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争议较大!医德医风考核低于80分,不得申报高级职称、不得晋升!

作者:大健康服务

争议较大!医德医风考核低于80分,不得申报高级职称、不得晋升!

医伟达

过于重磅!新政出炉!

低于80分,不得申报高级职称、

近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发布了《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要求严格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争议较大!医德医风考核低于80分,不得申报高级职称、不得晋升!

长期以来,对于医德医风的考核,一直都难以量化,评价界限也比较模糊,这就使得这项工作没有标准,实施起来很难被认真对待。

这次,重庆市给予了量化,并设置了分数,令人感到特别新鲜、好奇。

首先需要关注的是,该《办法》明确的考评范围,为全直辖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医技人员及其他卫生专业人员。

也就是说,只要你在医疗机构上班,那你就需要接受医德医风的考评。

该《办法》给每个医务人员都设置了一个基本标准分数,起始为80分,概括为:

(一)、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10分);

(二)、尊重患者权利,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和隐私(10分);

(三)、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10分);

(四)、遵纪守法,廉洁行医(20分);

(五)、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10分);

(六)、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和谐共事(10分);

(七)、严谨求实,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10分)。

想要得到这基本的80分,医务人员首先要做到以上最基本的七点行为。

在80分的基础上,《办法》还规定了医德医风考评的加分和扣分标准。

那么,怎么才能加分呢?

例如,科室或个人有重大工作创新或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有关机关(部门)认定获嘉奖的,直接相关人员加3分;取得有关机关(部门)认定获记功的,直接相关人员加5分;取得有关机关(部门)认定获记大功的,直接相关人员加10分;个人收到患者及家属或单位表扬信、锦旗的每次加1分;集体收到患者及家属或单位表扬信、锦旗的,直接相关人员各加0.5分。每人最多加5分。

个人先进事迹、典型正面事迹被区县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或点名表扬)的每例加1分;被市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或点名表扬)的每例加3分;被国家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或点名表扬)的每例加5分。同一事迹重复报道的,以加分高的计算,不重复累计。

加不加分的,大家都无所谓,关键是如何扣分呢?唉,扣分项真的太多太多了,例如:

1. 因医患沟通不到位、服务态度差、不落实首诊、首问或首诉负责制等问题,导致患者或家属投诉到本单位有关部门,经核查属实的每次扣2分;被投诉到区级行政机关或新闻媒体的,经核查属实的每次扣3分;被投诉到市级行政机关或新闻媒体的,经核查属实的每次扣5分;被投诉到国家级行政机关或新闻媒体的,经核查属实的每次扣10分。

2. 不遵守劳动纪律,无故迟到、早退、旷工、离岗、串岗,上班时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活动,每次扣2分。

3.上班着装不规范、语言不文明的,每次扣2分;不按规定佩戴胸牌上岗的,每次扣1分。

4. 工作拖延懒散,不服从日常工作安排或不按时完成任务的每次扣3分。

5. 未经批准,无故不参加本单位或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学习教育、培训活动的,每次扣2分。

6. 违反处方管理办法、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临床诊疗指南等规定不合理用药,经查证属实的每例扣5分。

总之,扣分点规定了16个条目,一眼看上去令人头皮发麻。

按照个人考评得分,医德医风考评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评为“优秀”的人员量化分须达到95分及以上,评为“良好”等次的人员量化分须达到80分及以上,评为“一般”等次的人员量化分须达到60分及以上,量化分为60分以下的评为“较差”。

考评结果出来后,卫健委着重强调,并提醒所有医务人员,医疗机构要将医德医风考评结果在本单位内进行公示,并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定期考核、职称评定、带教等挂钩。当年医德医风考评分数80分以下的,不得推荐申报高级职称评审,不得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级别。

医务人员定期考核中的职业道德评定,以医德医风考评结果为依据。考核周期内,有一次以上医德医风考评结果为较差的,认定为考核不合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理。

两大亮点惹争议

收到表扬信、检举同事可加分

医生担忧同事关系会因此变差

此次重庆市发布的医德医风考评办法中,不能忽略、极其亮眼的有两点:

1.个人收到患者及家属表扬信、锦旗的每次加1分。集体收到患者及家属或单位表扬信、锦旗的,直接相关人员各加0.5分。每人最多加5分;

2.检举他人有收受回扣、开单提成或收受患者财物不上缴等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且检举情况经查证属实的,每次加2分。

争议较大!医德医风考核低于80分,不得申报高级职称、不得晋升!

