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知道吗?《流浪地球2》里的这张照片,其实本不该存在

作者:碎碎念大王

导语

2019年,中国上映了一部引发了轰动的科幻电影,这就是《流浪地球》。

而在影片的最后,电影给了一张照片,而这张照片的存在却是奇怪的,因为这张照片均是拍摄于地球的自然环境,并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

这是电影中地球对着太阳的一张暗淡蓝点的照片,而这张照片,只是从太阳光芒最暗的位置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罢了。

而这张照片,却是生存在地球的人类所未曾见到的。

那二十年后,当人类终于在电影上爱拍这一张照片的时候,这张照片意味着什么?

你知道吗?《流浪地球2》里的这张照片,其实本不该存在

一、暗淡蓝点。

这张暗淡蓝点的照片拍摄于1977年,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在当初看这张照片的时候,感觉到有太大的震撼,这张照片只是拍摄到了一块像蓝色的光点。

但在后来的40年中,这张照片在人们心中慢慢的慑服了它的力量。

当这张照片作为科普图片出现前,地球的照片还是一种“计算机产生的”虚拟图像,假想地球是一块巨大的蓝色海洋所形成的巨大蓝色光点,人类只能说地球是蓝色。

但这张1977年拍摄的地球的照片,是人类通过太阳的光芒所拍摄的一张照片,所以这张照片所呈现出来的地球是人类所能自行感知到的地球。

这张图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地球上的各种生活所都归于虚无,只有地球的大气层和反射的蓝色光芒。

你知道吗?《流浪地球2》里的这张照片,其实本不该存在

这张地球照片的拍摄地点并不是在地球,而是距离地球3730万千米的位置,这张照片最终的拍摄距离甚至达到了64亿公里!

当美国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飞出地球轨道,最终飞向了宇宙的边界,此时地球离“旅行者1号”已经走的很远了。

这是由NASA负责操控“旅行者1号”的卡尔.萨根博士意识到了地球最终站在“旅行者1号”的角度上,我们将会看见地球是一个非常小的暗淡蓝点。

于是他向NASA提出了拍摄这张照片的要求,但是让卡尔.萨根没有想到的是,NASA并不是很喜欢卡尔.萨根拍摄这张照片的原因。

因为当“旅行者1号”拍照的时候,多云的大气层会给地球的照片带来一层薄薄的雾霭,这就会让地球照片变的不真实。

所以NASA决定拍摄一张拼凑的地球照片,将多张照片合成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这样就可以避免绝大多数多云的干扰。

卡尔.萨根听闻后十分生气的劝说NASA一番,NASA最终答应了由“旅行者1号”负责拍摄地球的一次照片,如果出现了多云的状况,再进行多次拍摄,并最终将它们拼接成一张图片。

你知道吗?《流浪地球2》里的这张照片,其实本不该存在

所以“旅行者1号”支付了拍摄这张照片的巨大代价,用了一年多时间进行了十几次的拍摄,而这还不是最麻烦的。

因为由于“旅行者1号”飞出地球环境后,是四处漂浮的状态,所以此时美国的探测器已经处于不断变换姿势的状态。

并且“旅行者1号”还在不断的接收着地球发来的最新数据,因此,要让“旅行者1号”在这种状态下抢拍一张真实的地球照片的确非常困难。

你知道吗?《流浪地球2》里的这张照片,其实本不该存在

但是由于是NASA的人接受了这项任务,加上这已经是“旅行者1号”的最后表演,所以最终“旅行者1号”在变化万千的状态下,还是拍摄到了人类所能看到的最真实的地球的照片。

这张照片记录下了人类永远看不到的人类诞生地,然而这张照片的真正意义并不是记录人类的诞生地,而是在科普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你知道吗?《流浪地球2》里的这张照片,其实本不该存在

二、地球的微小。

在“旅行者1号”拍摄的时候,科学家们精密加工出了一张图片,将地球在太阳设置中的图片拼接到了太阳的光芒中,于是这张图片看起来就像是太阳正升到了最高点的样子,照亮了整个宇宙。

当卡尔.萨根看见这张图片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地球是一个“苍白的暗淡蓝点”,于是他依然没有放弃他要NASA拍摄的照片。

在何处地球最为显眼的亮度?

