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书记市长论坛丨丛丽:让高端智能农机成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新引擎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
书记市长论坛丨丛丽:让高端智能农机成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新引擎
书记市长论坛丨丛丽:让高端智能农机成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新引擎

——访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委书记丛丽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杨同玉

2023年,黑龙江获批成为国家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这对当地加快农机装备升级换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佳木斯作为黑龙江省农机产业基础最好的地区,面对难得的机遇,将承担怎样的角色呢?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佳木斯市委书记丛丽。

书记市长论坛丨丛丽:让高端智能农机成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新引擎

01

全力落实先导区任务

“由于扩大耕作面积的空间有限,所以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在提升单产。这就需要在耕种管收各环节下功夫,其中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丛丽说。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佳木斯市提出,要紧紧抓住黑龙江承担建设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任务的机遇,全力将佳木斯打造成为以整机和关键部件研发制造为特色优势的产业高地。

丛丽表示,“我们之所以要抢抓这个机遇,一是因为佳木斯坐落于三江平原,是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农机市场需求旺盛;二是佳木斯拥有良好的农机产业发展基础,资源要素支撑有力。”

据了解,佳木斯是大陆农机制造和应用最早的地区,这里曾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联合收割机、第一台轮式拖拉机。经过7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以动力机械、收获机械为主,橡胶履带、拾禾器、液压件等配套产品为辅的七大门类80余种系列农机产品,是黑龙江省农机配套产业最齐全的地区。

“这里有农机生产企业,有应用市场,有销售网络,而且佳木斯还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综合构成了佳木斯加快农机产业转型升级的底气所在。”丛丽自豪地说。

丛丽介绍,佳木斯在深入调研和深度谋划的基础上,确定了重点围绕推进水稻、玉米、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集中优势资源建设“一园区、五基地、一中心”的发展目标。“一园区”就是高标准打造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机装备产业园,构建集聚科技研发、整机生产与零部件配套的空间载体;“五基地”就是以佳木斯市农机装备产业园为牵动,建设国际知名的收获机械生产基地,国内知名的播种机械生产基地、动力机械生产基地、植保机械生产基地,省内知名的耕整地机械生产基地;“一中心”就是统筹推进集研发、检测、推广认证为一体的服务中心建设,全方位优化产业生态,从而形成百亿级农机产业链群,建设10个左右单体1万亩以上的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推广应用标杆,成为国内一流的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的示范区。

02

加力农机产业链发展

“我们要把佳木斯打造成为一座农机城。在这里,要能造农机、卖农机、用农机,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进全链条发展。”丛丽说。

近几年,佳木斯一直在矢志不渝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创新,将农机产业确立为市委书记亲自抓的“一号工程”,着力打造农机全产业链。并专门成立了农机产业发展办公室,对农机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服务,让他们专心发展。

丛丽介绍,佳木斯在农机产业发展上,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农机企业梯度培育上持续发力。佳木斯积极引进省外龙头企业,着力扶持本地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推动他们与资金、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对接,助推他们快速成长,成为带动佳木斯农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二是在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上持续发力。佳木斯通过组织农机企业与中国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全市农机领域已建立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科学家工作室1个、重点实验室1个。

三是在开拓区域农机市场上持续发力。佳木斯地处黑龙江东部城市群中心,域内及周边耕地总面积5000万亩以上,是国内较大的农机消费终端市场和重要的农机产品集散地。如今,佳木斯市正积极推动老旧农机大规模换新,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新应用大型、高端、智能、绿色农机的积极性。

03

在高端智能上下功夫

“我们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大型高端智能农机产品供给不足,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还受制于人,制约着我们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丛丽不无忧虑地说。

为此,她提出,佳木斯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在农机高端智能化上下更大的功夫。

她认为,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在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上实现突破,第一,要破解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第二,要解决智能化的问题,强化科技支撑,示范运用智能化技术;第三,要解决绿色化的问题,发展电动农机装备,降低生产成本和作业成本。

正是基于此,佳木斯农机产业发展主攻“高端智能”,就是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提高农机装备的研制能力。

一是深化与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战略合作。推动佳木斯·北大荒“农机产业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强化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引领作用,促进与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目前,佳木斯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将构建研发制造、熟化定型、应用推广“三位一体”的新模式。

二是推进智能农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质性运行。由佳木斯牵头组建的“黑龙江省智能农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应用、运维、金融服务等六大板块,已吸纳成员单位70多家。佳木斯将进一步强化其功能,围绕“卡脖子”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发挥联盟成员单位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在创新主体间转移转化。

三是加快建立完善农机产业公共研发平台。有效搭建起政府、企业、高校院所、行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共建公共研发平台,优化技术供需对接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激励规上农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提高发明专利授权率,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我们将通过发展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努力将佳木斯打造成为辐射周边和面向俄罗斯、中亚等广大区域的北国农机城。同时,积极推广使用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生产出更多的优质粮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佳木斯的贡献。”丛丽说。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书记市长论坛丨丛丽:让高端智能农机成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新引擎
书记市长论坛丨丛丽:让高端智能农机成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新引擎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书记市长论坛丨丛丽:让高端智能农机成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新引擎
书记市长论坛丨丛丽:让高端智能农机成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新引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