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人士表示,废弃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大陆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相关政策标准进一步实施和完善,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将加速步入快车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需求也日趋迫切。近段时间以来,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热度不断走高,多家产业链厂商相继加码布局相关业务,以期在产业爆发前增强竞争实力。有业内人士表示,废弃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大陆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相关政策标准进一步实施和完善,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将加速步入快车道。
参与者众多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参与者众多。就近期来看,已有多家企业争相以合作等形式开展电池回收再利用业务布局,其中不乏车企、电池供应商、材料企业以及第三方回收公司的身影。
前不久,天奇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与中国长安、长安汽车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并以合资公司为主体合作开展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业务;格林美宣布,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与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优湃能源携手打造的广州优美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容百科技日前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已在回收领域率先完成布局。2013年公司在韩国与TMC联合投资了一家三元正极材料废料回收企业TMR,2022年公司投资了韩国另外一家优秀的回收企业JYT。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产业投资的独特优势,通过产业投资整合,打造出国际化、全球化的回收企业。
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此前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车企一般会采用跟电池回收厂合作的方式来布局业务。车企端有大量退役电池资源,有供应渠道优势;电池制造商则一般主要回收以前自己生产制造的电池,现在很多电池制造商在设计开发阶段就会考虑到后面的回收环节,所以后续电池的拆解处理也会相对容易。”
整体来看,近年来大陆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长,《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期在企查查以“动力电池回收”为关键字共搜索到超15万家相关企业。
市场空间巨大
大陆新能源汽车市场呈高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2024年,中国市场汽车总销量将达到3100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50万辆,同比增长20%。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增加,也意味着待回收的退役动力电池数量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增加。某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人士曾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动力电池集中报废期预计在2025年左右出现,“目前政策方面一直在推动换电模式的发展,如果换电站得到普及,退役‘爆发期’可能会来得更猛。”
EVTank预计,2026年大陆废旧锂电池回收量将达到231.2万吨,市场规模将达到943.2亿元;此外,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预测,2026年,大陆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超710GWh。总体来看,中长期内废旧电池回收产业具备较大增长空间,预计未来还将迎来更多“玩家”入局。
“建议产业链上下游,尤其电池厂和整车企业在开发设计生产电池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后期的回收环节,这样后续回收,尤其是梯次利用环节会相对容易些。”吴辉说。
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近年来回收利用行业政策逐步细化,电池回收商业模式日渐成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具有先发优势的、掌握废旧电池渠道资源、电池回收技术等的产业链企业将有望率先受益,打开成长空间。
加强溯源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电池回收产业繁荣的背后,也伴随着挑战。
2018年,工信部发布第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也就是业界俗称的“白名单”企业。截至目前,已发布五批“白名单”企业共156家,被视为电池回收的“正规军”。
不过,目前市场仍存在一些资质不全的“小作坊”及“黑户”。部分非正规企业抢夺货源,不正当竞价扰乱着有序竞争。“一些无资质的‘黑作坊’企业,回收电池的价格给得高,同时又以不规范高污染的方式进行电池材料再提取,生产成本低,因此会对正规的电池回收企业形成打压。”一位电池行业人士表示,“一些黑作坊采用不环保的简单工艺把废旧电池拆解,再重新组装成小电池组,卖给部分电动自行车厂商。这些产品质量低下,存在安全隐患。”
受访人士指出,需进一步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便于监管部门跟进报废电池全生命周期过程,规避不正规企业进入市场。未来,随着回收需求的爆发、政策的规范以及行业龙头的持续加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有望加速打开。
“建议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鼓励电池制造商参与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回收和处理;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回收企业遵守规定,提高行业透明度。”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副教授吴微表示。
原标题: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持续升温
文丨本报记者 姚美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