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汽車出海遇難題,如何實作汽車強國夢?

作者:天天汽車

近年來,大陸在汽車整裝出口方面持續發力。多家自主品牌釋出出海戰略,緊鑼密鼓地向南美、歐洲等地區布局汽車出口業務。今年兩會多家車企代表提案與建議也大多聚焦在新能源、智能化、出海等領域。

中國車“卷”向世界

作為拉動汽車市場銷量增長的重要引擎,汽車出口數量也是衡量一個地區汽車市場發展成熟與否的風向标。過去的2023年,中國汽車共計491萬輛,首次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來自中國的汽車産品,已經不隻是參與到全球産業鍊的一部分,更在越來越多的市場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國汽車出海遇難題,如何實作汽車強國夢?

中汽協最新資料顯示,4月傳統燃料汽車出口39萬輛,同比增長41.6%;新能源車出口11.4萬輛,同比增長13.3%。據了解,4月整車出口前十企業中,奇瑞出口量達8.9萬輛,同比增長23.4%,占總出口量的17.7%。與上年同期相比,廣汽出口增速最為顯著,出口達1.9萬輛,同比增長5.5倍。

今年1-4月,汽車出口累計達182.7萬輛,同比增長33.4%。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153.9萬輛,同比增長34.8%;商用車出口28.8萬輛,同比增長26.5%。在整車出口前十企業中,從增速上來看,比亞迪出口14萬輛,同比增長1.4倍;長城出口12.9 萬輛,同比增長74.7%;吉利出口15.4 萬輛,同比增長64.4%。

中國汽車出海遇難題,如何實作汽車強國夢?

如今的中國車市很卷,不少産品被國内的消費能力驗證後再出口到國外,也讓部分車企一改以往的靠低價占領國外市場戰略,實作了高端化轉型。

車企紛紛優化出海布局

不僅如此,中國汽車的出海模式正在優化,逐漸從早期出口産品的貿易模式,向更全面而複雜的“生态出海”轉變,從近期幾家更新了出海計劃的品牌身上就可以看到明顯差異。

中國汽車出海遇難題,如何實作汽車強國夢?

長城汽車宣布,日後将聚焦産能在地化、經營本土化、品牌跨文化和供應鍊安全化的“國際新四化”,将研、産、供、銷、服全面出海,計劃到2030年實作海外銷售超百萬輛,高端車型銷售占比超三分之一。

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表示,奇瑞汽車将持續與全球合作夥伴在人才鍊、創新鍊、産業鍊、供應鍊等全價值鍊開展合作,和全球合作夥伴們共同建構開放創新的新生态,做大合作共赢的“朋友圈”。

此外,岚圖汽車樹立“6655”核心目标,到2030年布局世界六大洲,進入全球60國,累計建成500家銷售服務網點,海外銷量累計突破50萬輛;廣汽埃安計劃在未來1~2年内拓展至歐洲、南美、非洲、中東、東亞等市場,預計今年出口量将占銷量5%~10%;比亞迪宣布将在匈牙利賽格德市建設一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産基地;上汽集團透露了其将在歐洲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工廠的計劃。此外,新造車品牌也在加速海外市場的建廠計劃。

中國汽車出海遇難題,如何實作汽車強國夢?

不僅出去 更要走進去

此前,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大陸汽車出口延續了去年的良好态勢。目前中國汽車已經遍布全球,在很多市場中都有良好表現,不過仍面臨一些特殊的影響或風險。風險包括地緣政治、稅收、碳壁壘、技術法規差異、認證門檻以及跨文化融合等多個方面。

前不久,歐盟釋出通知對自華進口電動汽車進行海關登記,未來可能對相關車輛征收“追溯性關稅”,英國、美國準備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或國家安全風險調查。美财長耶倫稱政府正采取措施確定美國内電動汽車行業取得成功。特别是近期,美國兜售“新能源産能過剩論”,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擡頭,也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形成了不小挑戰。

中國汽車出海遇難題,如何實作汽車強國夢?

針對這一現狀,中汽協副秘書長柳燕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對于單一品牌而言,“走出去”隻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走進去”。車企需要全面融入當地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文化風俗和消費習慣,采用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的經營管理和營銷模式,以穩定市場并赢得長期信任。二是中國汽車品牌應避免内部惡性競争,要團結一緻,共同提升整體品牌形象。

機遇與挑戰并存,在充滿不确定性的時代,中國從世界汽車大國向世界汽車強國的轉變,光靠銷量、規模遠遠不夠,必須有好的産品,中國汽車企業深知這點。是以都在為打造極緻産品力,而紛紛加大研發投入,加大品牌建設投入,相信中國汽車最終将以高品質出海實作“汽車強國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