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得知彭德怀在隔壁,罗瑞卿自叹不如:两人同处,我何以为伴?

作者:小粥讲历史
得知彭德怀在隔壁,罗瑞卿自叹不如:两人同处,我何以为伴?

1965年,罗瑞卿身兼数职,堪称“多面手”,他不仅是中央委员和书记处书记,还担任着副总理的重任。在军事领域,他更是如鱼得水,身兼军委常委、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等多个要职,国防部副部长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也落在了他的肩上。此外,他还是人民防空委员会主任、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同时在十五人专门委员会中兼职中央专委成员兼办公室主任。这一年,罗瑞卿在13个不同领域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真可谓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得知彭德怀在隔壁,罗瑞卿自叹不如:两人同处,我何以为伴?

他每日的行程繁忙,参与的会议层出不穷,每一场都举足轻重;他所接触的人物更是繁多,每一位都是能撼动整个国家的重要角色。简而言之,他宛如一个核心枢纽,连接着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高层领导,起着桥梁和纽带的关键作用。

然而,正是因为罗瑞卿的坚持原则和不肯妥协,1965年12月,他终究未能幸免于难,步入了与1959年失势的彭德怀相似的命运。

回溯到1938年,在延安的凤凰山下,罗瑞卿与毛主席并肩编写书籍。那时的他,身为抗日军政大学的副校长,肩负着培养未来抗日力量的重任。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毛主席赠予罗瑞卿一句箴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两句话虽简单,却蕴含着深远的道理,无需过多解释,人们都能心领神会。

但罗瑞卿,这位有着宏伟抱负的伟人,为了达成伟大的事业,他坚守着“至清”、“至察”的信念,并始终如一地付诸实践。他的坚定和执着,正是他伟大之处,也是他遭遇挫折的根源。

得知彭德怀在隔壁,罗瑞卿自叹不如:两人同处,我何以为伴?

他与彭德怀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都以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性格刚正不阿、勇于直言不讳、生活作风简朴而著称。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宴请或赠送礼物是绝不可能的,更别提享受任何特殊待遇了。毛主席曾赠言罗瑞卿的两句话,黄克诚也曾对彭德怀说过。偶尔做到实事求是或许并不难,但要坚持一生都如此,那才是真正的挑战。

然而,在罗瑞卿自己看来,他和彭德怀之间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彭德怀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他并未涉足。

1973年11月,距离“九·一三”事件已经过去了两年三个月,罗瑞卿终于结束了被监禁的生活,家人也获准前来探望。当时,他住在301医院的一间病房内。重获部分自由的罗瑞卿,再也不用在陌生人的监视下入睡,他终于可以关上门、熄灯安心休息了。

在解除监禁的第一个晚上,罗瑞卿选择与女儿共度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们兴奋得整夜未眠,一直聊天到深夜。尽管多次提醒“睡觉吧,明天再聊”,但话题似乎怎么也说不完。最后,当父女俩都无言以对时,房间里陷入了寂静。他们各自躺在自己的床上,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安宁与团聚。

得知彭德怀在隔壁,罗瑞卿自叹不如:两人同处,我何以为伴?

罗瑞卿在和女儿同处一室时,显得特别小心翼翼,甚至连翻身都显得有些拘谨,生怕惊扰了女儿的安宁。当他终于忍不住需要换个姿势时,还会像个乖巧的孩子一样,先“通知”一声再行动。

某日,罗瑞卿目光指向走廊尽头的那间病房,那里有个卫兵在把守。他轻声地问女儿:“那边关着的是谁啊?”女儿也压低声音回应:“我也不太清楚,听人说是彭德怀。”

听到这个名字,罗瑞卿顿时了然,原来他注意了很久的那间病房里住的是彭德怀。他还以为是哪位神秘人物呢,没想到是自己的老战友。女儿好奇地问:“他房间的窗户和门怎么都贴满了报纸?”

罗瑞卿解释道:“被专案组审查的人都这样,我当初住的地方也是,直到解除监禁那天才被撕掉,只是你没看到而已。”

几天后,罗瑞卿再次提及此事,他带着些许伤感和不满对女儿说:“上面真不该把我和彭德怀关在一起。他毕竟做过几件反对毛主席的事情,我怎么能和他相提并论呢?”作为1959年庐山会议的亲历者,他对当时的情况心知肚明。

得知彭德怀在隔壁,罗瑞卿自叹不如:两人同处,我何以为伴?

尽管历经坎坷,罗瑞卿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依旧如初,他对毛主席的教导和事迹铭记于心,从未忘却。在1965年12月被撤职之前,毛主席曾通过周总理向罗瑞卿传达了一句话:“你罗瑞卿虽然反对过别人,但还未曾反对我。”这句话仿佛一缕春风,温暖了罗瑞卿的心房,也彰显了他对毛主席的深厚情感与坚定信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