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在官方旗舰店购买的商品,可能没那么“官方”,也算不上旗舰

作者:科技铭程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但凡买点什么东西,总要去官方旗舰店,毕竟是大公司自己开的店,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觉到,官方旗舰店其实并不那么官方,也不那么旗舰。

最近,杭州警方侦破了一起民营企业腐败案件,涉案男主是某电商平台的基础运营人员,但是你可不要小看他的涉案金额,再次刷新了我的认知。

你在官方旗舰店购买的商品,可能没那么“官方”,也算不上旗舰

办案人员打开了王某的股票账户,发现亏损近千万,但是账户内仍然剩余2400多万,而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加上金条、现金、财物等,一共达到了9200万。加上其他同伙,涉案金额达更是高达1.3亿元。

一个基层的民营企业员工,都能受贿接近一个小目标,你能想到吗?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受贿的钱财只是他近一年时间的金额。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

在我们的印象中,官方旗舰店就是某品牌在平台开设的唯一一家店,它所卖出的商品和专卖店一样,品牌方直接供货、直接管理。

这里面不存在假货、串货的行为。

这个品牌去淘宝、京东、拼多多去开设官方旗舰店,必然会被严格审核,并且审核程序、内容等都是公开、公正的。

但是,我看了王某的操作后,我感觉这里面的水太深了。

你在官方旗舰店购买的商品,可能没那么“官方”,也算不上旗舰

王某在平台的职位并不高,但是权力很大,属于实权派,他负责家具类官方旗舰店入驻的审批业务,你想在平台上开设一家家具类的官方旗舰店,就必须得到他的审批。

按照规定,王某应该把那些好的企业、好的品牌筛选出来,让他们进驻到这个平台中,这样才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也能维护平台和品牌方的利益。

作为平台的“守门人”把控商家信誉、产品质量是其职责和责任,但是王某却在责任中发现了“商机”,并且把这个生意做的很大。

经过调查发现,王某审批通过的官方旗舰店数量远超正常水平,并且很多商家不符合平台要求。

这些商家大都给王某带来了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的“灰色收入”,最终“东窗事发”,被“匿名举报”,公司果断报警,最终王某也被公安机关带走。

带来的影响将会长期存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网购成为了新时尚,大量的线下商铺,纷纷把自己的货搬到了电商平台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电商红利。

你在官方旗舰店购买的商品,可能没那么“官方”,也算不上旗舰

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阿里GMV为7万亿,位居第一位;拼多多4万亿,排在第二位;京东3.5万亿,排在第三位,第四位是抖音,2.2万亿,第五位快手也达到了1万亿。

排在前五名的电商平台销售额达到了17.7万亿,那么换到全国的电商平台呢?只会更多。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认为自己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偶尔有些残次品也算正常,毕竟谁也做不到“完美”,但结果呢?

官方旗舰店都是靠行贿才入驻平台的,店铺都不合格,那店铺的货自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只要你下单,必然中招。

消费者投诉时,平台往往会踢皮球,让用户和商家自己协调,这就是典型的甩锅、不作为。结果就是商家和用户各退一步,给你补点费用,你凑合着使用,毕竟大件家具打包装、邮递也是一件麻烦事。

你在官方旗舰店购买的商品,可能没那么“官方”,也算不上旗舰

并且那些无良商家还会告知用户,不能打差评,结果可想而知,其他用户看到商家好评率很高,也跟着下订单,形成了恶性循环。

甚至还有商家,在发货的时候,就会顺便放一张小卡片,写着5星好评,扫码有红包,商家真是摸透了很多人爱占小便宜的心思。

这些行为,都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真正好的店铺,因为遵纪守法,没有给某些人“好处”,反而入驻不了平台。

质量、交易量、品牌效应、售后服务是衡量商家入驻的标准,但是现在变成了“红包的厚度”,只要“红包厚度”够了,所谓的门槛都可以降低,甚至取消。

警方破获了一个“王某审批案件”,谁能保证,其他品类、其他平台不存在这种现象呢,只是由王某换成了李某、张某……

平台上存在着大量的不合格的官方旗舰店,怎么处理,平台不敢进行大动作,害怕对自己产生影响,消费者一看,这家平台都是假货,咱们去另一个平台吧!

甚至,平台都不敢把这件事公布出来,因为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会用脚投票,导致公司股价大跌,市值缩水。

平台大概率会出台整改措施,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官方旗舰店还继续开着吧!后期出现问题,再考虑取缔的问题,眼前就是阻止事态进一步发展。

消费者成了冤大头,用旗舰店的价格,购买了一堆地摊货,还没处说理。

电商乱象何时休?

你在官方旗舰店购买的商品,可能没那么“官方”,也算不上旗舰

其实电商的乱象除了审批问题外还有很多,假冒商品、虚假宣传、先涨价后降价、刷单、限量低价等等,那么如何去整改,或者说用什么方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

单靠平台自治、商家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利益面前,别说商家了,甚至平台都会铤而走险。

所以,需要政府加强监督,建立健全电商领域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让平台和商家意识到违法的成本。

你比如说,假一赔三,假一赔十,该赔三就赔三,该赔十就赔十。

政府监督除了日常监督外,重点做突击检查,发现问题,直接曝光。这次王某的违法犯罪行为,相关部门就没有做到“曝光”,让平台和商家抱有了很大的幻想。

商家自律必不可少,要让商家从法律和道德双层面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维护好自身的信誉。

消费者也要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有效辨别出商品的真伪、质量,并勇于投诉、举报,切忌因为损失不大就放弃自身利益,因为麻烦就选择“各自退一步”。

采用高科技手段,例如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追溯商品的来源,增加透明度,这一点要和胖东来学习,商品的名称、等级、用途、具体产地、保质期和使用方法、日常销量等,都标记的清清楚楚。

总之,电商存在着部分乱象,要整改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需要政府、平台、商家、消费者长期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国内电商平台越来越好,我们的购物环境越来越满意。

我是科技铭程,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