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澳洲又给印度开绿灯,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作者:土澳的生活

昨天晚上不少人都在关注澳洲政府最新公布的移民预算,其中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整体来看,配额虽然被削减,但是幅度不大。

总配额185,000,和2023-2024(总190,000)相比减少5000

Skilled Visa大类配额从137,100降低到132,200,减少4900。总配额的5000减少量,基本全部来自技术大类。

注意,这里的skilled visa包含打分制189 190 491,雇主担保类186 494,即将被取替的商业移民188 132,杰出人才858。

家庭类总配额预计继续稳定维持52,500

澳洲又给印度开绿灯,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其中最大的输家恐怕就是投资移民申请人,商业移民和858退出历史,这两类签证将进行重组。

商业移民188 132和杰出人才858将被重组成新的签证National Innovation Visa,政府将投入140万规划和实施新的签证,具体框架和要求,预计2024年底将会揭晓。

澳洲又给印度开绿灯,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2024年末,现858将被新的National Innovation Visa取代,以吸引真正能推动国家重要行业增长的杰出人才。

澳洲又给印度开绿灯,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商业移民BIIP也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被重组为新的National Innovation Visa。2024 年 9 月起,移民局将为在等待审理的商业签证申请人提供签证申请费退款服务。

预计适应后疫情时代的创新移民,会更重视从事新能源、新科技、电动车,半导体,生物制药等创新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家群体。

而新财年最大的赢家就是雇主担保签证的申请人,可以说是彻底翻身了!

从2024年11月23日起,482签证的2年相关工作要求直接减半,仅需1年。持485期间满足1年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再也不用为续签发愁了。

澳洲又给印度开绿灯,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雇主担保移民两大通道186TRT和186DE越发“合体”,均满足3年工作经验即可申请。现186TRT需要总4年(2+2)工作经验,2023年11月25日之前,186TRT需要总5年(3+2)工作经验。雇主担保类工签,势必是未来移民新兴力量。

值得注意是,这一次的移民预算中,澳洲政府专门给印度开设了一项新的签证。

印度专属MATES项目从1/11/2024正式实施,包含两个签证种类,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在印度毕业的学生。

如果符合专业列表学历要求,就可以申请这个签证。

澳洲又给印度开绿灯,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18-30岁相关领域印度毕业生,可申请一个新的2年工签(类似476)。该签证每年将有3000个配额,使用“pre-application(ballot)”抽签方式执行。

印度国籍的澳洲商务旅游签,将从3年加长到5年。

澳洲又给印度开绿灯,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01:留学生毕业前时长豁免,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澳洲

这个针对印度境内毕业生的签证,可以追溯到2023年5月。

当时,Anthony Albanese和Narendra Modi联合签署的最新澳印移民协议,在这个协议之下,印度人想要申请澳洲签证将会变得更加容易。

两国总理这一次签署的移民协议,将会促进两国之间学生、毕业生、学术研究人员和商界人士的流动。

澳洲又给印度开绿灯,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图片来源:AFR

这个移民协议中最为重要的就是MATES试点计划,这是一项专业人员的流动安排计划,根据这项计划,每一年,澳洲将允许3000名印度顶尖学校的毕业生和一些专业人员(主要为 IT 和人工智能、采矿、金融科技、工程、农业技术和绿色能源等领域)申请澳洲的临时签证,可以在澳洲工作两年时间。

而且这个工作是不需要雇主担保的,也就是说只要通过申请,就能轻松进入澳洲。

就算两年工作结束以后,这些印度公民还可以继续申请临时或者永久的技术移民签证,进一步在澳洲工作或者直接拿到澳洲永居身份。

不仅如此,通过这个MATES试点计划的申请者,他们的配偶也将可以获得进入澳洲的权利,而且能够无限制的工作。

除此之外,澳印之间的移民协议还允许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印度人在这里停留八年时间,从事他们学习领域的工作,家庭探亲或者商务考察等理由,印度公民也可以获得签证审批,可以获得3个月的访客签证。

商务考察类签证最高5年内有效,每次同样可以逗留3个月。

并且为两国提供为期5年的学生签证。

澳洲又给印度开绿灯,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图片来源:AFR

澳洲总理Anthony Albanese还表示,印度是澳洲的第六大贸易合作伙伴,未来希望与印度在更多领域,尤其是在数字技术、金融服务、教育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加深合作。

如今,这个签证即将在年底实现。

这已经不是澳洲政府第一次在签证政策上给予印度优待了。

此前485签证改革公布的时候,印度留学生就在“豁免”的行列。

去年12月,澳洲政府发布了一份广泛移民审查,其中对留学生签证和留学生毕业签证的要求进行了调整,限制大幅收紧。

澳洲又给印度开绿灯,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图片来源:homeaffairs.gov

