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族品牌三棵树迎头赶上,立邦在华地位面临挑战

作者:首映网络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涂料消费市场,长期以来这个庞大市场被少数外资品牌所把持。但随着民族品牌强势崛起,其中三棵树以快速增长的业绩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成为新的行业龙头,对传统霸主立邦的领先地位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立邦是否还能一枝独秀?而后起之秀三棵树又是否有机会取代立邦、登上行业之巅呢?

立足本土,构建渠道壁垒

立邦虽已在中国耕耘多年,但作为土生土长的民族品牌,深谙中国智慧的三棵树,巧妙地避开了正面对抗,而是在三四线城市悄然建立了庞大的渠道网络,触角深入县乡。如今三棵树在全国拥有20万个网点,形成了立邦难以超越的渠道壁垒。

与此同时,三棵树还十分重视开拓小B端业务。小B端覆盖区域性房企、写字楼、医院、市政等,这正是当初主攻地产集采大B端的外资品牌较为忽视的领域。三棵树先人一步积极向小B转型,并在城建城投、工业厂房、医院学校等多个赛道、场景持续发力,不断夯实自身的领先优势。

民族品牌三棵树迎头赶上,立邦在华地位面临挑战

在零售板块,三棵树同样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线上线下一体推进高端零售转型。线上深耕京东、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目前关注人数已超越立邦等外资品牌,同时大力拓展抖音、快手电商,实现线上全渠道覆盖;线下则以家居卖场体验店、艺术涂料体验店等模式,拉动高端零售转型,实现立体化渠道布局。

未来,随着存量房市场的兴起,三棵树有望进一步凭借遍布城乡的庞大渠道网络,充分吸收红利。而在大B端增长乏力的立邦,才逐渐转向小B端及三至六线城市寻求新增长点,跨国企业属性在机制灵活性、本土化融合等方面存在短板,势必要面临转型阵痛,短期内恐怕要落于人后了。

文化内核,积淀民族基因

越来越多人开始青睐国货品牌,可见民族情怀在消费决策上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国货品牌往往更具亲和力和认同感。即便是百年历史的立邦,也不免因日系血统产生隔阂。

而三棵树从品牌到产品,都在坚持与时俱进地注入民族文化基因。比如去年携手故宫宫廷文化,联合推出“国漆国色”高端艺术漆系列,不仅契合当下国潮文化,更实现了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与现代涂料材质的完美融合,获得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广泛认同。

这种“国潮”当然不止于表面文章,三棵树同时还在助力国家重大体育赛事,应用自主研发的水性双组份聚氨酯工业涂料,为中国短道速滑队、中国自行车队设计包含哪吒、大圣等中国神话英雄形象的头盔,用实力展现民族科技实力。

此外,三棵树还响应国家“美丽乡村”号召,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及村改项目。凭借在美丽乡村市场的迅猛发展,三棵树仿石漆还实现了连续8年复合增长超60%的成绩,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民族品牌三棵树迎头赶上,立邦在华地位面临挑战

三棵树不仅将文化自信内化为品牌底蕴,更实打实变成了产品及渠道优势,这也是立邦这样的外资品牌难以复制的独特路径。

创新驱动,夯实新赛道增长

面对传统建筑涂料增长乏力的现状,站在行业全景视角,三棵树早已将战略目光投向行业未来的竞争赛道,在新兴领域对标立邦迅速布局。

三棵树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环氧玻璃鳞片漆、动力电池防火涂料、绝缘粉末涂料等创新工业涂料产品,为进军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打下坚实基础,意欲颠覆外资品牌在工业涂料市场的长期垄断地位。

另一方面将视野投向海外市场,计划今年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地区加大市场布局,让民族涂料跟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舞台。

从规模、品类、渠道到研发实力,三棵树这个跻身行业全球前20强的民族品牌,无疑已成为立邦在中国市场上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二元竞争局面已经形成,未来,双方可谓你攻我守、交错前行,必将上演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而立邦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被动防守状态。

三棵树硕果累累而来路坎坷,其赶超过程必将汇聚着全民族的期盼与自豪。而立邦这个传统霸主,正遭遇后起之秀的猛烈撼击,其艰难时刻已然来临。如何应对民族品牌的挑战,才能继续保住在华江山?我们拭目以待。

民族品牌三棵树迎头赶上,立邦在华地位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