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4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联合举办

作者:紫牛新闻
2024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联合举办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2024年5月15日是大陆第31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食盐加碘防疾病,平衡营养健康行”。

5月13日上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联合徐州市疾控中心在医院门诊大厅举行2024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

2024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联合举办

碘是影响智力发育的重要微量元素,人体缺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有可能导致碘缺乏病甚至残疾,特别是对育龄妇女、婴幼儿的危害更为突出。

活动现场,电子屏播放碘缺乏病科普视频,摆放宣传展板,工作人员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并向前来就诊的孕妇、产后妈妈及家属宣传碘缺乏病及科学补碘的相关知识,介绍碘缺乏对胎儿、儿童造成的危害。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识别真假食盐、正确存放食盐、食用碘盐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大众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防病意识。

2024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联合举办
2024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联合举办
2024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联合举办

现场讲解

知识链接

妊娠期碘缺乏的危害

碘缺乏严重损害胎儿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妊娠妇女碘缺乏可以导致患儿大脑发育落后、智力低下、反应迟钝,严重者导致克汀病,表现为呆、小、聋、哑、瘫等症状。此外,妊娠期缺碘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还可引起妊娠妇女早产、流产及死胎发生率增加,也可引起妊娠妇女高血压、胎盘早剥等严重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应增加。

特需人群碘的摄入量

从母亲怀孕到子代出生后至三周岁以内,是子代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发生碘营养不良,会增加大脑发育迟滞的风险。儿童青少年各器官生长发育快,基础代谢增强,碘消耗较多。因此,妊娠妇女、哺乳妇女、婴幼儿(出生后至36月龄内)等人群是碘的特需人群,儿童青少年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这部分人群尤应注意充分补碘。

碘的补充方式

妊娠期妇女孕期碘的推荐摄入量从非孕时的 120µg/d 增加到 230µg/d。应选用加碘食盐,并鼓励摄入适量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等。

哺乳期妇女对碘的推荐摄入量较一般人群增加一倍,达到 240µg/d,哺乳妇女碘摄入量与乳汁中的碘含量呈正相关。为保证婴幼儿的正常发育,应选用加碘食盐,并鼓励摄入适量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等。

不同月龄婴幼儿对碘的需求量有所不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当母亲碘摄入充足时,能满足 0~6 月龄婴儿的需要;7~12月龄婴儿,可以从辅食中获得部分碘;13~36月龄幼儿,开始尝试成人食物,也会摄入少量的加碘食盐,可获得一定量的碘。儿童和青少年对碘的需要量较大,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食用加碘食盐。

编辑/姚 萌

审稿/李 茜

编审/刘燕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