这个问题一定是没有人比NASA更清楚的了,于是NASA将人类所知的最真实的地球的照片与太阳光芒的照片进行了拼凑。

拼凑出来的照片出乎意料的真实,不仅仅被美国科学家称为太阳系所有行星的“全家福”,还被人们称为“宇宙的家庭照”,是地球的一张非常真实的照片。

你知道吗?《流浪地球2》里的这张照片,其实本不该存在

在这张“全家福”的照片上,其他行星都显示着自己的亮点,而唯独地球显得非常暗淡。

在太阳光芒的照射下,地球变得非常微粒,显得非常幽灵。

地球这么迷你的呈现在“全家福”中,直接让人们感觉到了地球在宇宙中的荒唐,于是美国一家的研究者提出一个观点:“我们必须在离开地球之前,把它保护起来。”

你知道吗?《流浪地球2》里的这张照片,其实本不该存在

这就带出了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直观上地球似乎异常渺小,但是地球却承载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如此之大的矛盾,让人类对地球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就是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热情。

卡尔.萨根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宇宙空间》中写道,当人类站在太阳的光芒中若是能看见自己的家园这个暗淡的蓝点,也一定会产生非常深刻的感受。

这张照片能给人类的启示,就是地球中的每个生物都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星球上,然而这个星球仅仅是原点,因此这就是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渺小,但是正是这种渺小,激发了人类对于宇宙探索的兴趣。

再者就是太空探索所遇到的第一个挑战,距离,以如今人类的科技在太阳升起的地方还探测不到生物的存在,更不用说百万光年外了。

你知道吗?《流浪地球2》里的这张照片,其实本不该存在

并且假如真的有生命存在,隔这么远的距离,能够感知到人类也只能是观测人类的过去,因为光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传递,不论是科技都是一样的。

所以就算以如今的技术,能够做到的就是发出一个问候,但是也需要百万年的时间,即便是以常规人类的寿命,只能向人们子孙问候,自己已经不在了。

你知道吗?《流浪地球2》里的这张照片,其实本不该存在

其次就是航行的时间,人类到如今也只能用常规动力进行飞行,所以抵达太空中的一颗星球,也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而这个又超出了人类的寿命。

所以未来人类想要探索宇宙,就需要克服这两大障碍,无论是距离还是航行时间,都是无法承受的重,所以人类需要超越死板的思维,寻找一种通往宇宙的道路。

而这种道路或许就是科技,或许是科技发展到一定的地步,就能够破除这些障碍。

你知道吗?《流浪地球2》里的这张照片,其实本不该存在

三、未来的探索。

科学家们对于人类未来探索宇宙的提出三种可能的探索行程,一种是人类尝试在最近的一百年内研发出一种飞船,能够达到近光速的行程,所以勉强才能抵达邻居的星星。

只需要五年的旅行就能抵达火星,当然这并不代表宇宙中的任何星球,都能一五一十的抵达,这些只是理论计算的,而且飞船的研制也需要数百年的时间,还不一定能成功。

一种就是在数百年后完成,人类将会拥有能够进行近光速行程的太空飞船,这将是一种巨大的飞船,将人类分散到不同的集散点中,所以人类的探索将会变的更加的方便。

你知道吗?《流浪地球2》里的这张照片,其实本不该存在

再一种就是在几百年后完成,人类将拥有能够进行超光速行程的飞船,这种飞船将会大大的改变曾经星系之间的旅行时间。

而在“旅行者”上一代的探测器“新视野”上,就已经装备了这种先进的推进技术,所以这种推进技术并不是一种传说,并且在数年后,科学家将能够进行反物质的研讨,这种物质很适合用来进行超光速航行。

还有一种则是用无数的人类的力量,来推动一个小质量的飞船,来进行星际的旅行,尽管这一个飞船只能速度远的非常慢。

还有一种是用虫洞来实现进行超光速行程的太空飞船,而这种虫洞也不是一种理论性的,它需要穿越火黑洞,但是穿越火黑洞却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人类还无法保证太空飞船不会被黑洞所吞噬。

你知道吗?《流浪地球2》里的这张照片,其实本不该存在

结语

无论是哪一种,都在向人们展示着人类未来探索宇宙的道路,是无比的寂寞和坎坷,但是它也是无限的,未来人类或许会分散成若干个聚居地,在宇宙中不断的扩张。

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不仅仅需要技术突破,也需要超越心理上的障碍,这种障碍就是人类所能看到的距离,这种距离或许只有人类能感知,而更高级别的生物则可能无法感知。

你知道吗?《流浪地球2》里的这张照片,其实本不该存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