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汽车出海遇难题,如何实现汽车强国梦?

作者:天天汽车

近年来,大陆在汽车整装出口方面持续发力。多家自主品牌发布出海战略,紧锣密鼓地向南美、欧洲等地区布局汽车出口业务。今年两会多家车企代表提案与建议也大多聚焦在新能源、智能化、出海等领域。

中国车“卷”向世界

作为拉动汽车市场销量增长的重要引擎,汽车出口数量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汽车市场发展成熟与否的风向标。过去的2023年,中国汽车共计491万辆,首次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来自中国的汽车产品,已经不只是参与到全球产业链的一部分,更在越来越多的市场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国汽车出海遇难题,如何实现汽车强国梦?

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4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9万辆,同比增长41.6%;新能源车出口11.4万辆,同比增长13.3%。据了解,4月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出口量达8.9万辆,同比增长23.4%,占总出口量的17.7%。与上年同期相比,广汽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1.9万辆,同比增长5.5倍。

今年1-4月,汽车出口累计达182.7万辆,同比增长3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153.9万辆,同比增长34.8%;商用车出口28.8万辆,同比增长26.5%。在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从增速上来看,比亚迪出口14万辆,同比增长1.4倍;长城出口12.9 万辆,同比增长74.7%;吉利出口15.4 万辆,同比增长64.4%。

中国汽车出海遇难题,如何实现汽车强国梦?

如今的中国车市很卷,不少产品被国内的消费能力验证后再出口到国外,也让部分车企一改以往的靠低价占领国外市场战略,实现了高端化转型。

车企纷纷优化出海布局

不仅如此,中国汽车的出海模式正在优化,逐渐从早期出口产品的贸易模式,向更全面而复杂的“生态出海”转变,从近期几家更新了出海计划的品牌身上就可以看到明显差异。

中国汽车出海遇难题,如何实现汽车强国梦?

长城汽车宣布,日后将聚焦产能在地化、经营本土化、品牌跨文化和供应链安全化的“国际新四化”,将研、产、供、销、服全面出海,计划到2030年实现海外销售超百万辆,高端车型销售占比超三分之一。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奇瑞汽车将持续与全球合作伙伴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等全价值链开展合作,和全球合作伙伴们共同构建开放创新的新生态,做大合作共赢的“朋友圈”。

此外,岚图汽车树立“6655”核心目标,到2030年布局世界六大洲,进入全球60国,累计建成500家销售服务网点,海外销量累计突破50万辆;广汽埃安计划在未来1~2年内拓展至欧洲、南美、非洲、中东、东亚等市场,预计今年出口量将占销量5%~10%;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上汽集团透露了其将在欧洲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的计划。此外,新造车品牌也在加速海外市场的建厂计划。

中国汽车出海遇难题,如何实现汽车强国梦?

不仅出去 更要走进去

此前,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大陆汽车出口延续了去年的良好态势。目前中国汽车已经遍布全球,在很多市场中都有良好表现,不过仍面临一些特殊的影响或风险。风险包括地缘政治、税收、碳壁垒、技术法规差异、认证门槛以及跨文化融合等多个方面。

前不久,欧盟发布通知对自华进口电动汽车进行海关登记,未来可能对相关车辆征收“追溯性关税”,英国、美国准备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或国家安全风险调查。美财长耶伦称政府正采取措施确保美国内电动汽车行业取得成功。特别是近期,美国兜售“新能源产能过剩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形成了不小挑战。

中国汽车出海遇难题,如何实现汽车强国梦?

针对这一现状,中汽协副秘书长柳燕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对于单一品牌而言,“走出去”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走进去”。车企需要全面融入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风俗和消费习惯,采用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经营管理和营销模式,以稳定市场并赢得长期信任。二是中国汽车品牌应避免内部恶性竞争,要团结一致,共同提升整体品牌形象。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国从世界汽车大国向世界汽车强国的转变,光靠销量、规模远远不够,必须有好的产品,中国汽车企业深知这点。所以都在为打造极致产品力,而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品牌建设投入,相信中国汽车最终将以高质量出海实现“汽车强国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