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天3家公司被“ST”,18萬股東徹夜無眠

作者:财經晚8點

5月12日晚,彙金股份、海峽創新、特發資訊先後釋出公告稱,因年報存在虛假記載,公司被當地證監局采取監管措施或行政處罰,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

1天3家公司被“ST”,18萬股東徹夜無眠

5月14日開盤,ST特信、ST峽創和ST彙金股價直奔跌停闆,跌幅分别達4.94%、20%、20%。5月15日,3家公司股價繼續大跌,其中ST特信和ST彙金均錄得跌停。

同一天3家公司被“ST”,足見監管層治市力度。不過,對這三家公司的18萬股東來說,無疑是一記重錘。對A股市場的投資者來說,如何避免買入爆雷公司,是需要好好學習一下了。

3家公司同日“戴帽”

1天3家公司被“ST”,18萬股東徹夜無眠

5月12日,彙金股份、海峽創新和特發資訊先後釋出公告稱,由于存在年報虛假記錄等違規行為,公司及相關負責人受到相應行政處罰,并将在5月13日停牌,5月14日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峽創、ST彙金、ST特信。

三家被罰公司中,處罰最重的是特發資訊。事情大緻是這樣的,2015年,特發資訊收購了特發東智100%股權。為了完成業績承諾,特發東智通過多種方式,虛增收入,虛增或虛減營業成本和利潤。經查明,特發資訊2015年到2019年年報,均存在虛假記載。

連續5年财務造假,公司及相關責任人除了被警告,還被處以2250萬元罰款。其中,上市公司被罰800萬元。作為主要責任人,特發資訊時任董事長蔣勤儉拟被處以400萬元罰款,并拟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時任特發東智總經理陳傳榮拟被處以350萬元罰款和8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時任特發東智副總經理易宗湘拟被處以200萬元罰款和6 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彙金股份被罰款200萬元,主要是因為兩方面信披違規。其一,公司存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算錯誤,未按已披露的會計政策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導緻公司2021年年度報告虛增利潤總額1524.52萬元。其二,時任總經理郭俊凱于2022年8月被實施留置,但公司直到2023年6月才向河北證監局告知相關消息并公開披露。

海峽創新則是為前實控人掌權期間的違規行為“買單”。據悉,早在2018年,海峽創新從漢鼎宇佑手中拿下好醫友控股權。2018年到2019年,好醫友為擴大營收規模,通過虛構或虛增會診咨詢服務,虛增其營業收入,并安排第三方主體配合空轉資金。這一行為導緻海峽創新2018年到2019年分别虛增營收7533.69萬元、4712.27萬元。不過,平潭國資在2020年控股海峽創新後,立即對這一行為進行了更正和追溯,但證監會依然對上述事宜進行立案調查。

18萬股東徹夜無眠

1天3家公司被“ST”,18萬股東徹夜無眠

一天之内3家公司被“ST”,對持有股份的股東來說,無疑是場噩夢。最新資料顯示,特發資訊股東戶數為10.47萬,海峽創新股東戶數為3.06萬,彙金股份股東戶數為4.86萬。三家公司股東人數合計超18萬。

不過,這也意味着滬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修改後,監管對上市公司财務造假的處罰加強。這或将引導A股市場投資理念的大轉折。涉嫌虛增利潤或營收的公司,直接被ST,相當于監管給上市公司打了個标簽,将好公司與差公司做了區分。對投資者來說,尋找真正的好公司,成為投資的必修課。

那麼,對投資者來說,應該如何避免買入這種“爆雷股”呢?頭條君認為,通過财務報表,有些資料值得關注。

其一,存貨和主營業務成本之比太高的公司,要格外警惕。畢竟,存貨太多,讓公司具有了太大可操作的空間。

其二,現金流量表裡淨資金流和利潤背離的公司也要注意。一般來說,靠粉飾得來的利潤,不會有資金流做支撐。

其三,投資者可以關注融資派現比。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一個公司的分紅資金遠大于融資額度,那意味着公司不太缺錢,安全性比較高。

其四,有對賭協定的公司也需要提高警惕。因為是對賭,那意味着一旦完不成業績承諾,将付出一定的代價。是以這種公司,其實是有更大的造假可能性。

總而言之,随着監管趨嚴,A股市場生态正發生深刻變化,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需要擦亮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