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爱,最美家风扬

作者:迎泽发布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爱,最美家风扬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爱,最美家风扬

家风传承 孝亲感恩,自强自立

幸福的家庭如良药,抚平了人生的伤痛;温暖的家庭如港湾,拯救了漂泊的灵魂。1994年,火车站的一个纸箱,链接起先天左臂残疾的弃婴与收废品为生的奶奶的人生。奶奶为弃婴取名为高思恩,给了她第二次生命,教会了她勇敢和坚强,而思恩的出现也给孤身生活的奶奶带来了阳光。为了养大思恩,奶奶起早贪黑地捡纸箱、拾废品,两人相互慰藉、彼此支持,组成了一个温暖的家。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爱,最美家风扬

初中时,学校离家很远,小思恩就跑着上下学,既可以节省车费,又能锻炼身体。进入高中后,她被推荐代表省市参加各类体育比赛,取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是当年山西省达级赛测试中唯一一名残疾运动员。在奶奶的教育下,思恩从小就有一股不服输、不放弃的拼劲,201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大学,后又考取该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成为了一名专职辅导员。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爱,最美家风扬

29年来,和奶奶相依为命的思恩逐渐成长为一名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山西省自强模范、太原市时代新人……她夺得中央电视台《越战越勇》银话筒奖,是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主火炬手,荣获全国第十、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800米、1500米银牌,摘得“青春力量”全国高校师生演讲大赛金奖,荣获“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全国演讲大赛银奖等多项荣誉。尽管学业很忙,体能训练和社会工作也不少,但思恩从不忘照顾奶奶,常常忙完后连饭也顾不上吃,就匆匆赶往10公里以外的家。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爱,最美家风扬

高思恩是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长大的,10年的体育生涯让她有了强健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心态。她通过公益演讲分享自己的故事,组建“时代新人跑团”开展跑步等各类公益活动,把正能量带给更多的人。2021年6月,太原市委宣传部与山西大学联合成立了“最美时代新人”培育实践基地,以高思恩名字命名的“思恩工作室”揭牌成立。此后,高思恩走进十余所高校,激励更多师生牢记初心使命,争取更大光荣。

知恩图报,励志自强。29年来,高思恩砥砺奋进,在追梦的路上铭记初心和使命。面对未来,她将踏上新的征程,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爱,最美家风扬

家风传承 睦邻互助,向善而行

“祖孙三代融洽和睦、亲和友善,个个都是‘热心肠’。”提起迎泽街道并州路二社区的崔晋生家庭,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爱,最美家风扬

一个雨夜,崔晋生坐在家中,忽然想起社区某处下水道有堵塞的隐患。他立即冒着大雨赶到现场,发现下水道已被堵塞,地面积了很多水。崔晋生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卷起袖子,徒手清理污水中的杂物,直到下水道恢复通畅。

擦抹小区公共桌椅板凳、义务收缴水费暖气费、配合社区与产权单位协商维修小区破裂供暖管网……这些为居民跑跑腿的“小事”,崔晋生老两口不知做了多少件。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爱,最美家风扬

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崔晋生夫妇体力大不如前,儿子崔艳伟便接过父母的班,将这份乐于助人的精神传承下去——为困难儿童捐款捐物、带独居大爷检查身体、带着儿子去参加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的接力棒在这个家庭中一棒一棒地传递着。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爱,最美家风扬

崔晋生家三代人不仅“热心肠”,红色基因也深深根植在他们的心中。退休后,崔晋生埋首于山西红色故事收集整理工作中,希望能更好地讲好山西故事。为此,他经常前往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学习探讨,多次到吕梁等地追寻红色印记,甚至远赴北京查阅资料。从小受父亲影响,儿子崔艳伟也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长大后毅然从军。小孙子在家人的影响下也成长为一名红色文化迷,全国不少革命文化遗址、红色纪念馆、党史展览馆都留下了他小小的足迹,他还把爷爷告诉给他的红色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而今,年轻一辈已成长为两位老人的骄傲。“儿子崔艳伟在部队服役期间入了党,立了三等功;儿媳妇王慧兰是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我的小孙子常为我揉肩捏背……”崔晋生一家家庭和睦、相互扶持,用心奉献、热衷公益,真是当之无愧的“五好家庭”。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爱,最美家风扬

家风传承 矢志不渝,薪火相传

从青丝初绽的青春年华,到银发熠熠的老年时光,王筠(原名美书)与卢忠民(原名荷生)并肩革命沐风栉雨,也同享和平生活的幸福安康。回首他们相识相知、恋爱成家的起点,是在中国革命干部的摇篮之一——华北大学。当年吴玉章校长亲撰的“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八字校训,不仅是二人爱情的见证,更成为他们坚守传承的家风,潜移默化地流淌进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血脉中。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爱,最美家风扬

当年的美书与荷生,一个是孝顺胡同慕贞女中的大家闺秀,一个是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谦谦君子。解放前,二人怀着共同的革命志向,放弃北平安逸的求学生活,先后穿越封锁线,毅然投身革命,并更名为“筠”和“忠民”,以明其志。经过华北大学的淬炼,二人又共同献身于山西的教育事业,满腔热忱写春秋,曾多次被省市相关部门评为“三八红旗手”、优秀教师。

二人的晚年生活虽有病痛困扰,却始终追寻生命的厚度,努力攀登精神的高峰。卢忠民谦虚谨慎、不卑不亢,读了一辈子书,也教了一辈子书。晚年患病期间,他仍不间断学习,失明后还坚持每天听广播,关心国内外大事。王筠温和谦逊、善良和蔼,一辈子虚心好学,持之以恒。老伴去世后,她一直在老年大学学习书画,不曾间断。

在两位老人的培养和影响下,子女和孙辈绝大多数都光荣入党。他们不管从事的是工厂技师、铁路工程师,还是就职于机关、学校,都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勇挑重担,成为工作单位的先进和骨干。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爱,最美家风扬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爱,最美家风扬

“岁岁铜火锅,四世同堂爱凝聚;年年全家福,代代相传情意浓。”华北大学8字校训早已化作和畅家风,融入王筠一家的生活日常,润物无声,滋养心田。

生动的家风故事,映照着代代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承载了祖辈对后代的期望,厚植着青少年成长的精神沃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我们一起传播好家风,弘扬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