关于这两点,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重庆奉节县一名三级医院的医生在看到这个文件后可谓寝食难安,他十分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两个加分点。

他说道:“家属表扬信、锦旗太容易造假了,这个居然也能加分?有些同事花点子很多,我之前在石家庄进修时就遇到一个护士,在咸鱼上花钱找人写感谢信邮寄到科室,信上面都是各种夸她的,说她怎样怎样好,怎么待病人如亲人一样,其实压根就没有这回事。好在那时候这种表扬信也没有实质性作用,也就随她去了。但现在明文规定表扬信可以加分,我就很担心有些医务人员为了职称不择手段,会撺掇病人写不切合实际的表扬信,或者花钱雇人充当家属制作锦旗送给自己。”

“另外,检举同事加2分,这是要鼓励互相检举吗?就不怕出现职场上的勾心斗角吗?比如两个主治都要晋升副高,为了占据名额,会不会出现诋毁对方的情况?尽管查明后不属实,但也会对医生造成伤害,因为名誉这个东西只要泼了脏水,再洗都会有痕迹,我很担忧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不想卷入职场斗争中。”

尽管带有争议,不过,也有很多医务人员表示欢迎这一新政的到来。

重庆江北区一基层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就表示:“这一政策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行医先修德。不过我们得先知道医德考评由什么标准评判?评判方是患者、同事还是领导?是否公平公正?”

重庆市渝北区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则认为,医德医风实际上是每位医生都应关注、回应的问题。作为一线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搞科研、写论文并非人人擅长,而医务人员的本职工作就是回归医疗本质,让患者满意,医德考评就是衡量一个好医生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静待新政的施行。

根据以上文件,医德医风考评工作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和单位评价,涉及多个维度。

对此,长期从事卫生法研究的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姚军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医德医风问题应该长期关注,不能是一阵风,医生要以患者为本位,而不是以利益为本位,需要注重利他而不是利己。”

争议较大!医德医风考核低于80分,不得申报高级职称、不得晋升!

网友讨论激烈

这是评技术职称,还是评道德模范?

医德为先评职称具有“一票否决”性

这个新政策在发布以来,获得了医务人员的极大讨论,其中最具有争议的一点是:将技术职称和医德医风挂钩,这到底是评技术职称,还是评道德模范?

四川一名骨科医生就如此表示:“医德医风不满80分,就不得申报高级职称、不得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级别,这说的过去吗?医德是医德,技术是技术,两者非要绑定在一起,这到底是评技术职称,还是评道德模范呢?”

对于这个问题,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群辩论很激烈。

反对的一方认为:“不能强行绑定,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往往都是有才、有技能的人,所谓的医德医风也都是感觉出来的。事实上,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除了性格极端的人之外,大家的品德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没有所谓的谁比谁好、谁比谁坏,最起码的同情心、羞耻心大家都有。作为医生,拥有高超技术、不做坏事、对得起良心即可,不需要追求做一个高尚的圣人。”

赞同的一方则认为:“医德是医生的必需品,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几千年来凡是好医生都有医德,没有医德的医生,空有一身本领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加强医德医风考评,和职称挂钩,就是为了提醒医生不忘初心。”

事实上,近年来医德医风已经逐渐被提升到了一个首要地位,甚至起到了“一票否决”的作用,有非常多的医务人员因为医德考评不合格而无法通过职称评审。

此前,江苏省就发布文件表示,我省对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资格条件进行了重新修订,突出医德为先,突出能力实绩,不唯资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注重实际能力。

争议较大!医德医风考核低于80分,不得申报高级职称、不得晋升!

职称评审资格修订后,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医德的“一票否决制”。文件明确要求申报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医德规范,申报时要求提供医德考评表,医德考评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

时任泰兴市人民医院行风办主任的李钢就曾表示:“突出医德为先评职称,让职称的含金量大大提高。医德不良,作为评职称一票否决,这个可以有。医德评价的标准是指衡量医务人员医务行为善恶及其对社会效果优劣的尺度和依据,是道德的善恶标准在医疗卫生保健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化,它包括:有利、自助、公正、互助等等。

当前,少数医生职业道德缺失,为了利益不惜小病大治,开大处方,收受红包,甚至‘制造病人’等等,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医德为先,是必须的。”

总之,重庆市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其它省市会不会效仿跟进,有待进一步观察。

来源:梅斯医学

撰文:阿拉斯加宝