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院士”要搞“大项目” 武侯这所小学有了“少年科学院”

作者:cnBeta

“科学是一件非常高级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AI能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一定会更大!”

“我希望能和院士交朋友,他们应该可以给我很多建议和支持。”

“小院士”要搞“大项目” 武侯这所小学有了“少年科学院”

“创意制造”是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武侯新城分校科学课上最受学生们欢迎的一个话题。每次进行“头脑风暴”,孩子们都睁大了眼睛,小脑袋里充满了无限的创意。

“小院士”要搞“大项目” 武侯这所小学有了“少年科学院”

5月13日,期待已久的“少年科学院”暨第五届“新动集结、科创未来”乐新节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少年科学院正式宣告成立。

“小院士”要搞“大项目” 武侯这所小学有了“少年科学院”

小学里为何要成立一个少年科学院呢?学生在少年科学院能学到什么呢?通过各种资源的链接,老师们又如何来看待这场发生在教室里的变革呢?

生态课堂花样多

“小院士”要搞“大项目” 武侯这所小学有了“少年科学院”

“这是我们这个组构建的微观生态瓶。在这里,生物、动物可以和我们一起循环,共同成长。”陈熙源是龙江路小学武侯新城分校五年级三班的学生,她所在的小组里,大家不仅有明确的分工,还要根据微观生态瓶的实时情况,不停地调整研究目标。

“小院士”要搞“大项目” 武侯这所小学有了“少年科学院”

“一开始,我们觉得蜗牛养得越多越好,但没几天就发现了问题。它们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开始打架甚至相互残杀。”陈熙源说,从书本到生活,从争论到一致,小组成员们学会了在不断尝试中发现、缓和到和解,科学研究需要团队的力量。

“小院士”要搞“大项目” 武侯这所小学有了“少年科学院”

龙小新城少年科学院首批设立生命科学、技术与工程等5个研究所,5个校外科技活动基地,将会邀请院士、科技副校长等专家担任顾问,采取院士授课、博士指导,通过贯通培养、联合培养、项目培养的方式,支持龙小新城“小院士”的成长。

“小院士”要搞“大项目” 武侯这所小学有了“少年科学院”

目前,在生命科学研究院,正在开展“植物绘本”“养蚕记”“微观生态瓶”“校园植物导览手册”“植物电子身份证”等特色项目,依托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校园生物多样性单元,学生通过开展校园植物大搜索、整理分析资料设计校园植物导览图,制作校园植物导览手册,研究校园植物分布特色。

“小院士”要搞“大项目” 武侯这所小学有了“少年科学院”

培养“小院士”从科学思维抓起

少年科学院将面向全校学生遴选小研究员,不定期组织外出科考、科创类项目研学等,并推荐在其研究领域有所成效的学生参加各类科学、科创赛事,让少年科学院成为同学们科学梦想起航的地方。

“小院士”要搞“大项目” 武侯这所小学有了“少年科学院”

“希望能和院士交朋友,因为我现在特别需要他们有新材料能够支持我!”三年级的男生文一科是一个“科学迷”,他说自己最擅长、最热爱的就是“人工智能”。

“小院士”要搞“大项目” 武侯这所小学有了“少年科学院”

在学校的乐新节现场,专门设置了创意乐高、创意智造、创意编程、微观生态瓶、科幻画、电脑绘画等展区,文一科担任了科普讲解员,在这一周的展览时间里,他将会为其他同学详细介绍各个科技项目的亮点和特色。

“小院士”要搞“大项目” 武侯这所小学有了“少年科学院”

“少年科学院对我们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学科融合、课程开发方面,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开发他们的实践探究能力。”科学老师赵春梅表示,少年科学院可以链接更多的资源走进学校,走到学生当中,而少年科学院的成立也是学校、社区进一步互通互融,营造家庭、学校、社会、少先队“四位一体”的少年儿童成长环境的重要举措。

“小院士”要搞“大项目” 武侯这所小学有了“少年科学院”

以科学知识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科学素养养成为核心。作为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之一,武侯区聚焦教学课程变革、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实践活动、场景资源构建,培育了一批个性鲜明、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小学成立少年科学院,将借助区内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优质资源,建立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培育为内涵的科学育人体系。

记者:胡晓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