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後,四面出擊的菜鳥将飛向何方?

作者:快遞觀察家

5月14日,阿裡公布的最新财報顯示,菜鳥今年一季度營收245.57億,同比增長30%,全年營收同比增長28%至990.2億。

财報中,菜鳥将營收的增長,歸功于全球化的網絡建設和跨境電商物流的領先優勢。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營收保持增長,但是全年經調整後淨利潤虧損13.42億,同比上年由盈轉虧,

實際上,自去年菜鳥宣布闖關港交是以來,市場對菜鳥IPO這支“全球智慧物流第一股”充滿期待,期待快遞行業出現第9家上市公司。

然而事與願違,3月26日,阿裡釋出公告,宣布決定撤回菜鳥上市申請,菜鳥IPO終止。

計劃“單飛”的菜鳥,最終“歸巢”。闖關港股告一段落後,菜鳥還面臨何種挑戰變數?親自下場做快遞的菜鳥,又憑何搶占行業新席位?

業務四面出擊

億豹網發現,2023年,稱得上是菜鳥成立以來經曆的最為動蕩的一年,也是沖刺的一年。

為了能夠在上市前做高估值,菜鳥做了許多新嘗試,推出自營快遞業務,甚至不惜與通達系小弟們搶地盤。

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後,四面出擊的菜鳥将飛向何方?

去年6月,醞釀良久的“菜鳥速遞”正式推出,由原本服務天貓超市的配送業務更新為全國快遞網絡,主打半日達、當次日達、送貨上門和夜間攬收等服務。

其實在使用者層面,天貓超市送貨上門已經占領了部分使用者心智,市場終端對于菜鳥下場做快遞并不意外,畢竟菜鳥驿站早已“聲名遠揚”。至于電商商家,綜合考慮的是價格因素,而菜鳥自标的“普惠價格”,對于時效不敏感的商家來說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經過一年的市場布局,做得風聲水起,業界甚至認為菜鳥業務在全面對标行業“一哥”順豐。

僅今年一季度,菜鳥就大動作不斷,且針對性、目的性極強,可謂“有樣學樣”。

首先是加快“标快”服務推廣,對标順豐時效産品,包括個人寄件和電商件,以“半日達”、“次日達”為核心賣點,實作門到門、點到點的快遞寄送服務。為了提升履約能力,今年3月份,菜鳥速遞招聘6000名快遞員的消息,還引發不少關注,在多個平台成為熱點事件。

其次,衆所周知,生鮮農産品物流寄遞業務一直是順豐、京東物流的優勢項目,

春茶季期間,菜鳥為西湖龍井、安吉白茶等核心産區開通專項保障綠色通道,在村中設點攬收,按需送貨上門,主打超同行平均水準的差異化。結果是好的,春茶次日達率超90%。

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後,四面出擊的菜鳥将飛向何方?

億豹網獲悉,同城配送業務方面,菜鳥也沒放過和順豐“打擂台”的機會,正在江浙滬等經濟發達地區同步探索試點同城配送服務。

此外,大件物流業務方面,菜鳥國際、國内市場近兩個月都取得不錯進展。

3月28日,菜鳥聯合速賣通宣布,托管商家專屬“超大件專線”繼南韓後又拓展至歐美,落地美國、西班牙、法國核心市場。

4月,菜鳥大件物流深入佛山家裝家具産業帶,在家居幹配裝一體業務領域展開深度合作,由此菜鳥家裝物流網絡得以進一步釋放效益。

不過,業務上四面出擊、全面對标頭部快遞企業,并沒有為菜鳥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更多的關注。

闖關港股的背後

按照此前2019年戰略融資的股本計算,阿裡增資233億拿下12%的股權,以此估算,彼時菜鳥估值最高約2000億。

宣布IPO不到一年時間,菜鳥估值接近腰斬,原本計劃在香港IPO募資最多可以達20億美元,如今募資規模可能縮水至不足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遠低于之前的預期。

是以,菜鳥決定主動撤回上市申請。阿裡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對此表示,目前全球市場較為低迷、缺乏流動性,并而是基于集團戰略考慮和菜鳥IPO進展的實際情況。

的确,對于菜鳥的股東們而言,對半砍的價格,不如不上市。

隻是,去年為上市鋪開的業務盤子,還懸而未決,無論是自營快遞、生鮮産品物流還是同城配送業務,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撐,而菜鳥目前仍是虧損狀态。

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後,四面出擊的菜鳥将飛向何方?

以菜鳥自建自營的快遞業務為例,在快遞領域,決定服務與時效的是轉運中心、車隊、末端網點的基本營運能力,十分依賴基礎設施建設,像是分揀中心、網點密度等,

目前,菜鳥和順豐、京東的基建差距過大。

根據菜鳥去年披露的招股書顯示,菜鳥有2700條自有幹線,同期順豐達到12000條,京東為7500條;終端網點層面,菜鳥有4400個終端網點,而順豐、京東分别為29000個、18000個;樞紐中轉層面,菜鳥全國倉配樞紐有7個,而同期順豐國内樞紐型中轉場達到39個。

億豹網認為,歸根結底,做平台業務起家的菜鳥,做快遞原本就是比同行晚了一步,缺乏先發優勢。而自營快遞又是“髒活”、“苦活”、“累活”,需要長期的建設投入。

此次撤回上市申請,融資管道減少,菜鳥未來是否會持續投入自建物流還未可知,畢竟作為獨立營運的集團公司,而阿裡近期的270億元回購菜鳥股份的計劃,又是一個大手筆。

未來往哪飛

想要自立根生的菜鳥,在叫停IPO後,必須思考接下來的方向重點。從菜鳥的最新動向來看,

億豹網認為,首先,來自淘天電商平台的流量,和過去多年通過菜鳥驿站在末端積累的經驗資源,包括數字物流技術和海量資料,以及整體的物流算法系統,仍舊是菜鳥目前的競争壁壘,聚焦電商亦符合集團聚焦基本盤的戰略。

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後,四面出擊的菜鳥将飛向何方?

電商領域,一邊繼續賦能通達系數智化,一邊補充通達系在中高端電商件的不足。

其次,全球擴張和跨境業務。原本,跨境物流闆塊就是菜鳥業務結構中最為出彩的部分,在菜鳥2023财年的收入中,國際物流業務占比47.4%、國内物流占比46.2%,剩餘6.4%為科技及其他服務。是以,在菜鳥的強勢領域,自然是選擇進一步價值深挖。

作為速賣通的“出海搭子”,基本上速賣通服務更新,菜鳥就跟着前進,成為其專屬物流服務商。

今年1月,速賣通聯手菜鳥全面上線“半托管”模式,覆寫歐美多國,然後又是“百億補貼出海”,為商家品牌提供入倉多平台發貨、保稅倉報稅等國際快遞服務。

就在4月6号,菜鳥還與速賣通聯合宣布,成都跨境電商倉庫正式投入使用。

既然IPO這條路暫時走不通,那就及時調整資金政策,倉儲物流産業基金就是一步好棋。繼與中國人壽成立30億物流倉儲基金之後,4月16日,菜鳥又聯合人保資本與申通,宣布成立30億倉儲物流股權投資基金,用于長三角、京津冀等核心經濟區域的倉儲物流建設。

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後,四面出擊的菜鳥将飛向何方?

綜上不難看出,對于菜鳥而言,站在巨人肩膀上,擁有明确的長期發展戰略方向,即使短期受挫,也終能飛回正常經營軌道。接下來的菜鳥能否飛得越來越穩,還有待于市場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