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愛,最美家風揚

作者:迎澤釋出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愛,最美家風揚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愛,最美家風揚

家風傳承 孝親感恩,自強自立

幸福的家庭如良藥,撫平了人生的傷痛;溫暖的家庭如港灣,拯救了漂泊的靈魂。1994年,火車站的一個紙箱,連結起先天左臂殘疾的棄嬰與收廢品為生的奶奶的人生。奶奶為棄嬰取名為高思恩,給了她第二次生命,教會了她勇敢和堅強,而思恩的出現也給孤身生活的奶奶帶來了陽光。為了養大思恩,奶奶起早貪黑地撿紙箱、拾廢品,兩人互相慰藉、彼此支援,組成了一個溫暖的家。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愛,最美家風揚

國中時,學校離家很遠,小思恩就跑着上下學,既可以節省車費,又能鍛煉身體。進入高中後,她被推薦代表省市參加各類體育比賽,取得國家二級運動員證書,是當年山西省達級賽測試中唯一一名殘疾運動員。在奶奶的教育下,思恩從小就有一股不服輸、不放棄的拼勁,2013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山西大學,後又考取該校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所學生,畢業後留校成為了一名專職輔導員。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愛,最美家風揚

29年來,和奶奶相依為命的思恩逐漸成長為一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山西省自強模範、太原市時代新人……她奪得中央電視台《越戰越勇》銀話筒獎,是全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主火炬手,榮獲全國第十、十一屆殘障人士運動會800米、1500米銀牌,摘得“青春力量”全國高校師生演講大賽金獎,榮獲“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全國演講大賽銀獎等多項榮譽。盡管學業很忙,體能訓練和社會工作也不少,但思恩從不忘照顧奶奶,常常忙完後連飯也顧不上吃,就匆匆趕往10公裡以外的家。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愛,最美家風揚

高思恩是在社會各界的關愛下長大的,10年的體育生涯讓她有了強健的身體、堅強的意志和積極的心态。她通過公益演講分享自己的故事,組建“時代新人跑團”開展跑步等各類公益活動,把正能量帶給更多的人。2021年6月,太原市委宣傳部與山西大學聯合成立了“最美時代新人”培育實踐基地,以高思恩名字命名的“思恩工作室”揭牌成立。此後,高思恩走進十餘所高校,激勵更多師生牢記初心使命,争取更大光榮。

知恩圖報,勵志自強。29年來,高思恩砥砺奮進,在追夢的路上銘記初心和使命。面對未來,她将踏上新的征程,做新時代的追夢人。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愛,最美家風揚

家風傳承 睦鄰互助,向善而行

“祖孫三代融洽和睦、親和友善,個個都是‘熱心腸’。”提起迎澤街道并州路二社群的崔晉生家庭,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愛,最美家風揚

一個雨夜,崔晉生坐在家中,忽然想起社群某處下水道有堵塞的隐患。他立即冒着大雨趕到現場,發現下水道已被堵塞,地面積了很多水。崔晉生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卷起袖子,徒手清理污水中的雜物,直到下水道恢複通暢。

擦抹小區公共桌椅闆凳、義務收繳水費暖氣費、配合社群與産權機關協商維修小區破裂供暖管網……這些為居民跑跑腿的“小事”,崔晉生老兩口不知做了多少件。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愛,最美家風揚

歲月不饒人。随着年齡的增長,崔晉生夫婦體力大不如前,兒子崔豔偉便接過父母的班,将這份樂于助人的精神傳承下去——為困難兒童捐款捐物、帶獨居大爺檢查身體、帶着兒子去參加義務勞動……志願服務的接力棒在這個家庭中一棒一棒地傳遞着。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愛,最美家風揚

崔晉生家三代人不僅“熱心腸”,紅色基因也深深根植在他們的心中。退休後,崔晉生埋首于山西紅色故事收集整理工作中,希望能更好地講好山西故事。為此,他經常前往山西國民師範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學習探讨,多次到呂梁等地追尋紅色印記,甚至遠赴北京查閱資料。從小受父親影響,兒子崔豔偉也懷揣着保家衛國的夢,長大後毅然從軍。小孫子在家人的影響下也成長為一名紅色文化迷,全國不少革命文化遺址、紅色紀念館、黨史展覽館都留下了他小小的足迹,他還把爺爺告訴給他的紅色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而今,年輕一輩已成長為兩位老人的驕傲。“兒子崔豔偉在部隊服役期間入了黨,立了三等功;兒媳婦王慧蘭是一名優秀的國小教師;我的小孫子常為我揉肩捏背……”崔晉生一家家庭和睦、互相扶持,用心奉獻、熱衷公益,真是當之無愧的“五好家庭”。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愛,最美家風揚

家風傳承 矢志不渝,薪火相傳

從青絲初綻的青春年華,到銀發熠熠的老年時光,王筠(原名美書)與盧忠民(原名荷生)并肩革命沐風栉雨,也同享和平生活的幸福安康。回首他們相識相知、戀愛成家的起點,是在中國革命幹部的搖籃之一——華北大學。當年吳玉章校長親撰的“忠誠、團結、樸實、虛心”八字校訓,不僅是二人愛情的見證,更成為他們堅守傳承的家風,潛移默化地流淌進每一位家庭成員的血脈中。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愛,最美家風揚

當年的美書與荷生,一個是孝順胡同慕貞女中的大家閨秀,一個是北京大學未名湖畔的謙謙君子。解放前,二人懷着共同的革命志向,放棄北平安逸的求學生活,先後穿越封鎖線,毅然投身革命,并更名為“筠”和“忠民”,以明其志。經過華北大學的淬煉,二人又共同獻身于山西的教育事業,滿腔熱忱寫春秋,曾多次被省市相關部門評為“各行業傑出的女人”、優秀教師。

二人的晚年生活雖有病痛困擾,卻始終追尋生命的厚度,努力攀登精神的高峰。盧忠民謙虛謹慎、不卑不亢,讀了一輩子書,也教了一輩子書。晚年患病期間,他仍不間斷學習,失明後還堅持每天聽廣播,關心國内外大事。王筠溫和謙遜、善良和藹,一輩子虛心好學,持之以恒。老伴去世後,她一直在老年大學學習書畫,不曾間斷。

在兩位老人的培養和影響下,子女和孫輩絕大多數都光榮入黨。他們不管從事的是工廠技師、鐵路工程師,還是就職于機關、學校,都能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勇挑重擔,成為工作機關的先進和骨幹。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愛,最美家風揚
微光力量丨小家融大愛,最美家風揚

“歲歲銅火鍋,四世同堂愛凝聚;年年全家福,代代相傳情意濃。”華北大學8字校訓早已化作和暢家風,融入王筠一家的生活日常,潤物無聲,滋養心田。

生動的家風故事,映照着代代言傳身教的優良傳統,承載了祖輩對後代的期望,厚植着青少年成長的精神沃土。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讓我們一起傳播好家風,弘揚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