军真的可以从缅甸全身而退。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1939年12月,第5军打的日军绝望切腹(剧照)

而另一边,74军的战绩同样出色。

在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74军在薛岳的指挥下,围攻孤军深入的106师团,差点将其全歼在万家岭,在战斗中74军表现出了强军的风采,敢死队突入日军阵地,日军师团长松浦差点切腹自尽。

在上高会战中74军重创日军第34师团,进入到二战之后,在前三次长沙保卫战中,74军都发挥出色,让其一度成为日军第11军的头号劲敌。

1943年常德会战更是以一个师挡住数倍敌人进攻,挫败横山勇11军,1945年雪峰山战役(湘西会战)中,74军率先展开反击,击溃日军王牌116师团,取得对日最后一个大战役的胜利。

从上面这一点上看,其实在对日的战绩上面,第5军和74军是在同一水平线上。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湘西战役中的苏械74军

但正如篮球比赛中的数据统计一样,第5军和74军在场均得分上相同,并不意味着总得分是一样的。7

4军在抗战中算是国军参战次数最多的主力军,而第5军在这方面则是被当成宝贝,参战并不算多。

有意思的是,老蒋成立第5军和74军的时候,都想让其担任各自战区的救火队长任务,也是作为战略反攻单位。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7国军救火队长的74军

因为所属战区不同,第5军主要在两广和云南,而74军正好在两湖,因此这也就导致了第5军在作战次数上要远远落后于74军。

在国军22次关内大型会战的统计中,的第74军占了14次,而王牌第5军,哪怕是算上其前身200师,也就仅仅参加了2次(兰封会战、桂南会战),哪怕是将第一次远征缅甸和滇西反攻战简单参加,也才4次,比74军要少2倍多。

从两个军的战绩上来说,虽然质量都很高,参加的都是大战,让两军的平均战绩相差不大,但论数量,74军要远远高于第5军。

故而在战绩这个维度比拼上,74军要完胜第5军。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精锐的74军

战斗素质:74军更胜一筹

战斗素质是评判一支部队是否是菁英的重要标准。

在1939年的全军比武中,第5军在各训练科目都获得了第一的成绩,成为当时国军的模范军。因为当时第5军是从全军中挑选兵源,因此在单兵素质上都位居全军首位,特别是是200师和荣誉1师,前者文化水平高,后者则是全部都是老兵,而且是伤愈归队的老兵组成,每个人都有对日寇的仇恨。

这才有了荣誉1师在昆仑关中死战不退,击溃中村旅团的壮举。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在昆仑关血战中的荣誉1师(剧照)

而74军,在抗战的部队只有57师算10个首批调整师之一,51和58师战斗力也尚可,但并非是精兵底子。不过74军有俞济时、王耀武、李天霞等名将,在作战中,74军总是能总结战斗经验,因此反而是越打越强。

在1940年被划归四大攻击军之后, 有了自己的师管区(贵州)。师管区的好处就是不会有后方的官员随便拉壮丁滥竽充数,可以自己选择兵源。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74军一度被重创,但却能快速恢复战斗力,一方面除了王耀武等军官们的骨干损失不大之外,就是师管区可以快速提供素质很强的后备兵员。

大体来说,第5军的战斗素质都是训练出来的,而74军则是打出来的。

到1942年左右,后来居上的74军在战斗素质上已经可以和第5军相提并论。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作战中的74军机枪组

抗战后期,从缅甸回来之后,第5军的战斗素质就已经开始落后于74军。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杜聿明好不容易攒出来的王牌200师几乎损失殆尽,戴安澜阵亡,大量连排骨干也葬身野人山,士兵还好说 ,大量有战斗经验的低级军官损失这是很难弥补的;

第二,就是从缅甸回来之后,第5军的编制已经出现了变化,早年的三驾马车,荣誉1师在1940年早就被拉出去组建第8军,新22师更是去了印度加入新1军,随后又出来组成新6军。在抗战结束前,第5军的编制内仅剩重组之后的200师,以及45和96师,这两个师的战斗力只能算一般。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抗战后期的第5军,虽然装备好,但素质有所下滑

而74军在1938年加入施中诚的57师后,就一直保持51、57和58师三个固定师,被称为三五部队。其中的57被称为虎贲师。抗战中后期,七十四军老兵占90%,一年以内新兵占10%

因此相对于当时第5军只有200师一个王牌,74军可是有3个王牌师。

故而,在战斗素质上,第5军前期碾压74军,但到了后期第5军人员素质下降明显,而且长期未能在第一线作战,在抗战结束前,74军的战斗素质要强于第5军。

第5军和74军,谁才是国军抗战头号主力?三个维度比较,74军完胜

从上面这三个维度比较上,我们可以清晰的得出一个结论:

在抗战前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第5军扮演者国军抗战门面的角色。

但到了抗战中后期以后,随着第5军从缅甸回来之后久疏战阵,再加上74军一直在最前线和日军王牌11军硬刚,也打出了自己的身价。

从此74军力压第5军成为抗战后期国军王牌部队的新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