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天3家公司被“ST”,18万股东彻夜无眠

作者:财经晚8点

5月12日晚,汇金股份、海峡创新、特发信息先后发布公告称,因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公司被当地证监局采取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

1天3家公司被“ST”,18万股东彻夜无眠

5月14日开盘,ST特信、ST峡创和ST汇金股价直奔跌停板,跌幅分别达4.94%、20%、20%。5月15日,3家公司股价继续大跌,其中ST特信和ST汇金均录得跌停。

同一天3家公司被“ST”,足见监管层治市力度。不过,对这三家公司的18万股东来说,无疑是一记重锤。对A股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如何避免买入爆雷公司,是需要好好学习一下了。

3家公司同日“戴帽”

1天3家公司被“ST”,18万股东彻夜无眠

5月12日,汇金股份、海峡创新和特发信息先后发布公告称,由于存在年报虚假记录等违规行为,公司及相关负责人受到相应行政处罚,并将在5月13日停牌,5月14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峡创、ST汇金、ST特信。

三家被罚公司中,处罚最重的是特发信息。事情大致是这样的,2015年,特发信息收购了特发东智100%股权。为了完成业绩承诺,特发东智通过多种方式,虚增收入,虚增或虚减营业成本和利润。经查明,特发信息2015年到2019年年报,均存在虚假记载。

连续5年财务造假,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除了被警告,还被处以2250万元罚款。其中,上市公司被罚800万元。作为主要责任人,特发信息时任董事长蒋勤俭拟被处以400万元罚款,并拟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时任特发东智总经理陈传荣拟被处以350万元罚款和8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时任特发东智副总经理易宗湘拟被处以200万元罚款和6 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汇金股份被罚款200万元,主要是因为两方面信披违规。其一,公司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算错误,未按已披露的会计政策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导致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总额1524.52万元。其二,时任总经理郭俊凯于2022年8月被实施留置,但公司直到2023年6月才向河北证监局告知相关消息并公开披露。

海峡创新则是为前实控人掌权期间的违规行为“买单”。据悉,早在2018年,海峡创新从汉鼎宇佑手中拿下好医友控股权。2018年到2019年,好医友为扩大营收规模,通过虚构或虚增会诊咨询服务,虚增其营业收入,并安排第三方主体配合空转资金。这一行为导致海峡创新2018年到2019年分别虚增营收7533.69万元、4712.27万元。不过,平潭国资在2020年控股海峡创新后,立即对这一行为进行了更正和追溯,但证监会依然对上述事宜进行立案调查。

18万股东彻夜无眠

1天3家公司被“ST”,18万股东彻夜无眠

一天之内3家公司被“ST”,对持有股份的股东来说,无疑是场噩梦。最新数据显示,特发信息股东户数为10.47万,海峡创新股东户数为3.06万,汇金股份股东户数为4.86万。三家公司股东人数合计超18万。

不过,这也意味着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修改后,监管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处罚加强。这或将引导A股市场投资理念的大转折。涉嫌虚增利润或营收的公司,直接被ST,相当于监管给上市公司打了个标签,将好公司与差公司做了区分。对投资者来说,寻找真正的好公司,成为投资的必修课。

那么,对投资者来说,应该如何避免买入这种“爆雷股”呢?头条君认为,通过财务报表,有些数据值得关注。

其一,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之比太高的公司,要格外警惕。毕竟,存货太多,让公司具有了太大可操作的空间。

其二,现金流量表里净资金流和利润背离的公司也要注意。一般来说,靠粉饰得来的利润,不会有资金流做支撑。

其三,投资者可以关注融资派现比。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一个公司的分红资金远大于融资额度,那意味着公司不太缺钱,安全性比较高。

其四,有对赌协议的公司也需要提高警惕。因为是对赌,那意味着一旦完不成业绩承诺,将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这种公司,其实是有更大的造假可能性。

总而言之,随着监管趋严,A股市场生态正发生深刻变化,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需要擦亮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