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后,四面出击的菜鸟将飞向何方?

作者:快递观察家

5月14日,阿里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菜鸟今年一季度营收245.57亿,同比增长30%,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8%至990.2亿。

财报中,菜鸟将营收的增长,归功于全球化的网络建设和跨境电商物流的领先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营收保持增长,但是全年经调整后净利润亏损13.42亿,同比上年由盈转亏,

实际上,自去年菜鸟宣布闯关港交所以来,市场对菜鸟IPO这支“全球智慧物流第一股”充满期待,期待快递行业出现第9家上市公司。

然而事与愿违,3月26日,阿里发布公告,宣布决定撤回菜鸟上市申请,菜鸟IPO终止。

计划“单飞”的菜鸟,最终“归巢”。闯关港股告一段落后,菜鸟还面临何种挑战变数?亲自下场做快递的菜鸟,又凭何抢占行业新席位?

业务四面出击

亿豹网发现,2023年,称得上是菜鸟成立以来经历的最为动荡的一年,也是冲刺的一年。

为了能够在上市前做高估值,菜鸟做了许多新尝试,推出自营快递业务,甚至不惜与通达系小弟们抢地盘。

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后,四面出击的菜鸟将飞向何方?

去年6月,酝酿良久的“菜鸟速递”正式推出,由原本服务天猫超市的配送业务升级为全国快递网络,主打半日达、当次日达、送货上门和夜间揽收等服务。

其实在用户层面,天猫超市送货上门已经占领了部分用户心智,市场终端对于菜鸟下场做快递并不意外,毕竟菜鸟驿站早已“声名远扬”。至于电商商家,综合考虑的是价格因素,而菜鸟自标的“普惠价格”,对于时效不敏感的商家来说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经过一年的市场布局,做得风声水起,业界甚至认为菜鸟业务在全面对标行业“一哥”顺丰。

仅今年一季度,菜鸟就大动作不断,且针对性、目的性极强,可谓“有样学样”。

首先是加快“标快”服务推广,对标顺丰时效产品,包括个人寄件和电商件,以“半日达”、“次日达”为核心卖点,实现门到门、点到点的快递寄送服务。为了提升履约能力,今年3月份,菜鸟速递招聘6000名快递员的消息,还引发不少关注,在多个平台成为热点事件。

其次,众所周知,生鲜农产品物流寄递业务一直是顺丰、京东物流的优势项目,

春茶季期间,菜鸟为西湖龙井、安吉白茶等核心产区开通专项保障绿色通道,在村中设点揽收,按需送货上门,主打超同行平均水平的差异化。结果是好的,春茶次日达率超90%。

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后,四面出击的菜鸟将飞向何方?

亿豹网获悉,同城配送业务方面,菜鸟也没放过和顺丰“打擂台”的机会,正在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同步探索试点同城配送服务。

此外,大件物流业务方面,菜鸟国际、国内市场近两个月都取得不错进展。

3月28日,菜鸟联合速卖通宣布,托管商家专属“超大件专线”继韩国后又拓展至欧美,落地美国、西班牙、法国核心市场。

4月,菜鸟大件物流深入佛山家装家具产业带,在家居干配装一体业务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由此菜鸟家装物流网络得以进一步释放效益。

不过,业务上四面出击、全面对标头部快递企业,并没有为菜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关注。

闯关港股的背后

按照此前2019年战略融资的股本计算,阿里增资233亿拿下12%的股权,以此估算,彼时菜鸟估值最高约2000亿。

宣布IPO不到一年时间,菜鸟估值接近腰斩,原本计划在香港IPO募资最多可以达20亿美元,如今募资规模可能缩水至不足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远低于之前的预期。

因此,菜鸟决定主动撤回上市申请。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对此表示,当前全球市场较为低迷、缺乏流动性,并而是基于集团战略考虑和菜鸟IPO进展的实际情况。

的确,对于菜鸟的股东们而言,对半砍的价格,不如不上市。

只是,去年为上市铺开的业务盘子,还悬而未决,无论是自营快递、生鲜产品物流还是同城配送业务,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撑,而菜鸟目前仍是亏损状态。

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后,四面出击的菜鸟将飞向何方?

以菜鸟自建自营的快递业务为例,在快递领域,决定服务与时效的是转运中心、车队、末端网点的基本运营能力,十分依赖基础设施建设,像是分拣中心、网点密度等,

目前,菜鸟和顺丰、京东的基建差距过大。

根据菜鸟去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菜鸟有2700条自有干线,同期顺丰达到12000条,京东为7500条;终端网点层面,菜鸟有4400个终端网点,而顺丰、京东分别为29000个、18000个;枢纽中转层面,菜鸟全国仓配枢纽有7个,而同期顺丰国内枢纽型中转场达到39个。

亿豹网认为,归根结底,做平台业务起家的菜鸟,做快递原本就是比同行晚了一步,缺乏先发优势。而自营快递又是“脏活”、“苦活”、“累活”,需要长期的建设投入。

此次撤回上市申请,融资渠道减少,菜鸟未来是否会持续投入自建物流还未可知,毕竟作为独立运营的集团公司,而阿里近期的270亿元回购菜鸟股份的计划,又是一个大手笔。

未来往哪飞

想要自立根生的菜鸟,在叫停IPO后,必须思考接下来的方向重点。从菜鸟的最新动向来看,

亿豹网认为,首先,来自淘天电商平台的流量,和过去多年通过菜鸟驿站在末端积累的经验资源,包括数字物流技术和海量数据,以及整体的物流算法系统,仍旧是菜鸟目前的竞争壁垒,聚焦电商亦符合集团聚焦基本盘的战略。

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后,四面出击的菜鸟将飞向何方?

电商领域,一边继续赋能通达系数智化,一边补充通达系在中高端电商件的不足。

其次,全球扩张和跨境业务。原本,跨境物流板块就是菜鸟业务结构中最为出彩的部分,在菜鸟2023财年的收入中,国际物流业务占比47.4%、国内物流占比46.2%,剩余6.4%为科技及其他服务。所以,在菜鸟的强势领域,自然是选择进一步价值深挖。

作为速卖通的“出海搭子”,基本上速卖通服务升级,菜鸟就跟着前进,成为其专属物流服务商。

今年1月,速卖通联手菜鸟全面上线“半托管”模式,覆盖欧美多国,然后又是“百亿补贴出海”,为商家品牌提供入仓多平台发货、保税仓报税等国际快递服务。

就在4月6号,菜鸟还与速卖通联合宣布,成都跨境电商仓库正式投入使用。

既然IPO这条路暂时走不通,那就及时调整资金策略,仓储物流产业基金就是一步好棋。继与中国人寿成立30亿物流仓储基金之后,4月16日,菜鸟又联合人保资本与申通,宣布成立30亿仓储物流股权投资基金,用于长三角、京津冀等核心经济区域的仓储物流建设。

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后,四面出击的菜鸟将飞向何方?

综上不难看出,对于菜鸟而言,站在巨人肩膀上,拥有明确的长期发展战略方向,即使短期受挫,也终能飞回正常经营轨道。接下来的菜鸟能否飞得越来越稳,还有待于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