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希特勒上台后,穷得揭不开锅的德国突然有钱了,是从哪里来的钱?

作者:职场洞察

0世纪初德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悖论:纳粹上台前,德国经济几近崩溃、民不聊生,但希特勒掌权后,德国经济却突然"起死回生",这背后的玄机究竟是什么?

这笔"救命钱"又是从哪里来的?

希特勒上台后,穷得揭不开锅的德国突然有钱了,是从哪里来的钱?

首先,我们要厘清的是,纳粹夺权之前的德国究竟有多"穷"。

据历史学家考证,1923年魏玛共和国晚期,德国遭遇了一场空前的恶性通货膨胀。当时流通中的马克币贬值如脱缰野马,甚至出现了一个面包要43亿马克的离谱情形。

一般工人的月薪,往往只够买一只邮票。正是在这种民怨沸腾、经济崩溃的背景下,纳粹趁虚而入,吹响了"救世主"的号角。

希特勒上台后,穷得揭不开锅的德国突然有钱了,是从哪里来的钱?

然而,纳粹的经济"神话"绝非一蹴而就。

希特勒上台后,采取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全面推行"雇佣计划",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失业救济"。

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修筑高速公路、改造城市等,政府迅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据统计,1933年至1936年间,德国失业人口由600万锐减至160万,降幅高达73%。

与此同时,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也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可以说,雇佣计划初期的确收到了"铁饭碗"的成效。

希特勒上台后,穷得揭不开锅的德国突然有钱了,是从哪里来的钱?

但持续的财政刺激也带来了隐忧。通过扩张信贷、发行国库券等手段来为雇佣计划"买单",无异于透支未来,积聚通胀风险。

更何况,这些举措能创造的就业机会毕竟有限,不可能无限延续。

事实上到了1936年,雇佣计划的边际效应已经递减,经济开始出现过热迹象。为了进一步刺激,纳粹政权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一个更加危险的领域——军备竞赛。

希特勒上台后,穷得揭不开锅的德国突然有钱了,是从哪里来的钱?

这就引出了纳粹筹钱的第二个"秘诀"——疯狂制造战争机器。

1936年希特勒公然撕毁《凡尔赛条约》,大举扩充军备。仅1937年至1939年,德国的军事开支就翻了两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8%飙升至23%。

如此疯狂的军备竞赛,既创造了就业,拉动了工业,也为穷兵黩武埋下了祸根。而为了填补军费的巨大窟窿,纳粹又把主意打到了邻国身上。

先是兼并奥地利,再是侵吞捷克,最后更是穷凶极恶发动了二战。可以说,纳粹经济"繁荣"的背后,是以掠夺和战争为代价的。

希特勒上台后,穷得揭不开锅的德国突然有钱了,是从哪里来的钱?

直到战败投降,纳粹的经济泡沫才最终被刺破。

数据显示,战争期间德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500%,国民财富损失惨重。

更为沉痛的是,这场人间浩劫给世界留下了永远的伤痕。

反思历史,我们不禁要问:纳粹经济看似蒸蒸日上,但若要以千万生命作为代价,还值得赞誉吗?若要透支未来、把国家推向战争深渊,这种"繁荣"还能长久吗?

希特勒上台后,穷得揭不开锅的德国突然有钱了,是从哪里来的钱?

读者朋友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纳粹经济的教训警示我们,任何脱离实际的"速成法",任何建立在掠夺和侵略之上的"繁荣",都难逃昙花一现的结局。

反观当下,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才是人间正道。只有躬身力行,在实干中创造财富,在开放中实现互惠,人类社会才能迎来持久而普惠的繁荣。

对于纳粹德国这段沉重的历史,你有何感悟?如何以史为鉴,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让我们携手捍卫和平,共创辉煌人生!

希特勒上台后,穷得揭不开锅的德国突然有钱了,是从哪里来的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