就在上个月,澳洲移民局官网正式公布了最新的签证政策,根据立法修正案的通过,这些变化将于2024年7月1日起生效。

其中,学习后工作通道(Post-Study Work stream)将更名为高等教育后工作通道(Post-Higher Education Work stream)。

毕业生的居留期限也进行了调整:

学士学位(包括荣誉学位)——最长2年;

硕士(课程和扩展)——最长2年;

硕士(研究)和博士学位(PhD)——最长3年。

但根据《澳大利亚印第安人经济合作与贸易协定》(AI-ECTA) 的规定,印度国民也将获得优待,停留期限将有所不同:

学士学位(包括荣誉学位)——最长2年;

学士学位(STEM 领域一等荣誉,包括 ICT)——最长3年;

硕士(课程、扩展和研究)——最长 3 年;

博士学位 (PhD) – 最长4年。

这些签证政策上的优待,将允许更多印度移民来到澳洲学习、工作,并且在澳洲定居。未来澳洲或许真的要被印度移民占领了。

跟华人相比,印度人想要移民澳洲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优势。

#02:大批印度人涌入澳洲,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为什么澳洲有这么多印度留学生?

一位华人表示,与印度女留学生聊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印度留学生来澳洲,有以下几大优势!

第一个优势:学历认证

印度和澳洲之间是互相认证学历的,印度任何一所高校,哪怕是再垃圾的学校在澳洲都是被认可的。

一位印度留学生表示,自己只是就读了印度一所非常普通大学的食品工程专业,凭借大学成绩直接就能够申请RMIT的研究生专业。

澳洲又给印度开绿灯,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图片来源:sbs

她就读的食品工程专业在印度没有什么前途工资也很低,她来澳洲就读研究生就是为了改变人生,因为澳洲不仅有更好的发展,薪资待遇也远超印度。

这也是很多印度学生出国留学的原因所在。

第二个优势:所有人都能出国

印度学生出国的第二个优势是印度政府为了鼓励学生留学,提供了专用的留学贷款。学生可以直接向印度政府申请,也可以选择抵押物,甚至可以用房产抵押。

只要前往留学国家选择就读的专业是被印度认可的,就能得到这笔款项。

还款方式则是根据贷款金额决定的。

也就是说,只要选择一个被印度政府认证的留学专业,就能够申请贷款,大大降低了出国门槛。

澳洲又给印度开绿灯,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图片来源:news

第三个优势:能吃苦

这一点大家可能都发现了,澳洲很多行业都有印度员工而且人数占比极高。

这是因为印度人非常能吃苦,为了赚钱和留在澳洲生活,他们可以拼命打工。

比如说有一位留学生,她为了省钱,居住在距离学校很远的地方,每天上学都需要辗转两个小时,即便如此她为了尽可能省钱也没有居住在单间内,而是选择合租而且住在客厅里面。

有时间就要外出打工,增加自己的收入。

澳洲又给印度开绿灯,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图片来源:news

第四个优势:英联邦国家互通

印度留学生之所以能够更顺利进入澳洲,一方面是因为印度和澳大利亚同属英联邦国家,澳洲对印度的认可度也更高。

其次,澳洲之前为了增进与印度之间的关系,澳洲总理Anthony Albanese专门前往印度签署了一系列移民特殊条款。

这个移民协议中最为重要的就是MATES试点计划,这是一项专业人员的流动安排计划。

根据这项计划,每一年,澳洲将允许3000名印度顶尖学校的毕业生和一些专业人员申请澳洲的临时签证,可以在澳洲工作两年时间。

而且这个工作签证是不需要雇主担保的,也就是说只要通过申请,就能轻松进入澳洲。签证持有人的配偶也能一同前往,并且可以在澳洲无限制地打工。

就算两年工作结束以后,这些印度公民还可以继续申请临时或者永久的技术移民签证,进一步在澳洲工作或者直接拿到澳洲永居身份。

澳洲又给印度开绿灯,大批印度移民或涌入,华人为什么比不过?

图片来源:AFR

所以印度留学生不仅更容易进入澳洲,而且还更容易留下。

最后

为什么现在澳洲印度人越来越多,印度留学生几乎都要将这里占领了。

有了以上这些优势,印度人来澳洲不仅简单,也更容易在澳洲立足生存。

相比之下,华人想要在澳洲定居真的越来越难了。

长此以往,澳洲真要变成第二个印度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